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更多...
2025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20
  
    论著
    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心理特征、睡眠质量调查及与临床效果相关性
    郭振平,李雪冰
    2025, 39(1):  1–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384
    摘要 ( 21 )   PDF(1095KB) ( 3 )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主观性耳鸣(chronic subjective tinnitus, CST)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睡眠质量,并分析其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 选入CST患者8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价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睡眠质量,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析临床效果与心理特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结果 随着听力下降程度加重,患者治疗前THI-C(F=28.255,P<0.001)、SDS(F=316.139,P<0.001)、SAS(F=204.933,P<0.001)、PSQI量表评分(F=220.602,P<0.001)均显著增加正常听力与轻度聋(P=0.186),重度聋与极重度聋(P=0.09)患者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tinnitus handicap disability version, THI-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听力程度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高频耳鸣患者治疗前THI-C、SDS、SAS、PSQI量表评分显著高于低频和中频患者,中频患者则显著高于低频患者(F=48.950,P<0.001;F=225.048,P<0.001;F=230.489,P<0.001;F=332.730,P<0.001)。重度耳鸣患者治疗前SDS、SAS和PSQI量表评分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中度患者则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均<0.001)。治疗前THI-C评分与SDS、SAS和PSQI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正相关性(r=0.6490.681和0.657,P均<0.001)。8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75%,其中治愈21例、显效30例。患者治疗后THI-C(t=7.605,P<0.001)、SDS(t=25.344,P<0.001)、SAS(t=26.801,P<0.001)和PSQI量表评分(t=38.171,P<0.00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愈患者SDS(F=374.158,P<0.001)、SAS(F=577.547,P<0.001)和PSQI量表评分(F=570.382,P<0.001)显著低于显效和无效患者,显效患者则显著低于无效患者。 结论 CST患者存在普遍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睡眠质量较差,且其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与耳鸣、听力程度有密切相关性,可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语言环境及父母知信行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听觉言语康复的影响
    池文月,林垦,马静,杜玉玲,高映勤,周丽娟,张珩颖,张铁松
    2025, 39(1):  8–1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411
    摘要 ( 18 )   PDF(1107KB) ( 2 )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语言环境及父母知信行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至2023年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3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庭交流使用语言,分为普通话组(201例)、非普通话组(176例),利用助听听阈检测、言语识别率检测及IT-MAIS/MAIS、CAP-Ⅱ、SIR量表评估2组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效果,同时以自制父母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量表评估患儿父母知信行对人工耳蜗植入事件的影响。 结果 术后助听听阈结果及IT-MAIS/MA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言语识别率普通话组优于非普通话组,CAP-Ⅱ、SIR得分普通话组高于非普通话组;在KAP研究中,普通话组父母的认知K分数比非普通话父母高出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话组父母的态度A分数比非普通话父母高出0.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话组父母的行为P分数比非普通话父母高出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家长KAP评分和患儿CAP-Ⅱ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51,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家长KAP和患儿SIR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784,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患儿CAP-Ⅱ评分和患儿SIR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738,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 结论 不同语言环境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言语交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提供普通话的家庭语言环境,更有利于儿童术后康复效果的评估,更有利于适应主流社会。患儿父母KAP水平与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突发性聋10年住院病例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陈丹萍,何子键,虞幼军,周晓娓
