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10-16
      
    人工耳蜗植入术与言语康复·述评
    人工耳蜗精准微创植入术
    高志强
    2017, 31(5):  1-3.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7.022
    摘要 ( 1144 )   HTML ( )   PDF (1057KB) ( 58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耳蜗植入术与言语康复·专题笔谈
    疑难病例人工耳蜗植入
    龚树生,熊伟
    2017, 31(5):  4-9.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7.034
    摘要 ( 1541 )   HTML ( )   PDF (997KB) ( 6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耳蜗植入(CI)是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力的最成功及有效方式,其中疑难病例CI手术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手术难度及风险较高者,另一类是术前耳聋病因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术后疗效不佳或不确定者,结合相关文献介绍处理上述各类情况的临床经验。
    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老年人人工耳蜗植入的初步探讨
    刘军,冀飞,李万鑫
    2017, 31(5):  10-1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035
    摘要 ( 1232 )   HTML ( )   PDF (1004KB) ( 6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耳聋是困扰老年人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人工耳蜗植入(CI)是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老年人的听觉和言语康复的最有效方法,但老年耳聋患者CI并不如婴幼儿和儿童听障人群开展的普及,并且老年人本身耳聋发生、听力学和听觉康复有其特殊性。从老年耳聋的发生率、耳聋常见原因和听力学特点,老年人CI的适应证,目前老年CI的开展情况,老年人CI的疗效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老年耳聋患者CI的未来发展做展望。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
    王启荣, 于淑东, 古林涛
    2017, 31(5):  16-18.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7.060
    摘要 ( 1105 )   HTML ( )   PDF (963KB) ( 53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人工耳蜗植入(CI)是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最有效的方法, 选择手术适应证、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均依赖正确的术前评估。从听力学评估、影像学评估、患者智力和心理特征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及家庭环境四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研究进展
    张寒冰
    2017, 31(5):  19-2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032
    摘要 ( 1213 )   HTML ( )   PDF (995KB) ( 6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耳蜗植入目前是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双耳听力植入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尽管其存在费用、手术风险、患者远期期待、双侧植入设备整合等问题,双侧耳蜗植入越来越被广为接受,被耳科专家所推荐。相比单侧植入,双耳植入可显著提高声音定位能力,减小头影效应,明显改善在安静和噪声下的听力和言语理解能力,有助于获得更自然的声音感受,促进听觉言语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更快的重建言语功能。双侧耳蜗植入带来的听觉刺激可以更好的促进听觉通路和皮层的协调发育。
    人工耳蜗植入术与言语康复·论著
    人工耳蜗术后编程中神经反应遥测阈值及行为T值的比较分析
    罗琼,黄艳艳,陈正侬,冯艳梅,时海波
    2017, 31(5):  23-2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346
    摘要 ( 1220 )   HTML ( )   PDF (1294KB) ( 4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人工耳蜗术后神经反应遥测(NRT)阈值的变化,NRT与行为T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长期行为T值的变化,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患儿编程提供帮助。 方法 20例接受Nucleus CI24R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在开机时及6个月调试时对1、11、20号电极进行NRT阈值测试,通过NRT值进行电子耳蜗程序设置;开机后1年和2年对患儿进行行为T值测试,并设置程序;收集开机时及6个月的NRT值分别与1年及2年的行为T值比较。 结果 1号电极开机时和6个月时NRT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号和22号电极开机时和6个月时N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对电极1年与2年行为T值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开机时NRT阈值与行为T值的相关关系中:开机时NRT阈值与行为T值只有22号电极呈正相关,其余两电极中无相关关系。6个月NRT阈值与行为T值的相关关系中:1号电极6个月NRT阈值与行为T值均为正相关;22号电极开机6个月NRT值与1年行为T值为正相关,其他无相关关系。 结论 各电极NRT阈值自开机时基本保持稳定,NRT阈值与行为T值部分电极具有相关性,开机时和最初几次调机时患儿不能配合进行行为测试可以选择NRT阈值来参考调试耳蜗;1年和2年的行为T值也基本稳定,说明患儿术后1年能较好配合行为T值测试,对于配合较好者的患儿可以适当延长调试时间。
    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耳是否联合使用助听器声调识别的对比研究
    冯蕾,吴丹凤
    2017, 31(5):  27-31.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7.263
