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10
      
    述评
    儿童中耳胆脂瘤诊治进展
    杨扬, 王晓旭, 张杰
    2022, 36(1):  1-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503
    摘要 ( 1076 )   PDF (701KB) ( 5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中耳胆脂瘤在患病率、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等方面都具有人群的特殊性。其起病隐匿,早期诊治成为临床难点。随着对儿童中耳胆脂瘤认识的提高和普及,临床中对此疾病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临床分期的应用及手术治疗的精准性趋于完善,伴有腭裂、特纳综合征、唐氏综合症等特殊人群的中耳胆脂瘤患儿的远期预后管理也得到了重视。
    临床研究
    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高信忠, 林宗通, 沈翎, 刘平凡, 林兴, 许杨杨
    2022, 36(1):  7-1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506
    摘要 ( 2944 )   PDF (447KB) ( 34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中短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66例,其中35例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腺样体切除术为治疗组,31例采用单纯腺样体切除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比例。 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疗效最佳,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短期疗效显著,且微创安全,无明显并发症。
    儿童颞骨骨折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马宁, 陈敏, 刘薇, 杨扬, 邵剑波, 郝津生, 刘冰, 张晓, 段晓岷, 张祺丰, 张杰
    2022, 36(1):  13-1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36
    摘要 ( 818 )   PDF (4697KB) ( 9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颞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477例18岁以下颞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影像学、面神经及听力学评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 结果 477例颞骨骨折患儿中男358例、女119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范围为0~18岁,中位年龄9岁,其中6例为双侧。交通事故是受伤主要原因(57.23%),其次为跌倒(23.69%)。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鼓室积血和耳出血,通常3周~1个月消失。纵行骨折253耳(52.38%),横行骨折35耳(7.25%),混合型骨折48耳(9.93%),其他不能进行分型147耳(30.43%),表现为轻微骨折线。听力受损372例(77.02%);面神经损伤28例(5.80%),其中8例为内听道及以上层面损伤;脑脊液耳漏47例(9.73%);鼓膜穿孔15例(3.11%)。合并颅内损伤78例(16.35%),全身多发损伤19例(3.98%)。即发性面瘫10例,1例恢复良好(10.00%);迟发性面瘫18例,15例恢复良好(83.33%)。耳科并发症的处理经手术治疗10例,包括8例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术后听阈恢复正常。2例面神经减压术,术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Ⅴ级恢复至Ⅱ级。 结论 儿童颞骨骨折中,男童常见,最常见的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鼓室积血、鼓膜穿孔、脑脊液耳漏和传导性耳聋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外伤所致听骨链骨折或脱位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外伤所致内听道区域骨折可引起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完全性面瘫,预后较差。
    新生儿动脉血血气分析与听力筛查结果相关性
    盘琳琳, 方旭华, 翟丰, 桂一丁, 边洲亮, 陈洁
    2022, 36(1):  20-2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350
    摘要 ( 820 )   PDF (543KB) ( 20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生儿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与听力筛查结果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学中心新生儿科496例患儿听力筛查结果和入院时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 结果 自动听觉脑干反应(A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声导抗和总听力筛查通过率分别为61.9%(307/496)、61.3%(304/496)、90.1%(447/496)和56.7%(281/496)。三种听力筛查方法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00,P<0.001)。AABR与DPOAE测试结果一致性极强(Kappa=0.817,P<0.001),两者与声导抗测试一致性较弱(Kappa值分别为0.2620.256,P均<0.001)。单因素Logisitic分析显示乳酸升高(OR=0.544,P=0.001)、二氧化碳分压升高(OR=1.917,P=0.009)、pH降低(OR=1.692,P=0.021)与听力筛查不通过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itic分析显示,乳酸(OR=0.627,P=0.018)、氧分压(OR=1.493,P=0.047)与听力筛查结果不通过显著相关。二氧化碳分压、pH和血氧饱和度和听力筛查结果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新生儿缺氧及其伴随的血气变化可能会影响听力筛查结果。
    1岁以内婴幼儿耳郭形态畸形矫正效果评价