    2025, 39(1):  16–2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183
    摘要 ( 20 )   PDF(1084KB) ( 3 )   收藏
    目的 探讨儿童突发性聋10年来的住院病例的疗效及其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突发性耳聋儿童患者疗效,统计年龄、性别、侧别、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耳鸣、眩晕、耳闷等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并与255例(257耳)成人患者相对比。 结果 儿童组治疗有效率:低频下降型曲线75.86%,平坦型75.86%,全聋型68.42%,高频下降型23.08%。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DPOAE)引出、鼓室注射、高频下降型曲线与疗效相关。儿童组总有效率为68.37%,成人组54.86%(P=0.050)。 结论 儿童突发性聋发病14 d内为黄金治疗时间,低频型及平坦型听力曲线患者疗效优于全聋型及高频下降型。DPOAE引出、鼓室注射是预后的积极因素,高频下降型曲线是危险因素。儿童组疗效优于成人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低频振动剪切应激治疗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的疗效分析
    赵真,郑贵亮,王俊,张丙文
    2025, 39(1):  23–2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308
    摘要 ( 26 )   PDF(1664KB) ( 9 )   收藏
    目的 探讨低频振动剪切应激治疗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被诊断为单侧前庭功能低下的患者152例。所有患者既往病史均为前庭神经元炎且伴有眩晕后遗症。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低频振动治疗组、前庭康复治疗组,每组各76例。低频振动治疗组于患侧乳突进行100 Hz 低频振动,前庭康复治疗组则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2周复诊完成相关评分测试。采用头晕残障功能评分(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及眩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vertigo analogue scale, VVAS),其中DHI评分分别计算三个子维度得分即躯体评分(DHI-P)、情感评分(DHI-E)、功能评分(DHI-F)以及总分DHI-T),评价低频振动治疗在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中眩晕康复的作用。 结果 按照DHI总分改善18分以上为有效,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低频振动治疗组和前庭康复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63%、8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低频振动治疗和前庭康复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DHI-P、DHI-E、DHI-F、DHI-T 以及V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 经乳突低频振动与常规康复训练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不会引起明显副作用。但前庭康复锻炼对康复师以及康复场地均有较高要求,而低频振动治疗法克服了上述局限,且可行性更高,易于普遍开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梅尼埃病与前庭性偏头痛共表达基因特征及天麻素的分子对接预测
    王博深,冷辉,孙海波
    2025, 39(1):  29–4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315
    摘要 ( 19 )   PDF(9168KB) ( 9 )   收藏
    目的 探讨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 MD)和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的共表达基因特征进行初步探索,筛选核心共表达基因。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天麻素对核心共表达基因的治疗潜力。 方法 从GEO数据库得到MD和VM的微阵列数据并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分析。通过CTD和GeneCards公共数据库筛选MD和VM共表达基因进行补充。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的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筛选核心共表达基因。将天麻素与核心共表达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预测。 结果 共获得92个MD和VM共表达基因。富集分析显示两种疾病都表现出显著的免疫和炎症反应病理特征。MD和VM共同病理机制可能与TNF、IL-17和NF-kB信号通路有关。6个核心共表达基因有TNF、IL-1Β、IL6、ITGAM、CXCL10和MMP9,它们同样具有免疫炎症特征。天麻素与它们的结合亲和力分别为-6.59、-6.50、-4.80、-6.00、-5.59和-8.47 kcal/moL。 结论 免疫和炎症反应是MD和VM的共同病理基础,支持这两个疾病之间的相关性。TNF和NF-kB信号通路可能在共同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TNF、IL-1Β、IL6、CXCL10和MMP9可能是MD和VM潜在的共同诊断和治疗靶点。天麻素与它们结合力较强,具有一定治疗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频超声在儿童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术的应用研究
    杨娜,柳荫,郭宝,纪尧峰,成晨,张琛,董丽娜
    2025, 39(1):  41–4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88
    摘要 ( 17 )   PDF(2575KB) ( 3 )   收藏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儿童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72 例儿童鼻骨骨折患儿,所有患儿术前均行鼻骨 CT 扫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行鼻骨骨折复位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复位器盲复位,观察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鼻腔通气、鼻部疼痛及鼻外观情况。 结果 实验组36例患儿均在全麻下高频超声引导下行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手术,术中对位准确,填塞物固定稳妥,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随访3个月,患儿鼻腔通气、鼻部疼痛、鼻外观均优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行儿童鼻骨骨折复位术,可以全程监测骨折碎片及复位器、填塞物的位置情况,复位准确,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减少反复行 CT 检查放射线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以作为治疗儿童鼻骨骨折的手术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复发手术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变化
