2. 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2. Postgraduate College of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Jinzhou 121001, Liaoning, China
变态反应性疾病在全球发病率居高不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作为变应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发病率也逐年增高[1],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家庭和社会也有严重影响[2]。接触变应原是AR发病的始动环节,了解并尽可能避免接触变应原是AR防治的重要环节[3]。由于变应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4],因此了解本地区的AR的变应原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2 883例拟诊断为AR的患者,均符合AR诊断标准[3]。其中男1 852例,女1 031例,6~75岁,平均(38.5±12.8)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28.4±10.3)个月。其中包括季节性AR 1 168例(40.5%),常年性AR 1 715例(59.5%)。有28.6%(825/2 883)的患者同时伴发其他变应性疾病,如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炎、哮喘、药物过敏等。
1.2 标本采集及保存静脉抽取患者血标本5 mL,置于干燥管或含分离胶的促凝管内。样品收到后立即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检测变应原。不能及时测定的血清应于2~8 ℃冰箱保存,最迟3 d内检测。
1.3 变应原检测方法采用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的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体外血清学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的总 IgE 抗体和 20种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sIgE 抗体。其中包括吸入性10种: 普通豚草、艾蒿、葎草、屋尘、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树组合2(柳树/杨树/榆树)、猫毛、狗上皮、蟑螂、霉菌组合1(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食入性10种: 鸡蛋白、牛奶、花生、黄豆、牛肉、羊肉、海鱼组合1(鳕鱼/龙虾/扇贝)、淡水鱼组合1(鲑鱼/鲈鱼/鲤鱼)、虾、蟹。
参照产品标准操作步骤,先将检测膜条温育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患者血清样本与测试膜条在摇摆床上进行温育,使得样本中的 IgE 抗体与测试条上的相应反应区结合;之后用缓冲液进行膜条清洗,去除未结合的抗体;然后加入酶结合物与 IgE 抗体复合物再次温育,经再洗涤,并加入色原/底物液进行温育反应,产生可以观察的颜色变化,最后经蒸馏水洗涤并风干膜条,粘附于结果判定模板中的塑料膜上。
1.4 结果判读将完全干透的检测膜条上出现的清晰可见的膜条记录于结果判读模板上。采用“EUROLineScan”软件自动读取检测结果。按照sIgE浓度的分级标准,把结果分为0~6级。分别为:0级为 <0.35 IU/mL;1级为0.35~0.69 IU/mL;2级为0.70~3.49 IU/mL;3级为3.50~17.49 IU/mL;4级为17.50~9.99 IU/mL;5级为50.00~100.00 IU/mL;6级为>100.00 IU/mL。其中0级判定为阴性,1~2级为弱阳性(表示存在过敏反应,但通常不表现为临床症状),3级及以上为强阳性(可能表现为典型的临床症状)。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7.0 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各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χ2分析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变应原总体分布情况2 883例AR患者血清中总IgE皆为阳性,2 565例(89.0 %)至少一种变应原血清sIgE呈阳性。其中638例患者为单种变应原阳性,占阳性患者的24.9%;1 927例患者为2种及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占75.1%。
根据临床分类,季节性AR患者的血清sIgE阳性率为84.1%(982/1 168),常年性AR患者阳性率为92.3%(1 583/1 715)。而是否伴发其他变应性疾病的两组患者的血清sIgE阳性率则分别为93.1%(768/825)、87.3%(1 797/2 058),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7.93、20.00,P<0.01)。
2.2 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的分布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78.4%(2 260/2 883),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28.7%(827/2 883)。吸入性变应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性变应原,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 431.72,P<0.05)。
2.3 阳性变应原的种类分布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依次为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狗上皮、蟑螂,阳性率依次为68.9%、37.3%、25.4%;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为花生、鸡蛋白、牛奶,阳性率依次为18.3%、15.6%、14.3%。总体分布情况见表 1。
2 883例血清中318例(11.0%)sIgE表现为阴性,930例(32.3%)为弱阳性,1 635例(56.7%)为强阳性;强阳性反应多见于吸入性变应原,列强阳性反应前3位的变应原分别为: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15.1%)、艾蒿(9.7%)、普通豚草( 6.6%),其他变应原也有少量强阳性反应出现;食入性变应原多数为弱阳性,在鸡蛋(5.5%)、蟹(3.7%)、虾(2.4%)等中也有强阳性反应表现。
3 讨 论AR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过程,接触变应原是AR发病的重要环节[3]。因此患者个体对变应原的了解,无论对诊断(需要包含典型的症状体征及检测结果两方面),还是防治(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及针对性的特异性免疫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甚至不可或缺的[3-5]。对于某一地区的变应原分布情况的掌握,会为AR的宏观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虽然目前不乏AR变应原分布特征的报道,但是其结果并不一致[6-8]。即便是同属东北,不同地区的变应原特征也存在巨大差异[9-11]。这种差异性也恰恰反映了变应原分布的地域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其特征不能简单的相互替代。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辽宁地区的变应原分布以吸入性为主(78.4%),其中屋尘螨/粉尘螨的阳性率最高(68.9%),是最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一方面屋尘螨/粉尘螨分布广泛,其生长环境与人类生活环境密切联系。长期应用空调的环境、使用周期长的寝具、地毯毛绒制品等均会导致螨虫在室内的大量孳生,因此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是主要变应原[5-10]。另一方面辽宁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年开窗时间相对较短,空气流通差,更使这一情况加重。提示辽宁地区的AR患者要重视改善个人的居住环境及生活习惯,尽可能减少尘螨的暴露机会。
此外,本研究显示,狗上皮和蟑螂是仅次于尘螨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这与文献报道[9-10]的研究结果分别是豚草、艾蒿等不同,表明即便是同一地区的变应原研究结果也会存在差异,体现了变应原分布的复杂性。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狗作为宠物饲养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居民对环境中豚草、艾蒿等危害的认知增加和尽量清除有关。当然研究时间、调查人群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可能也是产生不同研究结果的原因。