    摘要 ( 1067 )   HTML ( )   PDF (1035KB) ( 4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耳联合使用助听器对声调识别的影响;同时探讨人工耳蜗开机时间、康复训练时间、听障儿童的学习能力等因素对声调识别的影响。 方法 选择3~7岁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27例,采用《言语听觉反应评估》(EARS)中的“封闭式声调测试”作为测试材料,分别单独使用人工耳蜗(CI)和在人工耳蜗对侧耳联合使用助听器(CIHA)在安静和噪声两种环境下进行声调识别的测试,使用SPSS 17.0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无论在安静环境还是噪声环境下,CIHA的声调测试成绩均优于CI,此优势在噪声环境下更明显;人工耳蜗开机时间、康复训练时间较长者声调测试成绩均优于较短者;听障儿童的希-内学习能力测试结果学习能力DIQ≥100与DIQ<100者声调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建议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耳联合使用助听器,但助听器需要优化和调整。
    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后双耳残余听力变化的初步研究
    傅莹,孙永强,宋忠义,张寒冰
    2017, 31(5):  31-3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033
    摘要 ( 1478 )   HTML ( )   PDF (1025KB) ( 6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双耳残余听力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探讨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将29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纳入研究,根据术前颞骨CT分为A组(有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和B组(非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开机时、术后半年定期进行裸耳纯音测听,比较植入耳残余听力保存情况及非植入耳残余听力的变化。 结果 患儿术前双耳均不同程度存在残余听力,术后均定期行纯音测听或行为测听,各频率仍部分存有残余听力,主要分布在低频区,且随频率升高其残余听力保留率逐渐下降,各频率残余听力保留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16.980, P=0.001);植入耳与非植入耳各频率残余听力保留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10.031, P=0.002);术前后各时间节点残余听力保留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3.384, P=0.336); AB两组之间残余听力保留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0.906, P=0.341)。 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对植入耳残余听力的保留主要分布在低频区;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残余听力可以基本保持;少部分患儿行单侧植入后对非植入耳残余听力有影响;前庭导水管扩大症患儿行单侧耳蜗植入术后,非植入耳残余听力在短期内可有波动。
    人工耳蜗植入术与言语康复·短篇论著
    人工耳蜗植入患者MRI检查的若干问题探讨
    王海霞,郑金秀,陈曦
    2017, 31(5):  38-40.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7.218
    摘要 ( 1092 )   HTML ( )   PDF (1701KB) ( 6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长时程低强度噪声暴露对豚鼠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影响分析
    宋峰,甘彬,许安廷,王坚
    2017, 31(5):  41-4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204
    摘要 ( 788 )   HTML ( )   PDF (2270KB) ( 2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日常生活可遇低强度噪声多次暴露对豚鼠耳蜗带状体突触的损失和恢复,以及对听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豚鼠行95 dB声压级白噪声环境下4 h/d暴露,连续暴露7 d,于噪声后1 d、1周、1个月分组行听力学检查,并与对照组动物比较(每组10只),以免疫荧光法双标法对突触前膜Ctbp2和突触后膜PSD95进行标记并计数。 结果 长时程、低强度噪声暴露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阈值提高(P<0.05),豚鼠内毛细胞排布形态数量均无明显改变,但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有明显减少(P<0.05)并有不完全恢复。 结论 “安全剂量”低强度噪声多次暴露后可造成可逆听觉阈值升高,伴随内毛细胞带状体突触的明显减少和不完全恢复。
    高通量基因捕获测序技术在12个耳聋家庭中的应用
    孙菲菲,胡松群,唐艳,张洁,吴笛,邱金红,王志霞,张鲁平
    2017, 31(5):  45-4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351
    摘要 ( 1574 )   HTML ( )   PDF (2165KB) ( 3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12个耳聋家庭的临床特征,进行候选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 方法 对12个耳聋家庭的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全身检查、听力学评估及颞骨CT检查;抽提家庭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整理分析家系资料绘制系谱图;使用定向捕获联合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对可疑基因进行Sanger测序验证。 结果 12个耳聋家庭的13名耳聋患者表现为双侧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家庭1-7耳聋患者明确GJB2双等位基因突变致聋,分别是:c.235delC/ c.235delC,c.235delC/c.176del16,c.235delC/c.299delAT, c.235delC/c.511_512insAACG/c.235delC/c.605ins46,c.235delC/c.109G>A,c.109G>A /c.109G>A;家庭8-9先证者均为SLC26A4复合杂合突变致聋,分别是:c.589G>A/c.1975G>C, c.919-2A>G/ c.-2071_307+3801del7666; 其中,家庭10-12先证者,经过数据分析后分别得到8、5和3个可疑突变位点,在相应的家系中不与耳聋表型共分离,故未发现其致病基因。 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9个非综合征耳聋家庭的致病突变,同时证实高通量基因捕获测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耳聋基因检测工具。
    耳鸣治疗仪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突聋伴耳鸣的疗效分析
    张玉波,岳丽艳,尹晓妍,吕哲,单春光
    2017, 31(5):  50-5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243