    王文晴,张丹,朱梦迪,王路阳,杨培培,孙思思,张秋敏,周慧
    2025, 39(1):  46–5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202
    摘要 ( 14 )   PDF(2650KB) ( 3 )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CRSwNP)患者初发和复发手术时临床及鼻息肉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CRSwN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初发组70例,复发组69例。根据伴或不伴嗜酸性鼻窦炎(eosinophilic CRSwNP, ECRS)、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BA)和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分别将初发组和复发组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组。 结果 与初发组相比,复发组鼻息肉组织中总炎性细胞计数和基底膜厚度降低(P=0.04,P=0.01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3个月未完全上皮化率和1年内CRS症状再现率升高(P=0.047,0.003,0.019)。ECRS复发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组织总炎细胞计数低于ECRS初发组,组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腺体增生评分高于ECRS初发组(P<0.05);BA复发组外周血Eos计数低于BA初发组(P<0.05);AR复发组组织总炎细胞计数较AR初发组降低(P<0.001);BA+AR+ECRS复发组外周血Eos计数及百分比低于AS+AR+ECRS初发组,组织中Eos百分比及腺体增生评分高于初发组(P<0.05);年长复发组基底膜厚度评分低于年长初发组。 结论 伴BA或ECRS的复发患者可出现一定程度的全身嗜酸性炎症负荷减轻,局部嗜酸性炎症无变化。而同时伴有BA、AR和ECRS的复发患者局部嗜酸性炎症负荷增加,组织重塑进一步恶化。该研究结果有可能为复发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RSwNP中医证型与TFH细胞相关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王奥维,时文杰
    2025, 39(1):  54–6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309
    摘要 ( 16 )   PDF(4774KB) ( 2 )   收藏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 E(immunoglobulin E, IgE)、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TFH )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 21(interleukin-21, IL-21)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CRSwNP)中医证型的关系变化。 方法 回顾性研究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 58例 CRSwNP 患者,分为寒湿凝聚证组和湿热蕴积证组,采集患者一般资料、血清总 IgE 以及中医四诊资料。术中收集鼻息肉组织标本,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鼻息肉组织的IgE及IL-21,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鼻息肉组织Bcl-6阳性表达。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探讨TFH细胞及相关因子表达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结果 两中医证型患者的鼻息肉组织 IgE、IL-21、Bc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寒湿凝聚证患者鼻息肉Bcl-6表达与IgE水平呈正相关(r=0.491,P=0.024),湿热蕴积证患者鼻息肉Bcl-6表达与IgE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P=0.195);寒湿凝聚证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湿热蕴积证患者(P=0.013)。 结论 鼻息肉中IgE、IL-21、Bcl-6的表达与中医证型无关,血清IgE与中医证型相关。寒湿凝聚证组Bcl-6对鼻息肉组织IgE的影响大于湿热蕴积证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藏红花素在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调控2型炎症反应的研究
    张婕,尼玛吉宗,徐小东,周菁,刘建敏,罗依蕤,杜进涛,巴罗
    2025, 39(1):  61–6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027
    摘要 ( 20 )   PDF(4677KB) ( 6 )   收藏
    目的 探讨藏红花素在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Eos CRSwN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2型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和作用机制,为精准治疗鼻息肉提供新的靶点或通路。 方法 收集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CRSwNP)患者鼻息肉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根据炎症细胞类型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Eos CRSw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Non-Eos CRSwNP)。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Eos CRSwNP患者外周血中的PBMC。用不同浓度IL-33刺激PBMC,qPCR检测转录因子GATA3、T-bet和细胞受体CRTH2,qPCR和ELISA分析炎症细胞因子INF-γ,IL-5和IL-13的表达情况。再加入不同浓度藏红花素进行干预,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GATA3、T-bet和CRTH2。