    马孝宝, 李越, 沈佳丽, 孙进, 陈向平, 杨军, 陈建勇
    2022, 36(1):  25-3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01
    摘要 ( 875 )   PDF (869KB) ( 1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耳郭形态畸形的类型及矫正时的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耳郭形态畸形无创矫正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确诊为耳郭形态畸形的1岁以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开始矫正的年龄分为两组,<42 d为小月龄组,>42 d为大月龄组。同时根据形态畸形的类型分为招风耳组、杯状耳组、垂耳组和隐耳组。采用改良版耳郭形态畸形无创矫正视觉模拟评分法(MVAS-NAC)对小月龄组和大月龄组患儿的矫形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小月龄组平均提升效果优于大月龄组(P<0.05),患儿矫正年龄与矫正效果呈负相关,小月龄组和大月龄组矫正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耳郭形态畸形组之间平均提升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评分与医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和医生评分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r=0.810小月龄组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大月龄组(P<0.05)。 结论 年龄是影响矫正效果的主要因素,超过6个月的患儿,不再推荐进行矫正治疗,隐耳可适当放宽矫正年龄。临床可采用MVAS-NAC进行矫正效果的评估。
    儿童单侧感音性听力损失的听力学及影像学特征149例分析
    胡春燕, 党攀红, 张睿, 樊孟耘
    2022, 36(1):  31-3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18
    摘要 ( 872 )   PDF (2241KB) ( 2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单侧感音性听力损失的听力学和影像学表现,分析其病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9例1月龄~14岁的单侧感音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就诊途径、听力学和颞骨影像学检查结果。 结果 149例患者95.97%为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即单侧聋。38.26% 就诊患儿是由于听力筛查未通过被发现,20.13%患儿自觉单侧听力差就诊发现。影像学检查正常47例,异常102例,其中内耳结构/蜗神经发育异常96例(64.43%),颞骨骨折6例。 结论 儿童单侧感音性听力损失多为重度及极重度聋,影像学检查发现蜗神经发育异常及内耳发育异常比例较高,可认为儿童单侧感音性听力损失与先天发育异常关系密切,因此儿童单侧感音性听力损失患儿应常规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儿童乳突-颞下迷路外面神经减压术8例临床分析
    党攀红, 张睿, 胡春燕, 王洁, 樊孟耘
    2022, 36(1):  37-4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05
    摘要 ( 929 )   PDF (3237KB) ( 2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颞骨骨折性面神经麻痹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面神经减压术的疗效。 方法 8例颞骨骨折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别在病情出现的1个月内,行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面神经减压术,部分同期行听骨链重建术,随访1~2年,评估听力及面神经功能(H-B)程度。 结果 术前H-B Ⅴ级7例、Ⅳ级1例,术后恢复Ⅰ级5例、Ⅱ级3例;术前2例听力分别为中度、重度传导性耳聋,术后分别恢复至正常、轻度传导性耳聋;术前1例听力正常,术后听力无损伤;余5例术前听力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结论 外伤后1个月内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面神经减压术,可同时获得面神经功能及听力的满意恢复。
    1 000 Hz声导抗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倪坤, 孙世冰, 李晓艳
    2022, 36(1):  43-4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378
    摘要 ( 951 )   PDF (410KB) ( 19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1 000 Hz声导抗检查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用于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方法 纳入高危新生儿318例(636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ABR+DPOAE+1 000 Hz声导抗三联的听力筛查方案,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在3个月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计算三联筛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和正确率。其中本研究中三联筛查结果正常包括AABR(-)DPOAE(+)声导抗(+),AABR(-)DPOAE(-)声导抗(+),AABR(-)DPOAE(-)声导抗(-)三种情况,三联筛查异常包括AABR(+)DPOAE(+)声导抗(+),AABR(+)DPOAE(+)声导抗(-),AABR(+)DPOAE(-)声导抗(+),AABR(-)DPOAE(+)声导抗(-),AABR(+)DPOAE(-)声导抗(-)。 结果 共纳入318例高危新生儿(636耳),使用三联筛查的灵敏度(96.77%)高于单一AABR筛查方法(80.64%)和单一DPOAE筛查方法(83.87%),与AABR+DPOAE两联筛查方法(96.77%)灵敏度一致。使用三联筛查的特异度(91.24%)高于AABR+DPOAE两联筛查方法(87.44%),三联筛查方法可进一步降低二联筛查假阳性率,适用于高危新生儿筛查。 结论 1 000 Hz声导抗联合AABR和DPOAE进行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灵敏度高,漏诊率低,三联听力检查可应用于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即可筛出部分单纯中耳功能异常的假阳性婴儿,可一定程度缓解家长焦虑。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后听力损害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刘珊珊, 韩书婧, 王晓旭, 李艳红, 倪鑫, 张杰
