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反应遥测技术(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NRT)自研究开发以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辅助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的方法之一[1]。本研究通过对患儿术后NRT阈值及行为T值的分析,分析其变化规律、两者间关系及长期T值的比较分析,以期为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受试对象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Nucleus CI24R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且开机、6个月、1年及2年调试数据齐全的20例患儿,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8个月~4岁8个月,平均2岁5个月。所有患儿均为双侧感音性聋,耳聋程度为重度或极重度神经性聋,经影像学检查内耳无畸形,无手术禁忌证。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NRT测试及调机方法使用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提供的Custom Sound EP软件,选择AutoNRT测试项,利用神经不应期原理,采用削减算法提取NRT反应波形,波形由测试软件自动判读。测试时,设置初始刺激强度为150 CL(current level),其他参数为默认值,软件根据此强度下是否引出波形增加或降低刺激强度直至达到NRT阈值[2]。术后1个月开机,开始进行听觉言语康复,开机时及开机后1、3、6、12、24个月调机。因1、3个月调试数据不全,所以未纳入分析。开机时和6个月复诊时记录1、11、22号三个电极的NRT阈值。通过NRT阈值来设置T值:开机时和6个月调机时根据1、11、22号三个电极的NRT来预估T值,先测出上述电极的NRT阈值,由NRT阈值减去20CL得到相应T值,其余电极T值由软件参考这三个电极自动算出。C值的设置:以T值为基础,在实时给声情况下判断患儿对声音的接受程度,设置合适的电流刺激量舒适值。
开机1年及2年采用听声放物来取得行为T值:从11号电极开始给一定的电流刺激量,患儿背对测试者,嘱咐患儿听到声音放积木,通过降十升五的给声方法得到患儿最小能听到的刺激量,同样方法测得1、22号电极的T值,其余电极T值由软件参考这三个电极自动算出。C值的设置:以T值为基础,在实时给声情况下判断患儿对声音的接受程度,设置合适的电流刺激量舒适值。
1.2.2 数据收集汇总每例患儿开机时、开机后6个月的NRT阈值,以及开机1年、2年时使用行为法所测的T值,比较开机后两次NRT阈值的变化以及开机时、6个月时NRT阈值与开机后12、24个月时行为T值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以x±s表示NRT阈值及行为T值,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取α=0.05(双侧)。
2 结果术后各电极不同时间NRT阈值及行为T值结果见表 1。1号电极开机时和6个月时NRT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号和22号电极开机时和6个月时N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对电极1年与2年行为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开机时NRT阈值与行为T值的相关性分析见表 2:开机时NRT阈值与行为T值只有22号电极呈正相关,其余两电极无相关性。开机后6个月NRT阈值与行为T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号电极6个月NRT阈值与行为T值均为正相关,22号电极开机6个月NRT值与1年行为T值为正相关,其他无相关性,见表 3。
人工耳蜗植入目前已成为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重要康复手段,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一般认为,植入手术年龄越小,术后的言语康复效果越好[3],而术后编程调试是聆听的关键,是术后听觉康复训练的前提。由于人工耳蜗植入者多数为语前聋患儿,其交流能力差,开机时及一段时间内无法配合测试行为T值,术后调试相对比较困难。由于NRT能记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onpotentials, ECAP)阈值,有研究显示其阈值与T值间有良好的相关性[4]。ECAP波形来源于外周听神经,不受脑电和肌电干扰,患儿可在睡觉或玩耍中测试。
本研究观察了开机时及开机后6个月NRT阈值数据,发现各电极的NRT阈值总体呈增加趋势,在1号电极间差异没有意义,11、22号电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相符[5]。但也有研究在开机时及开机后1、6、12个月测试五个电极的NRT阈值,结果各电极NRT阈值在四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6],这可能是经过术后1个月的恢复,耳蜗微环境已基本保持稳态。前期也有研究发现成人耳蜗植入者自开机起T值即保持相对稳定水平[7]。到开机后12个月调试时,患儿经过言语训练后以及认知理解能力增加,可完成行为测试,所得行为T值准确性高,本实验得出1年、2年通过行为测试得到的T值保持稳定。
本研究中,行为T值与各电极开机时的NRT阈值相关性的分析发现,只有22号电极开机时NRT阈值与行为T值有相关性,其他电极没有相关性,与以往研究结果有所差异[8]。这可能是术后早期耳蜗微环境还不是很稳定,NRT阈值会有些波动,提示开机后1个月、3个月都要增加调试。6个月的NRT阈值除了与11号电极的1、2年T值、22号电极2年的T值没有相关性外,其他电极都有相关性,所以对于植入耳蜗前期年幼患儿不能配合行为测试,可使用NRT来预估设置T值。在无法获得行为T值时,将其用来预估T值是较好的选择[9],依照人工耳蜗公司的操作建议,可在NRT阈值基础上减20 CL来估计T值,由结果可以看出3个电极的NRT均值减去20 CL均在行为T值以下附近,所以低龄患儿无法配合完成行为测试可用NRT来调试。但是也不排除个别患儿个体差异大,不宜死板地将T值定在NRT的预估值不变,还要结合调试后患儿对声音的反应、家长观察和语训老师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整。当然,最好的调试方法还是通过行为来获得T值[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开机后1年和2年的行为T值结果并无明显变化,说明术后1年患儿基本可以采用行为测试来编程,对于配合较好的患儿可以适当延长调试时间。术后1年编程时患儿行为测试若配合较好,由语训老师和家长观察患儿的听觉发展情况,如无异常情况无需安排过多的编程次数,可适当延长时间。