    摘要 ( 2136 )   HTML ( )   PDF (411KB) ( 27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耳鸣治疗仪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突聋伴耳鸣的疗效。 方法 选取108例突聋伴耳鸣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联合耳鸣治疗仪。比较两组患者的听力总有效率、耳鸣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听阈值与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听力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88.89%)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患者耳鸣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81.48%)高于对照组(61.11%)。治疗1周、2周、4周后,观察组的听阈值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 结论 耳鸣治疗仪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突聋患者血液流变,缓解耳鸣症状,提高患者听力。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短期疗效观察
    马钊恩, 翟锦明, 廖礼兵, 杨震
    2017, 31(5):  54-5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137
    摘要 ( 1975 )   HTML ( )   PDF (924KB) ( 39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短期疗效。 方法 对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并入院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的19例21耳行短期疗效观察分析。评价的指标如下:纯音电测听气导均值(PTA)、气-骨导差(ABG)、声阻抗、耳内镜检查、颞骨CT扫描和主观满意度(VAS视觉模拟评分)。 结果 19例均于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6个月鼓膜置管未脱落者予以取管。术后随访6~10个月,纯音电测听测试耳气导结果术后较术前有所提高。PTA从术前(59.5±21.5)dBHL降低到术后(52.0±31.0)dBHL(t=3.409, P=0.005), ABG从术前(35.5±17.5)dBHL降低到术后(21±16)dBHL(t=2.957,P=0.011), 76.19%的患者声阻抗鼓室图术后转为A型;3例5耳自觉听力和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2例4耳鼓室积液持续存在,1例1耳取管后3周再次复发,予以持续置管。术后疗效满意度平均为(6.17±1.16)分。 结论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短期疗效好。
    创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近期疗效研究
    鞠骏,李进让,邹世桢,贾曼玉
    2017, 31(5):  57-6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066
    摘要 ( 1095 )   HTML ( )   PDF (949KB) ( 3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原发性(i-BPPV)与创伤性(t-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近期疗效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确诊的307例i-BPPV及25例t-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并发症(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患侧、受累半规管及近期疗效(3 d及1周)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 i-BPPV组与t-BPPV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并发症、患侧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t-BPPV具有相对较差的短期疗效(P<0.001);t-BPPV患者更易出现前半规管受累(P=0.024)。 结论 相比i-BPPV,t-BPPV的预后较差,前半规管BPPV的正确治疗对t-BPPV预后更重要。
    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评估
    王登元,陈智斌,陈若希,赵晓埝,刘丞
    2017, 31(5):  62-6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237
    摘要 ( 1341 )   HTML ( )   PDF (1646KB) ( 8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点,并评估其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47例(47耳)EACC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听力学检查,耳内镜及颞骨CT检查。 结果 所有患者外耳道均可见黄白色鳞状或肉芽样物阻塞。耳闷胀感、耳痛及耳流脓是EACC常见症状。CT显示41耳有骨破坏。按Holt分期:47耳中,Ⅰ期6耳,Ⅱ期29耳,Ⅲ期12耳。对Ⅰ期6耳及Ⅱ期5例儿童患者行EACC和/或肉芽去除术;对24例Ⅱ期成人患者联合行胆脂瘤清除及外耳道成形术;12例Ⅲ期患者中,9例行乳突改良根治术和/或鼓室成型术,3例行乳突根治术。所有患者术后2周干耳,3个月内术腔完全上皮化。除3例行乳突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听力无改善,其余44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未见EACC复发者。 结论 EACC可被误诊,骨质破坏是其最重要的特征。颞骨CT有助于EACC的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应根据疾病分期、患者年龄及听力水平选择手术方法。彻底清除胆脂瘤及保持外耳道宽敞是治愈该疾病及预防复发的关键。
    低温等离子刀、超声刀及传统方式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术后两年随访比较
    张立庆,宋圣花,王愿,刘晓静,董伟达,周涵
    2017, 31(5):  67-7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181
    摘要 ( 2814 )   HTML ( )   PDF (942KB) ( 46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低温等离子刀、超声刀及传统方式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进行2年随访,探讨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疗效差异。 方法 对行上述三种手术方式的86例患者在扁桃体切除术后6个月、1年及2年进行随访,观察术后扁桃体残体大小及黏膜炎症情况,并使用自制问卷调查咽部症状及满意度等信息。 结果 术后1年及2年随访时,低温等离子刀组和传统组的扁桃体上极残体评分较超声刀组要低,而低温等离子刀组和超声刀组的扁桃体下极残体评分则较传统组要低;术后6个月随访时低温等离子刀组和超声刀组的咽干症状均较传统组明显;术后2年随访时低温等离子刀组和超声刀组的患者满意度较传统组更高,而且传统组患者的咽部异物感更为明显;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术后1年及2年随访时,三组患者的咽干症状、扁桃体窝黏膜慢性炎症程度、咽痛频率及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相较于传统方式而言,使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的患者术后扁桃体残体发生率低,除短期术后易发生咽干外,中长期咽部不适症状较轻,患者满意度较高。超声刀方式优点与低温等离子刀相近,但在术中要注意对扁桃体上极的处理,防止其残留。