    2022, 36(1):  48-5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260
    摘要 ( 810 )   PDF (3522KB) ( 1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后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Sinomed、Wanfang data、VIP。检索时限为建库~2021年9月20日,收集国内外有关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后听力损害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研究质量,并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12项研究(3项队列研究,9项病例对照研究),对2041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进行了听力检查,其中出现听力损害(特指感音神经性聋)者301例。共对4种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显示肺炎链球菌感染[OR=2.70,95%CI(1.89,3.87),P<0.001]、癫痫发作[OR=2.31,95%CI(1.29,4.14),P=0.005是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后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年龄1岁[OR=1.00,95%CI(0.34,2.97),P=0.998]、性别[OR=1.06,95%CI(0.70,1.58),P=0.794]与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后听力损害不相关。 结论 研究的结果表明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病程中出现癫痫发作是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后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儿,应格外重视其听力的变化并加强随访。
    婴儿中耳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李玲,李聪,孙岩,陈良
    2022, 36(1):  55-5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09
    摘要 ( 752 )   PDF (4201KB) ( 1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提高耳鼻喉科临床医师对婴儿中耳横纹肌肉瘤的认识。 方法 对1例婴儿中耳胚胎型横纹肌肉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儿女,10月龄,患儿家长发现患儿左侧耳道肿物,伴耳道少量出血。CT及MRI提示左侧外耳道、鼓室及乳突内占位性病变,咽旁间隙、颈部、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通过活检手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横纹肌肉瘤。患儿放化疗结束4个月后,因颅脑转移死亡。 结论 发生在婴儿中耳的横纹肌肉瘤少见,且位置隐匿,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该病恶性程度高,临床上应争取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鼓膜置管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焦雪梅,杨扬,李春凤,张晓琳
    2022, 36(1):  60-6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476
    摘要 ( 948 )   PDF (393KB) ( 1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鼓膜置管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方法 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19年6个月收治2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所有患儿接受鼓膜置管术,统计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随访1年患儿咽鼓管功能。 结果 本组26例患儿左耳道经治疗后,在不同压力下咽鼓管测压显示,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患儿测试结果与术前对比有升高(P<0.05);且患儿Valsalva法测试显示,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均高于术前(P<0.05);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吞咽功能评价P>0.05;本组患儿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咽鼓管功能评价ETS总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本组患儿右耳道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不同时间,患儿30 mbar、40 mbar、50 mbar下咽鼓管测压R值显示均升高,与术前对比P<0.05;且患儿Valsalva测试结果、咽鼓管功能ETS总评分均升高,与术前对比P<0.05;而吞咽功能术前、术后对比P>0.05。本组26例患儿,治疗结果显示,治愈20例、有效6例、无效0例,并发症发生率3.85%。 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接受保守治疗无果的情况下,考虑患儿生长发育特殊性,采取鼓膜置管术治疗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措施,对改善患儿咽鼓管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开放性鼻整形切口治疗儿童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4例及文献复习
    王蓬鹏,葛文彤,唐力行,杨小健,张薇,肖潇,韩阳