[1] |
陈雪清, 韩德民, 王硕, 等.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神经反应遥测阈值与行为反应值的关系[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2, 9(5): 261–263.
CHEN Xueqing, HAN Demin, WANG Shuo,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sholds of 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and T or C-levels for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J]. Chin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2, 9(5): 261–263. |
[2] | 王硕, 韩德民.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多导人工耳蜗病人听觉评估中的应用[J]. 国际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2, 26(6): 338–340. |
[3] | Arts HA, Garber A, Zwolan TA. Cochlear implants in young children[J].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2002, 35(4): 925–943. DOI:10.1016/S0030-6665(02)00059-2 |
[4] | Abbas PJ, Brown CJ, Shallop JK, et al. Summary of results using the nucleus C124M implant to record the 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J]. Ear Hear, 1999, 20(1): 45–59. DOI:10.1097/00003446-199902000-00005 |
[5] |
杨彩虹, 赵德安, 陈雪清, 等.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神经反应遥测阈值的变化[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21(13): 598–600.
YANG Caihong, ZHAO De'an, CHEN Xueqing, et al. The change of 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thresholds i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J]. J Clin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7, 21(13): 598–600. |
[6] |
杨烨, 陈杰, 钱晓云, 等.
神经反应遥测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康复效果预估和编程的意义[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 23(5): 522–526.
YANG Ye, CHEN Jie, QIAN Xiaoyun, et al. Instructions of 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for prediction of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s and mapping in children cochlear implant[J]. J Audiol Speech Pathol, 2015, 23(5): 522–526. |
[7] |
杨烨, 高下, 陈杰, 等.
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的参数变化规律及意义[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2, 10(4): 455–458.
YANG Ye, GAO Xia, CHEN Jie, et al. Patterns of cochlear implant parameter adjustment in patients with post-lingual deafness and their significance[J]. Chin J Otol, 2012, 10(4): 455–458. |
[8] | Hughes ML, Vander Werff KR, Brown CJ, et a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electrode impedance, the 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 and behavioral measures in nucleus 24 cochlear implant users[J]. Ear Hear, 2001, 22(6): 471–486. DOI:10.1097/00003446-200112000-00004 |
[9] |
陈雪清, 韩德民, 赵啸天, 等.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阈值与舒适阈特性的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32): 7145–7147.
CHEN Xueqing, HAN Demin, GUO Xiaotian,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shold and comfortable levels after artificial cochlear implantation[J]. Chin J Tiss Engineering Res, 2004, 8(32): 7145–7147. DOI:10.3321/j.issn:1673-8225.2004.32.035 |
[10] |
陶勇, 郑芸, 王恺, 等.
人工耳蜗植入编程中NRT值和行为测试T值比较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25(4): 162–164.
TAO Yong, ZHENG Yun, WANG Kai, et al. Compare NRT threshold and behavior T-level in cochlear implant patients[J]. J Clin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1, 25(4): 162–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