    一氧化氮对鼻咽癌CNE-2细胞株化疗增敏效应的研究
    张彩霞,刘阳云,江文,刘庚勋,曹杭,陈琼,张纪帅
    2017, 31(5):  72-7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297
    摘要 ( 1278 )   HTML ( )   PDF (5875KB) ( 26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在顺铂(DDP)作用于CNE-2细胞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增敏效应,为提高鼻咽癌化疗疗效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浓度NO供体药物硝普钠(SNP)、DDP及二者联合干预CNE-2细胞,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的浓度,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1) SNP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2) 上清液中NO浓度与SNP浓度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968, P<0.001);(3) DDP+SNP联合组与SNP组和DDP组相比,CNE-2细胞形态学差异显著, 漂浮细胞显著增多,贴壁数量逐渐减少并失去原有形态;(4) 当SNP 600 μmol/L时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然而联合DDP后较单用DDP组细胞抑制率显著提高(t=9.049, P<0.001);(5) SNP组与DDP联用时CNE-2细胞凋亡率上升,较单用SNP、DDP组显著增强(t=-19.816, P<0.001; t=-5.242, P=0.035)。 结论 外源性NO能抑制CNE-2的增殖,其抑制效应与NO浓度呈正相关;合适浓度的外源性NO可在对细胞本身不产生明显毒性的情况下显著增强DDP对CNE-2细胞株的化疗敏感性。
    MiR-150调控Nanog对鼻咽癌侧群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周毅波,龚小蓉,于锋
    2017, 31(5):  79-8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321
    摘要 ( 1260 )   HTML ( )   PDF (2372KB) ( 2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MiR-150在鼻咽癌侧群(SP)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是否通过调控靶基因Nanog促进鼻咽癌侧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方法 采用SYBR Green 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MiR-150及Nanog在鼻咽癌侧群细胞和非侧群(NSP)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瞬时转染miR-150 inhibitor 至SP细胞、miR-150 mimic至NSP细胞中,western blotting检测Nanog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通过CCK-8实验、Transwall实验检测鼻咽癌侧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数据处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表明,MiR-150在SP细胞(0.99±0.05)较NSP细胞(0.59±0.02)中表达水平升高(t=8.06, P<0.000 1),Nanog在鼻咽癌SP细胞(0.99±0.47)较NSP 细胞(0.49±0.05)表达升高(t=7.5, P<0.000 1);SP细胞转染MiR-150 inhibitor(0.46±0.03)较对照组(1.01±0.07)Nanog表达下调(t=6.85, P=0.000 5)、CCK-8实验示增殖受抑制、Transwell侵袭实验示侵袭能力减弱(114.40±5.14 vs 57.30±4.29, t=8.5, P<0.000 1);NSP细胞转染MiR-150 mimic(1.01±0.06)组较对照组(0.48±0.04)Nanog表达上调(t=6.16, P=0.000 8),增殖及侵袭能力增强。 结论 鼻咽癌SP细胞中MiR-150与Nanog呈高表达,MiR-150可通过调控靶基因Nanog促进鼻咽癌侧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全身麻醉对单纯鼾症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耿聪,张丽伟,丁明
    2017, 31(5):  85-8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187
    摘要 ( 1352 )   HTML ( )   PDF (941KB) ( 2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评估单纯鼾症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手术前后血清S100β蛋白、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相关性,探讨全麻对该类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择期全麻关节镜检查术,单纯鼾症(AHI<5)及睡眠正常患者各30例,术前、术后通过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 CA)评估认知功能,分析两组血清S100β、NSE的变化趋势。 结果 与术前比,两组血清S100β及NSE在术毕及术后6 h、12 h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鼾症组Mo 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S100β在术前、术毕、术后6 h有差异,NSE在术毕及术后6 h、12 h升高(P<0.05)。 结论 单纯鼾症患者全麻术后出现认知功能受损,但认知功能受损程度仅在血清学指标上有所改变。
    术后第一天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对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黄天桥,姜晓丹,车飞,黄沂传,孙彦,张念凯,李慎玲,陈志俊,李薇
    2017, 31(5):  89-9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336
