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眼部美观,还可因胬肉伸展向角膜中央引起散光,或者头部长入黑眼珠表面遮蔽瞳孔而影响视力[1]。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常用手段。但要降低单纯切除术后高达40%的复发率仍然是眼科医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4年5月间162例(186眼)翼状胬肉的临床资料,观察三种手术方式降低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0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武汉市第六医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62例(186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9例(95眼),女83例(91眼)。将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组间的患者年龄、性别及胬肉的大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表面麻醉,在显微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均涂抗生素眼膏,包扎术眼。
A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2%利多卡因行胬肉体部及上方角膜缘结膜下浸润麻醉。开睑器开睑,在胬肉头部前0.5 mm作角膜浅层剥离,向泪阜方向作球结膜钝性分离直至泪阜外缘处,剪刀钝性分离胬肉和角巩缘粘连,将其从根部剪除。
B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在A组手术基础上,在创面的颞上方取合适大小的带蒂的球结膜上皮组织,旋转180°后平铺于巩膜暴露区,用10-0尼龙线缝合固定于角巩膜缘及浅层巩膜。
C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A组手术基础上,于患眼上方球结膜处设计一个与胬肉切除范围大小相宜的呈梯形状的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在分离至角膜缘内侧约1 mm处,将其切断。确保移植片上皮面向上平铺于巩膜裸露区,角膜缘相对,并采用10-0尼龙线将植片固定于浅层巩膜上。
1.3 疗效评价所有患者术后随访0.5~1年,对3组患者的术后修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治愈率等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于术前1天和术后1、3个月对各组患者进行泪膜功能检查,采用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 来评估各组患者泪膜的稳定性,正常值为15~45 s,<10 s为异常;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 I test,SIt) 来评估泪液分泌量的变化,正常值为10~15 mm/5 min,<10 mm/5 min为异常。
痊愈标准为结膜无充血表现,角膜透明,创面平整光滑,无新生血管和翼状胬肉再发。复发标准为球结膜充血肥厚,并有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侵犯角膜。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PS 17.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ɑ=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患者术后眼睛修复时间、治愈与复发情况比较A组患者的术后修复时间明显长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C两组间的修复时间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愈与复发方面,B组6.6%(4/61)和C组3.0%(2/67)低于A组患者的复发率43.1%(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修复时间和治愈率方面,C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1、3个月BUT、SIt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BUT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52,P=0.007; χ2=14.837,P=0.001);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2,P=0.441)。B组及C组SIt指标术后1个月较术前变化无显著性差异(χ2=0.120,P=0.731; χ2=6.683,P=0.009);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7,P=0.002);但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497)。见表 3。
各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巩膜溶解和睑球粘连等严重并发症。A组患者有8例发生结膜伤口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16.3%; B组有4例患者出现伤口裂开、切口延迟愈合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7.3%;而C组仅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4%。与A、B组相比,C组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目前,翼状胬肉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效果差。临床上常用翼状胬肉手术方法有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翼状胬肉转移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人羊膜或保存人羊膜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等多种治疗方案,其主要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研究表明,单纯切除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结膜移植和干细胞移植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3, 4]。
移植的结膜在巩膜上的愈合,不仅能够抑制结膜下纤维化组织形成,而且还能形成机械屏障,减少术后创口感染机会,阻碍结膜变性组织向角膜的增生和覆盖,因此降低了翼状胬肉的复发率[5]。但是,结膜移植后,角膜损伤修复慢,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杯状细胞和新生血管增生。并且对于范围大的翼状胬肉因供区受限制而无法行此手术治疗。
研究表明翼状胬肉复发的根本是角膜缘处干细胞的缺失或功能低下,角膜上皮增殖能力缺失,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结膜上皮细胞长入和新生血管形成等。依据上述原理,通过移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能够弥补角膜缘处干细胞的缺失,尽可能恢复角膜缘干细胞的总体数量,借用角膜缘干细胞的栅栏作用阻止异常结膜上皮向内生长,达到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作用[6]。多项研究表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不仅能够提高翼状胬肉的治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的首选术式[7, 8, 9]。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并且,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有许多细节方面需要注意:应尽可能地彻底地去除胬肉组织;移植片的大小要比暴露的巩膜面略大,且一定要带有1.0 mm的角膜缘干细胞组织;移植片要平整,且保持上皮面朝上,避免片下产生积血及积液,引起脱落;角膜缘相对处要缝合。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可使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严重时会引起干眼症[10]。移植的角膜缘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能够向心性修复角膜上皮,最大程度上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恢复眼表结构,维持泪膜的稳定性,改善患者干眼症状。本实验亦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治疗翼状胬肉方面具有低并发症、高治愈率等优点,并且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首选的手术方式。
[1] | Rezvan F, Hashemi H, Emamian M H,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pterygium and pinguecula in an urban population in Shahroud, Iran[J]. Acta Med Iran, 2012, 50(10): 689-696. (1) |
[2] | 李兆瑞, 刘二华. 原发性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 2012, 12(4): 660-663. LI Zhaorui, LIU Erhua. Research advancement in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 of primary pterygium[J]. Inter Eye Sci, 2012, 12(4): 660-663. (1) |
[3] | Gulkilik G, Kocabora S, Taskapili M, et al. A new technique for pterygium excision: air-assisted dissection. Ophthalmologica[J]. 2006, 220(5): 307-310. (1) |
[4] | Katirciolu Y A, Altiparmak U E, Duman S. Comparison of three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pterygium: amniotic membrane graft, conjunctival autograft and conjunctival autograft plus mitomycin C[J]. Orbit,2007, 26(1): 5-13. (1) |
[5] | 宋小平, 李育广, 危高生, 等. 两种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 12(3): 51-52. SONG Xiaoping, LI Yuguang, WEI Gaosheng, et al. Observation on two kinds of surgical methods for treating pterygium[J]. Prac Clin J Integ Trad Chin West Med, 2012, 12(3): 51-52. (1) |
[6] | 田瑾, 刘梅, 刘孟军, 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1): 118-119. TIAN Jin, LIU Mei, LIU Mengjun, et al. Clinical analysis of autologous corneal limb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ing pterygium[J]. Shaanxi Med J, 2012, 41(1): 118-119. (1) |
[7] | 张秋玲,李建强,黄扬.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22): 4501-4502. ZHANG Qiuling, LI Jianqiang, HUANG Yang. Effect of autologous corneal limb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ing pterygium[J]. Jilin Med J, 2013, 34(22): 4501-4502. (1) |
[8] | 李绍军.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2): 360-361. LI Shaojun. Corne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terygium[J]. Inter Eye Sci, 2011, 11(2): 360-361. (1) |
[9] | 邢怡桥, 但汉东, 李拓, 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Meta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3, 31(4): 433-437. XING Yiqiao, DAN Handong, LI Tuo,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limbal autograft in treatment of pterygium[J]. Chin J Prac Ophthalmol, 2013, 31(4): 433-437.(1) |
[10] | Esquenazi S. Autogenous lamellar scleral graft in the treatment of scleral melt after pterygium surgery[J].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 2007, 245(12):1869-18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