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IL-33刺激前后、藏红花素干预前后指标变化有无显著差异。 结果 共有16例经病理学确诊为Eos CRSwNP。不同浓度的IL-33刺激PBMC后,qPCR证实T-bet,GATA3和CRTH2的表达有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4、0.001、0.026);qPCR和ELISA进一步发现INF-γ,IL-5和IL-13等细胞因子上调(qPCR的P值分别为0.001、0.001、0.003;ELISA的P值分别为0.035、0.006、0.001),其中IL-33浓度为20 ng/mL时对PBMC炎症细胞活化最为明显。再加入藏红花素干预后,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显示T-bet,GATA3和CRTH2表达呈下降趋势,且在浓度为10 ug/mL 时最为明显(WB的P值分别为0.027、0.001、0.002;qPCR的P值分别为0.019、0.001、0.001)。 结论 藏红花素能够显著抑制IL-33激活的CRSwNP患者内的2型炎症反应,具有潜在的CRSwNP新型治疗药物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LncRNA PCAT-1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张茂华,魏日富,朱忠寿,刘平,高尚,李慧凤
    2025, 39(1):  68–7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154
    摘要 ( 12 )   PDF(10212KB) ( 2 )   收藏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转录产物1(long non-coding RNA Prostate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1, lncRNA PCAT-1)对鼻咽癌HK-1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实时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检测LncRNA PCAT-1在不同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CCK8、transwell、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干扰LncRNA PCAT-1的HK -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 WB)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实验检测5-FU及DDP的半数抑制率( 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50)变化。 结果 LncRNA PCAT-1在HK-1细胞株中表达升高。过表达LncRNA PCAT-1后,HK-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显著增加,而凋亡减少;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过表达后HK-1细胞对5-FU及DDP的IC50升高,细胞克隆数增加。干扰LncRNA PCAT-1后则相反,HK-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显著降低,而凋亡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干扰后HK-1细胞对5-FU及DDP的IC50降低,细胞克隆数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lncRNA PCAT-1通过EMT途径来调控鼻咽癌HK-1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并降低细胞对5-FU和DDP的药物敏感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会厌舌瓣在喉癌声门上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
    曲翔宇,朱晗,柳忠禄,牟亚魁,郭文涛,张华
    2025, 39(1):  77–8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319
    摘要 ( 14 )   PDF(8835KB) ( 2 )   收藏
    目的 总结应用会厌舌瓣联合颈前带状肌瓣修复喉癌声门上缺损的喉功能重建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烟台毓璜顶医院119例非全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是喉癌声门上缺损较大的T2-T3患者,根据2017年AJCC分期标准,其中声门型喉癌61例(T2N0M0 23例,T2N1-2M0 12例,T3N0M0 22例,T3N1-2M0 4例),声门上喉癌58例(T2N0M0 25例,T2N1-3M0 20例,T3N0M0 3例,T3N1-3M0 10例 )。其中男116例、女3例,年龄45~81岁。在保证安全切缘、彻底切除肿瘤前提下,选择喉水平部分切除、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及扩大水平/垂直喉部分切除术等方式,采用会厌瓣、舌根组织瓣及联合颈前带状肌瓣修复喉部声门上缺损,统计术后发音及吞咽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拔管率、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等指标,评价应用会厌舌瓣等在喉癌声门上缺损喉功能重建中的优势。 结果 119例患者中,在拔管之后均可顺利恢复发音功能,总拔管率94.96%。鼻饲管分别于术后5~19 d内拔除。术后发生切口及套管口周围感染5例,喉瘘2例。全部病例随访36~70个月,3年生存率为82.35%。5年生存率为74.00%。所有患者复发14例(11.8%),远处转移11例(9.2%)。 结论 对于喉癌术中声门上缺损较大的患者,术前充分评估,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应用会厌或舌根游离下拉形成的会厌瓣及舌瓣,或会厌舌瓣,必要时结合颈前带状肌瓣等可修复喉腔上部较大缺损,修复简便,减少了手术创伤,提高了术后拔管率及吞咽功能恢复,在喉癌喉功能重建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初发单眼眼前黑影飘动患者的光相干断层扫描特征
    张露,王永晶,贾君,赵健楠,赵芳
    2025, 39(1):  85–8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039
    摘要 ( 16 )   PDF(1906KB) ( 2 )   收藏