    摘要 ( 1853 )   HTML ( )   PDF (921KB) ( 5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追踪测定甲状腺全切术后患者第1天、第3天及第30天的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判断术后第1天PTH水平能否预测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恢复,有助于判断及处理患者术后低钙血症。 方法 病例资料为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接受甲状腺全切术后的68例患者,测定术后第1天、第3天、第30天的PTH值并根据术后第1天PTH值将患者分为三组: PTH<5 pg/mL(A组), 5 pg/mL≤PTH<10 pg/mL(B组), PTH≥10 pg/mL(C组)。统计三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第30天低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 结果 PTH值越高,低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越低,术后第3天,A组和C组、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0天,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当术后第1天PTH<5 pg/mL 时,30 d内较难恢复到正常水平,容易出现低钙血症。当PTH≥10 pg/mL,30 d内较容易恢复到正常水平。
    25+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周学义,李一鸣,王美菊,张苑苑,张历浊
    2017, 31(5):  92-9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024
    摘要 ( 1545 )   HTML ( )   PDF (962KB) ( 28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25+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2例(52眼),治疗组(n=26)行25+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照组(n=26)行23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和视网膜复位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缩短(P<0.05);术后3 d及术后7 d,两组患者眼压较术前均升高,最佳矫正视力的最小分辨角对数均降低(P<0.05);术中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5.38%)低于对照组(42.31%)(P<0.05);术后治疗组低眼压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30.77%)(P<0.05);治疗组视网膜复位率(92.31%)与对照组(88.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5+与23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相当,但25+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及术后低眼压的发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荟萃分析
    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张杰,陈雪梅,许安廷
    2017, 31(5):  95-10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278
    摘要 ( 1895 )   HTML ( )   PDF (3420KB) ( 5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优缺点、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中国内外关于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手术方式在术中、术后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722例患者。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相比,术后出血率明显降低[SMD=0.30,95%CI(0.15, 0.600.11, 0.79), P=0.010 007],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白膜开始脱落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等方面,超声刀组与等离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刀扁桃体切除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原发或继发出血的概率,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综述
    氧化应激与噪音性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张转,刘涛,白治丽,周长明
    2017, 31(5):  101-10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185
    摘要 ( 1221 )   HTML ( )   PDF (952KB) ( 5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噪音性聋属常见职业病,其致病机制的研究涉及组织、分子及基因等方面,衍生出机械学说、代谢学说、血管学说、钙离子平衡失调、神经因子缺乏及钾离子循环途径等学说。就氧化应激机制在噪音性聋发病中的作用及治疗进行综述。
    短篇论著
    喉颗粒细胞瘤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潘永杰,孙国臣,臧传善
    2017, 31(5):  104-10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287
    摘要 ( 1207 )   HTML ( )   PDF (1384KB) ( 2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白塞病误诊为急性会厌炎两例
    孙莎莎,邱杰,臧传善,孙彦
    2017, 31(5):  107-109.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7.255
    摘要 ( 1290 )   HTML ( )   PDF (2028KB) ( 7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病例报告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髓外复发浸润乳突一例
    刘杰,张晓恒,姜彦
    2017, 31(5):  110-110.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7.198
    摘要 ( 1104 )   HTML ( )   PDF (945KB) ( 3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继续教育园地
    标准化病人在耳鼻咽喉科CBL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李超,闫昱江,张秦月,陈侠,曹永华
    2017, 31(5):  111-11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7.150
    摘要 ( 922 )   HTML ( )   PDF (923KB) ( 3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 CBL)已广泛用于耳鼻咽喉科教学,然而将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 SP)引入耳鼻咽喉科CBL教学的工作尚在起步阶段。SP进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增进学生沟通技能与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自身的带教经历,谈SP在耳鼻咽喉科CBL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