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山东 烟台 264000
2.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Yantai 264000, Shandong, China
常规的气管切开术每年在临床上都有大量开展[1],但因要求气管切开的患者多数病情复杂,术中、术后均可能发生一定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患者死亡[2]。手术过程经常会出现气管撑开器滑脱和插入气管套管后气囊破裂,造成无法充气封闭气管的现象,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患者经济负担。为解决上述问题,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我们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气管撑开钳(专利号:ZL 2010 0 0596422.1)应用于气管切开术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2月至2015年6月,根据临床需要行常规气管切开术患者共156例,包括术前已经行麻醉插管68例,其中男102例,女54例,18~94岁,平均54岁。
1.2 气管撑开钳的设计气管撑开钳是由左半钳体、右半钳体和自锁机构组成,左半钳体是由左钳柄、左钳颈和左钳头构成,右半钳体是由右钳柄、右钳颈和右钳头构成(图 1、图 2)。左半钳体的左钳颈与右半钳体的右钳颈经铰轴相连接,左钳柄和右钳柄之间设有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左钳头和右钳头呈弧形,且呈渐细状态,尖端为钝头,以免刺破气管,左钳头和右钳头外表面呈弧形,内表面为光滑面,左右钳头的外表面上设有横齿,以利于增加气管撑开钳与气管环之间的摩擦,起到定位的作用。
在颈前正中,自环状软骨上缘至胸骨上切迹上一横指处,纵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浅筋膜,将颈深筋膜在两侧胸骨舌骨肌之间切开,钝性分离带状肌,然后从两侧用相等力量牵开,暴露气管前筋膜,暴露气管后以空注射器穿刺,若有空气抽出,可确认为气管,穿刺也有助于鉴别是否为气管[3]。确认为气管后一般用尖刀自下而上挑开2~4或者3~5气管环,避免损伤气管和食管壁[4],后用气管撑开钳将气管切口撑开,插入气管套管,插入后注射器充入气体封闭气管,系好套管固定带,缝合皮肤切口。
2 结 果156例患者气管切开成功率100%,其中3例术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紧急气管切开后积极抢救,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中无一例术中出现气管撑开器械滑脱和气管套管气囊破损,实现了气管套管一次性放置成功。术后造瘘口出血5例,皮下气肿16例,其中4例拆除切口上方缝线,余均未行特殊处理,气肿自行吸收,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3 讨 论在常规气管切开的操作过程中普通血管钳有2个缺点:①一次性气管套管的气囊非常容易被血管钳的横齿或者骨化的软骨环划破,造成气囊破裂,不能充气,无法很好的封闭气管,切口的血一旦流入气管,引起误吸,危及生命。并且气囊破裂必须更换气管套管,增加患者经济负担;②普通血管钳钳头外表面光滑,不能很好的固定气管环,操作时易导致手术器械滑脱,当血管钳向外滑脱时易引起气管切口闭合,引起喉梗阻,将危及患者的生命[5]。血管钳向内容易滑脱随着气管套管进入气管而伤及气管后壁,增加气管食管瘘的发生,增加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气管撑开钳还可以应用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的切开排脓,切开黏膜及浅层组织后利用气管撑开钳撑开软组织,气管撑开钳外面的横齿可以有效的防止黏膜内卷,最大化的撑开切口,有效引流腔内脓液。我科应用气管撑开钳引流扁桃体周围脓肿和咽后壁脓肿共50余例,临床效果明显。
[1] | Goldenberg D, Golz A, Netzer A, et al.Tracheotomy:changing indications and a review of 1, 130 cases[J]. J Otolaryngol, 2002, 31(4):211-215.(1) |
[2] | 李梅生, 孔秋艳, 袁素荣.气管切开术后迟发性大出血死亡1例[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 22(13):614. LI Meisheng, KONG Qiuyan, YUAN Surong.After tracheotomy delayed bleeding and 1 cases died[J]. Clin J Otorhinolarynol Head Neck Surg, 2008, 22(13):614.(1) |
[3] | 吴柳清, 梁正中, 唐正荣.小儿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原因分析[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07, 21(2):163-165. WU Liuqing, LIANG Zhengzhong, TANG Xiangrong.Complications of tracheotomy in children[J]. J Otolaryngol Ophthalmol Shandong Univ, 2007, 21(2):163-165.(1) |
[4] | Wang S J, Sercarz J A, Blackwell K E, et al.Open bedside tracheotom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Laryngoscope, 1999, 109(6):891-893.(1) |
[5] | Bobek S, Bell RB, Dierks E, et al.Tracheotomy in the unprotected airway[J].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1, 69(8):2198-2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