    目的 探讨初发单眼黑影飘动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的影像特征。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将主诉为1周内单眼黑影飘动113例(113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眼在基线和6周后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散瞳间接眼底镜、超广角扫描激光眼底成像(scanning laser fundoscopy, SLO)、OCT检查。SLO和OCT的图像采集在散瞳前进行。 结果 视网膜裂孔在玻璃体腔点状高反射阳性组和阴性组占比分别为29.2%和2.2%(χ2=21.856, P<0.001)。周边部视网膜前条带状出血在玻璃体腔点状高反射阳性组和阴性组占比分别为29.2%和1.1%(χ2=26.139, P<0.001)。OCT的红外谱图(infrared spectroscopy,IR)中,视网膜裂孔在多个视网膜前遮挡影阳性组和阴性组占比为38.5%和4%(χ2=18.639, P<0.001)。周边部视网膜前条带状出血在多个视网膜前遮挡影阳性组占比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8.839, P<0.001)。 结论 初发单眼黑影飘动患者的OCT上观察到玻璃体腔点状高反射,IR图中出现多个视网膜前遮挡影,需考虑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前出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脆弱现状及其与希望水平和述情障碍的相关性
    孙鸿翔,曹娟
    2025, 39(1):  89–9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118
    摘要 ( 14 )   PDF(1081KB) ( 2 )   收藏
    目的 调查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脆弱现状,分析其与希望水平和述情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脆弱量表、Herth希望量表及述情障碍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脆弱总分为(54.56±15.31)分,希望水平总分为(29.34±7.15)分,述情障碍总分为(61.57±10.22)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脆弱各维度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与述情障碍呈正相关(均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希望水平和述情障碍可独立解释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脆弱14.80%的变异(均P<0.05)。 结论 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脆弱处于中等表达水平,与希望水平和述情障碍相关,医务人员应关注女性、离异或丧偶、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并制定以降低患者述情障碍,提高希望水平为侧重点的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坏死梭杆菌致成人中耳炎并发脑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宋瑾,尹慧,高娴,李永团
    2025, 39(1):  96–10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035
    摘要 ( 15 )   PDF(2447KB) ( 2 )   收藏
    目的 探讨耳源性坏死梭杆菌感染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以期提高对该病原菌及疾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坏死梭杆菌致成人中耳炎并发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结果 坏死梭杆菌所致脑膜炎感染进展较快,且坏死梭杆菌感染常规培养方式不易明确,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是较好的检验方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预后。 结论 坏死梭杆菌临床上较少引发脑膜炎,尤其在成人群体中,进展迅速的非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颅内并发症需要考虑该厌氧菌,及早干预,有利于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搏动性耳鸣就诊的外伤性颞浅动静脉瘘1例并文献复习
    卜苓南,李茂才,宫丽丽
    2025, 39(1):  101–10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096
    摘要 ( 14 )   PDF(2047KB) ( 2 )   收藏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颞浅动静脉瘘致搏动性耳鸣的解剖机制、诊疗方案及预后。 方法 分析1例左颞部外伤术后出现左耳前包块伴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 结果 外伤性颞浅动静脉瘘致搏动性耳鸣少见,该病例诊断依赖于患者颞部外伤手术史、听诊局部有血管杂音及耳前多普勒超声和头颈部CTA检查,左颞浅动静脉结扎及局部包块切除术为有效治疗手段,与文献报道一致。 结论 外伤性颞浅动静脉瘘致搏动性耳鸣的诊断需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头颈部CTA可明确诊断,传统的包块切除及血管结扎可获得稳定持久的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咽鼓管毛息肉合并鼻咽部错构瘤1例并文献复习
    王登茂,温鑫,耿江桥,张光远,刘晓峰
    2025, 39(1):  105–10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450
    摘要 ( 17 )   PDF(5477KB) ( 6 )   收藏
    目的 探讨儿童鼻咽部毛息肉及错构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来源于咽鼓管毛息肉合并鼻咽部错构瘤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 结果 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术后病理提示来源于咽鼓管肿物为毛息肉,鼻咽部肿物为错构瘤。术后随访半年,患儿无复发。 结论 儿童咽鼓管毛息肉合并鼻咽部错构瘤为罕见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梗阻,早期诊断,尽早彻底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寰枢椎半脱位6例并文献复习
    常换换,党攀红,胡春燕,王洁
    2025, 39(1):  110–11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331