与吸入性变应原相比,食入性变应原的阳性率较低(28.7%)。虽然食入性变应原不是AR患者的重要致敏因素,且一些患者虽然即便变应原阳性也未必有临床表现,但是因为食入性变应原的累加性,且食入性变应原更易避免,从而预防和治疗更加有效,所以准确的食入性变应原筛查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的常见的食入性变应原依次为花生、鸡蛋、牛奶,而高荣莉等[12]、贺祯等[13]在青岛和济南地区AR患者中的检测结果则分别以海虾和淡水鱼为主,提示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种类构成可能会影响食入性变应原的分布。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常年性AR及伴发其他变应性疾病的AR患者的血清sIgE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季节性AR及不伴发其他变应性疾病的A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反映了AR与哮喘等其他变应性疾病的致病同源性,同时也表明了变应原会对AR的发病时间及长短产生影响[14]。
尽可能避免变应原是AR患者最基本、最重要的防治措施[3]。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辽宁地区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征,应该可以为诊断和防治带来积极的作用。当然,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征会因患者群、季节、检测方法等差异而有所变化,因此本结果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更大样本、更适合的变应原选择、更多种检测方法的变应原分布研究有待继续开展。
[1] | Bousquet J, Khaltaev N, Cruz A A, et al.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2008 update(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A2LEN and AllerGen)[J]. Allergy , 2008, 63 (Suppl 86) : 8–160. (0) |
[2] | Hellgren J, Cervin A, Nordling S, et al. Allergic rhinitis and the common cold-high cost to society[J]. Allergy , 2010, 65 : 776–783. (0) |
[3]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和治疗指南(2015年, 天津)[J]. 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16, 51 (1) : 6–24. (0) |
[4] | Bousquet P J, Chinn S, Janson C, et al. Geographical variation inthe prevalence of positive skin tests to environmental aeroallergens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Respiratory Health Survey I[J]. Allergy , 2007, 62 (3) : 301–309. DOI:10.1111/j.1398-9995.2006.01293.x (0) |
[5] | 董震. 重视环境因素对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影响[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13, 48 (7) : 529–531. (0) |
[6] |
赵玉林, 李伟亚, 底瑞青, 等.
郑州地区1 13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14, 49 (10) : 858–860.
ZHAO Yulin, LI Weiya, DI Ruiqing, et al. Prevalence of sensitization to allergens in 1 139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in Zhengzhou area[J]. Chin J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ery , 2014, 49 (10) : 858–860. (0) |
[7] |
黎柱杨, 王春, 叶涛, 等.
广西梧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点[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2015, 29 (1) : 35–37.
LI Zhuyang, WANG Chun, YE Tao, et al. Prevalence of inhaled allergens for patient with allergic rhinitis in Wuzhou city in Guangxi[J]. J Otolaryngol Ophthalmol Shandong Univer , 2015, 29 (1) : 35–37. (0) |
[8] |
吕云霞, 谢志海, 赵素萍, 等.
长沙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点及结果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11, 25 (11) : 491–494.
LV Yunxia, XIE Zhihai, ZHAO Suping, et al. Prevalence of allergens for Changsha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J]. J Clin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China) , 2011, 25 (11) : 491–494. (0) |
[9] |
宋薇薇, 林小平, 仲欢欢, 等.
辽宁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 2011, 5 (4) : 263–267.
SONG Weiwei, LIN Xiaoping, ZHONG Huanhuan, et al. Spectrum of sensitized inhalant allergens in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in Liaoning province[J]. Chin J Allergy Clin Immunol , 2011, 5 (4) : 263–267. (0) |
[10] |
李琳, 安立峰, 魏君, 等.
吉林省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特征[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10, 17 (12) : 619–621.
LI Lin, AN Lifeng, WEI Jun, et al. The clinical characters of the allergic rhinitis in Jilin province[J]. Chin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ery , 2010, 17 (12) : 619–621. (0) |
[11] |
解亚玲, 海英, 刘江涛, 等.
哈尔滨地区51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变应原谱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2012, 6 (5) : 1198–1201.
XIE Yaling, HAI Ying, LIU Jiangtao, et al.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lergic rhinitis and prevalence of sensitization to allergen in Harbin district[J]. Chin J Clinicians(Electr Ed) , 2012, 6 (5) : 1198–1201. (0) |
[12] |
高荣莉, 丁见, 臧延伟, 等.
青岛地区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2012, 26 (2) : 55–60.
GAO Rongli, DING Jian, ZANG Yanwei, et al.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the Qingdao area[J]. J Otolaryngol Ophthalmol Shandong Univer , 2012, 26 (2) : 55–60. (0) |
[13] |
贺祯, 陈剑秋, 朱春生, 等.
济南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结果分析[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2013, 27 (3) : 25–26.
HE Zhen, CHEN Jianqiu, ZHU Chunsheng, et al. Allergens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in Jinan area[J]. J Otolaryngol Ophthalmol Shandong Univ , 2013, 27 (3) : 25–26. (0) |
[14] | Okubo K, Kurono Y, Fujieda S, et al. Japanese guideline for allergic rhinitis 2014[J]. Allergol Int , 2014, 63 (3) : 357–375. DOI:10.2332/allergolint.14-RAI-0768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