    2022, 36(1):  64-6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19
    摘要 ( 908 )   PDF (6665KB) ( 10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开放性鼻整形切口在治疗儿童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的手术适应证及预后。 方法 回顾分析4例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的儿童[男3例,女1例,2~6岁(平均4岁)]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所有患儿均在接受全身麻醉下开放性鼻整形切口入路切除病灶,术后规律随访,随访参数包括病灶复发情况、切口瘢痕情况、鼻尖形态。 结果 4例诊断为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中,瘘口位置均位于鼻梁中下段及鼻尖,感染灶或囊肿位于鼻根部或一侧内眦水平,瘘管走行路径>1 cm。全部患儿术前均行鼻窦CT及MRI检查,术后规律随访19~24个月,4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无复发、鼻部切口瘢痕恢复好、鼻尖形态均正常。 结论 开放性鼻整形切口入路用于儿童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切除的适应证为瘘口位于鼻尖至鼻部中下段,未与颅内沟通者,瘘管走行路径>1 cm,可在充分暴露病变范围的同时兼顾美容外观,效果理想,短期随访未观察到鼻部发育异常。
    儿童过敏性鼻炎粉尘螨特异性舌下免疫治疗短期疗效评估
    庞冲,边赛男,张冰,尹旭,陆颖霞,叶鹏飞,王湛,赵晶,高彦,关凯
    2022, 36(1):  70-7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117
    摘要 ( 846 )   PDF (412KB) ( 10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尘螨过敏的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舌下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0年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满6个月的患儿,分析其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总用药评分(TMS)、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 结果 共纳入5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平均(7.7±2.7)岁。治疗前VAS、TNSS、TMS、CSMS评分分别为(5.5±1.6)分、(5.5±2.2)分、(3.0±0.1)分、(4.3±0.6)分,治疗后6个月上述评分分别为(2.5±1.4)分、(2.2±1.6)分、(0.6±1.1)分、(1.2±1.2)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各评分均有下降(P<0.05)。 结论 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对于尘螨过敏性鼻炎的患儿短期疗效较好。
    皮下免疫治疗对单一尘螨和合并霉菌过敏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李孟辉,郅莉莉,戚凯文,王珊珊,高倩,步美玲,姜荷云,冯绛楠,王金荣
    2022, 36(1):  75-8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028
    摘要 ( 940 )   PDF (438KB) ( 2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SCIT)对单一尘螨过敏和尘螨合并霉菌过敏的哮喘儿童的疗效。 方法 纳入6~14岁过敏性哮喘儿童,根据过敏原种类,分为单一尘螨组与尘螨合并霉菌组,给予SCIT。治疗12、24个月时,比较组内和组间的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药物评分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50%)、呼出7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和用力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MEF%)]。 结果 共纳入118例哮喘儿童,其中单一尘螨组57例,尘螨合并霉菌组61例。治疗12个月时,两组的ACQ评分、药物评分、FEF50%、FEF75%和MMEF%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均P<0.05),而FEV1%虽较治疗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时,两组的ACQ评分、药物评分、FEV1%、FEF50%、FEF75%和MMEF%均较治疗12个月有改善(均P<0.05)。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两组间ACQ评分、药物评分、FEV1%、FEF50%、FEF75%和MMEF%的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SCIT可改善过敏性哮喘儿童的临床症状,减少哮喘药物的使用,不仅对大气道有改善,还能改善小气道。SCIT对单一尘螨过敏和尘螨合并霉菌过敏的哮喘患儿疗效相当。
    小儿先天性鼻腔鼻窦肿物的临床诊疗观察
    陈坤,陆慧,黄琦,李磊,孟国珍,杨军,侯东明
    2022, 36(1):  81-8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150
    摘要 ( 808 )   PDF (3677KB) ( 16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鼻腔鼻窦肿物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4例先天性鼻腔鼻窦肿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鼻内镜、鼻窦CT和MRI检查,全部病例经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术后随访手术疗效。 结果 24例中良性占位17例,其中脑膜脑膨出8例、骨化纤维瘤3例、软骨间叶性错构瘤2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肌纤维瘤1例、畸胎瘤1例、毛细血管瘤1例;恶性占位7例中B细胞淋巴瘤2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2例、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除2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间叶性软骨肉瘤和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病损范围较广未能切除已经死亡外,其余20例均完全切除病变,随访1.5~7.5年未见明显复发。 结论 小儿鼻腔鼻窦肿物良性较多见,通常以手术完全切除为主,术前鼻内镜检查、鼻窦增强薄层CT及MRI检查对诊断、手术方式制定和风险评估十分必要。鼻内镜手术可以完全切除大多数病变,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和临床效果好等优点。