    摘要 ( 12 )   PDF(2059KB) ( 2 )   收藏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伴或不伴扁桃体切除术后出现寰枢椎半脱位(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AARS)可能的发生原因。 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本院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伴或不伴扁桃体切除术后出现AARS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临床、放射学表现以及血常规结果、治疗方法。 结果 6例患儿术后第2~7天均出现颈痛、颈活动障碍、发热,均无神经压迫症状,部分患儿出现斜颈、枢椎棘突压痛等症状,全部行放射学寰枢关节张口正位及侧位X片或CT检查,均显示齿突侧间隙差值(variance of bilateral the latenal atlanto-dental internal, VBLADI)>2.2 mm、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nal, ADI)<3.0 mm,均为Fielding-Hawkins Ⅰ型。全部患儿术后均出现感染,细菌感染5例、病毒感染1例,术后均行抗感染治疗、颈托和(或)颈椎牵引治疗并治愈。 结论 患儿腺样体切除术后出现颈痛、颈活动障碍、发热等症状时,应考虑为椎前淋巴结炎或AARS,放射学寰枢椎张口正位及侧位X片或CT检查可鉴别诊断,寰枢椎CT可以更好地对AARS进行分类,一旦确诊AARS 并分类为Fielding-Hawkins Ⅰ型,应尽早行抗感染,同时行颈托和(或)颈椎牵引等保守治疗,以防止出现神经后遗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鼻内镜辅助下经口鼻联合入路腭部巨大多形性腺瘤切除术1例并文献复习
    孙乐,张云云,刘浩,叶京英,吴彦桥
    2025, 39(1):  117–12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306
    摘要 ( 15 )   PDF(5421KB) ( 3 )   收藏
    目的 探讨腭部巨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腭部的巨大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结果 腭部的多形性腺瘤一种形态复杂的上皮性肿瘤,常发生于硬腭后部与软、硬腭交界处,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无症状生长缓慢的孤立性光滑肿块,有部分或完整的包膜,可引起压缩性骨质吸收。根据发病部位可引起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咀嚼困难和鼻出血等。多形性腺瘤生长过程中有恶变的潜在危险,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结论 对于原发于硬腭的巨大多形性腺瘤,治疗上应个体化评估制定手术方案。对于范围局限的肿瘤可采用传统的经硬腭入路,对于范围较大的肿瘤可采用内镜辅助经唇龈沟入路或内镜辅助经口鼻联合入路将肿物切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上颌骨囊肿并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并文献复习
    石忠刚,蔡晓岚,李学忠,张立强,冯昕
    2025, 39(1):  123–12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479
    摘要 ( 16 )   PDF(4062KB) ( 14 )   收藏
    目的 探讨发生于上颌窦的鼻息肉、内翻性乳头状瘤并颌骨囊肿的临床特点、诊疗要点、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于上颌窦的鼻息肉、内翻性乳头状瘤及上颌骨囊肿患者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结果 本例上颌骨囊肿合并内翻性乳头状瘤并鼻息肉的病例罕见,术中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口开放上颌窦切除鼻息肉,发现息肉位于上颌窦口前下方,上颌窦顶壁处肿物质脆、灰白色,术中快速病理证实为内翻性乳头状瘤。70°镜检查发现上颌骨骨囊肿位于上颌窦底壁,遂经泪前隐窝入路完成肿物的切除及上颌骨骨囊肿的开窗引流,术后无眶内并发症发生。 结论 针对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息肉鼻内镜外科治疗,经鼻腔入路强调术腔的开放性,经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手术可处理传统手术难以接近的区域,有针对性的处理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有效减少肿瘤复发。对于颌骨囊肿,采取开窗引流术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避免囊肿完整切除对周围重要组织结构造成的损伤,手术操作空间大,视野开阔,囊肿均得以彻底开放引流,有效减少囊肿复发,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治愈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Ultra Q:YAG激光治疗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17例并文献复习
    肖哲,张胜娟,赵子琦,兴辰,李成泉,刘志强
    2025, 39(1):  130–13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4.047
    摘要 ( 15 )   PDF(2154KB) ( 2 )   收藏
    目的 探讨与分析Ultra Q:YAG激光膜切开引流术治疗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17眼)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患者,均行Ultra Q:YAG激光膜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术后玻璃体腔出血吸收、视力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失败原因。 结果 12眼(70.6%)治疗成功,出血均基本吸收,视力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失败5眼中其中2眼病程超过30 d,2眼出血形态呈不规则多边形,1眼激光膜切开术后1个月玻璃体积血吸收不佳并行玻璃体切割术。 结论 Ultra Q:YAG激光治疗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有效安全可行。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应尽早行Ultra Q:YAG激光治疗以期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奥马珠单抗靶向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研究进展
    张韵秋,任秀敏,徐鸥,董金辉,王建星
    2025, 39(1):  136–14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250
    摘要 ( 21 )   PDF(1030KB) ( 5 )   收藏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CRSwN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学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部分患者临床表现顽固,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和最大限度的鼻用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后仍难以控制症状,奥马珠单抗作为一种新型的重组人源化抗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抗体,在CRSwNP的靶向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奥马珠单抗在成人顽固性CRSwNP中疗效显著,其通过阻断2型炎症中关键细胞因子IgE的信号传导达到治疗作用。本文就CRSwNP的免疫机制、治疗现状及奥马珠单抗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菌裂解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王曼娴,郑泉,杨亮
