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军,张爱芬,李 娜,刘爱芹
LIU Hong-jun, ZHANG Ai-fen, LINa, LIU Ai-qin
摘要: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减容(RF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ENTecCobatorTM手术系统治疗仪和 一次性Reflex45、Reflex55刀头,对60例OSAHS患者肥厚的下鼻甲、软腭、悬雍垂、咽侧索及舌根等进行黏膜下打孔减容手术(RFA)。术中根据患者的阻塞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并行抗过敏治疗。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手术后6个月、12个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手术后软腭、舌根部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咽腔扩大,症状明显减轻 或消失,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减少,白天嗜睡消失或基本消失,精力充沛。按照OSAHS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6个月后治愈18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12个月后治愈15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轻度较中重度有效率高(分别为100%,67.3%)。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减容(RF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简便、省时、无并发症,患者易接受且可重复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但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和探讨。
中图分类号:
[1] | 孙娜综述,陈晓平审校. 咽喉反流与耳鼻咽喉科疾病[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6, 30(6): 85-89. |
[2] | 高天喜,夏翠,闫静,侯瑾,康全清,王正辉,任晓勇. 间歇低氧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IGF-1、IGFBP-3的表达及分析[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6, 30(5): 38-41. |
[3] | 于青青,唐隽,王跃建. 建立扁桃体腺样体不同手术方式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体系[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6, 30(5): 42-48. |
[4] | 梁小红,李艳综述, 李翀审校.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6, 30(5): 81-84. |
[5] | 章榕,王洪洪,余蕾蕾,刘亮,孙建军,李进让,展慕霞. 多导睡眠监测与便携式睡眠监测的临床应用比较[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6, 30(5): 65-67. |
[6] | 葛星, 吕玲双, 潘铭, 时巧梅, 许建峰, 林友结, 孙雅慧, 神平. 打鼾相关流行病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4, 28(5): 10-13. |
[7] | 梁送民1,郭永伟2综述,赵霞1审校.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4, 28(2): 22-25. |
[8] | 夏春鹏1,林燕辉2,李岩1,李克义1,张彬2. 口腔矫治器治疗对OSAHS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4, 28(2): 29-32. |
[9] | 罗惠秀,范春涛,邓延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3, 27(4): 17-20. |
[10] | 杨嵘,宗涛,孙亚男,陆金发. 持续正压通气联合卡托普利、硝苯地平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3, 27(3): 10-12. |
[11] | 谭杰,杨建国,王德生,刘健治,胡晓华,黄建民. 鼻腔扩容术治疗OSAHS疗效分析[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2, 26(6): 10-12. |
[12] | 许振跃 方铭达 洪斌 李兆生. 软腭、舌体低温等离子消融配合H-UPPP治疗重度OSAHS 30例分析[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09, 23(4): 12-14. |
[13] | 张建基,孙晓卫,程 璐,牟 鸿,窦芬芬,巩克波,江应慧 . 儿童OSAHS不同刺激重复率听性脑干反应的临床研究[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07, 21(6): 515-517 . |
[14] | 王卫之,王 岩,张代杰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监测及治疗特点[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07, 21(6): 518-520 . |
[15] | 杨 晨,陈学明,蔡昌枰,王士礼,何士方,李 敏,曹 蓓,倪瑾华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相关性[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07, 21(6): 511-5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