    2025, 39(1):  141–14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278
    摘要 ( 17 )   PDF(1036KB) ( 2 )   收藏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作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并带来经济负担,是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尽管随着AR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治疗方法不断完善,但其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寻找新的、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根据“卫生学假说”,病原体接触与变应性疾病发生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通过病原体接触调节宿主免疫反应成为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细菌裂解物(bacterial lysates, BLs)在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BLs是通过裂解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病原体获得的抗原混合物,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降低炎症和恢复Th1/Th2平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BLs在AR的预防和治疗中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对近年来BLs在AR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BLs在AR治疗中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姜黄素的抗氧化性对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许莞菁,孙雨浩,赵军
    2025, 39(1):  146–15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65
    摘要 ( 13 )   PDF(1047KB) ( 2 )   收藏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氧化应激因素造成的损伤不容忽视。姜黄素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一种天然化合物,由于分子结构特殊,姜黄素可以清除活性氧并激活抗氧化防御系统,并且由于亲脂性强,姜黄素可以通过血-视网膜屏障作用于视网膜,故其对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具备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就姜黄素的抗氧化特性在几种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对眼高阶像差影响的研究进展
    杜一帆,齐林嵩,李莹
    2025, 39(1):  152–16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76
    摘要 ( 16 )   PDF(1874KB) ( 2 )   收藏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是目前临床矫正近视的主流手术方式之一,由于其具有准确、安全、可预测及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但术后由高阶像差(high order aberration, HOA)产生的夜间视力下降、眩光、光晕、星芒等视觉症状影响着手术人群的视觉质量。本文通过总结有关SMILE术后HOA的变化研究,发现虽然SMILE不可避免引入HOA,但相比于部分其他类型的屈光手术能够明显地减少术后HOA的诱导,尤其是总HOA及球差的诱导,甚至与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切削无明显差异。而术前近视及散光程度、术中角膜帽厚度、激光能量、集中度及定位方法的选择等也均会影响着术后HOA的大小,各类HOA的产生的影响机制及与SMILE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视网膜中的研究进展
    杨淞月,张美霞
    2025, 39(1):  162–17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222
    摘要 ( 21 )   PDF(3340KB) ( 8 )   收藏
    视网膜是充满异质性的组织,其结构复杂,由多种细胞构成,且每个细胞都拥有其独特的转录组信息。以往传统的RNA测序技术实现了对视网膜细胞整体的转录组测序研究。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技术的出现,使我们能够从单个细胞水平出发,对不同视网膜细胞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和分析,更精准地进行细胞分类,探索其生理功能及发育特点。目前,scRNA-seq主要集中于各种视网膜疾病的机制研究。本文首先对scRNA-seq原理进行简要介绍,随后对scRNA-seq技术在视网膜中的应用研究展开综述,包括视网膜细胞亚型及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视网膜疾病的发病机制,视网膜生长发育的特点,不同部位的视网膜组织以及不同物种视网膜的差异性比较等方面,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客观评价的研究进展
    黄娇,彭昌福
    2025, 39(1):  171–17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235
    摘要 ( 15 )   PDF(1114KB) ( 2 )   收藏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cular disease, TAO)是以眼周及眶周组织的浸润性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可呈现出不同的体征及表现,如上睑退缩、眼睑水肿、眶周软组织肿胀、眼外肌受累、视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关于客观、精准的评价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研究结果繁多;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进行系统性总结分析,探讨TAO活动性客观评价的现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科天地

1987年创刊, 双月刊
ISSN 1673-3770
CN 37-1437/R

广告信息更多...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