    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张丰珍,王桂香,赵靖,王华,段清川,李宏彬,黑明燕,翁景文,张杰
    2022, 36(1):  86-9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35
    摘要 ( 1761 )   PDF (1683KB) ( 1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转归。 方法 对新生儿中心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双侧声带麻痹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儿的基本资料、病因、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并对患儿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 结果 共纳入28例患儿,男18例,女10例,年龄1~24 d,中位年龄3.5 d。92.9%(26/28)的患儿为足月儿,53.6%(15/28)的患儿为剖宫产。患儿首发症状主要为吸气性喉鸣及呼吸困难,占比高达78.6%(22/28),其次为呛奶及呕吐,占比为14.3%(4/28)。先天性双侧声带麻痹23例(82.1%,23/28),其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7例(23.8%),先天性心脏病6例(21.4%),喉气管疾病6例(21.4%),胃食管反流疾病2例(7.1%);后天获得性声带麻痹5例(17.9%,5/28),获得性因素中多发于食管、气管疾病术后(80%,4/5)。全部患儿中8例(28.6%)行气管切开。所有患儿随访时间1个月~4年,死亡4例。气管切开患儿8例中,1例12个月时顺利拔管,1例堵管中,余5例目前随访16~47个月声带仍无恢复。观察等待20例患儿中,11例(64.7%)在后期随访的1~38个月内痊愈,声带活动恢复,6例(35.3%)在后期随访的5~17个月内声带活动改善,活动后喉鸣。 结论 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病因以先天性多见,共患病因素多,临床多表现为喉鸣及呼吸困难,部分有吞咽困难。气管切开术在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中并不是普遍必要的,多数先天性双侧声带麻痹患儿可自行恢复,预后较好,不要过早行外科手术干预。
    硬性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小儿肺段支气管异物的应用
    黄桂亮,孙昌志,罗仁忠,谢志伟,童志杰,刘少锋
    2022, 36(1):  91-9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06
    摘要 ( 919 )   PDF (376KB) ( 1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硬性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肺段(及其亚段)支气管异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肺段(Ⅲ级及其亚段)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硬性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总结临床转归。 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取出异物,术中无窒息、大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15±3)min,术后顺利复苏转普通病房,5例术后出现轻度声嘶,无呼吸困难。 结论 硬性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是治疗肺段(及其亚段)支气管异物有效安全的手段之一,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预后。
    喉显微外科技术在严重新生儿上气道梗阻中的应用
    曾斌, 吕丹, 任佳, 胡娟娟, 于凌昱, 卢欢, 杨慧
    2022, 36(1):  95-9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259
    摘要 ( 813 )   PDF (2541KB) ( 1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严重新生儿上气道梗阻病因、临床特征及喉显微外科手术疗效,以提高新生儿阻塞性呼吸困难的诊治水平。 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分析16例咽喉相关的严重上气道梗阻新生儿临床资料。 结果 共纳入患儿16例(男9例、女7例),出生后7~28 d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吸气性呼吸困难、喉喘鸣、三凹征等。其中先天性喉软化症6例、下咽及舌根囊肿3例、喉部血管瘤2例、喉入口畸胎瘤1例、先天性喉蹼1例、双声带麻痹1例、继发性声门下狭窄1例、插管后喉粘连1例。16例患儿均给予相应显微外科治疗,手术顺利。顺利拔管患儿15例,仅1例喉软化症患儿拔管后仍有明显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 结论 严重新生儿上气道梗阻多与咽喉病变相关,需早期行局部及全身检查明确病因及诊断,对有手术指征者积极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可挽救患儿生命,取得满意疗效。
    内镜在婴幼儿舌根囊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黄桂亮,孙昌志,罗仁忠,陈彦球,刘少锋,许家健
    2022, 36(1):  100-10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265
    摘要 ( 893 )   PDF (3151KB) ( 1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内镜在治疗婴幼儿舌根囊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婴幼儿舌根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内镜下支撑喉镜下行舌根囊肿等离子消融术39例,肉眼直视下支撑喉镜下行舌根囊肿等离子消融术26例,分析内镜下与肉眼直视下手术治疗婴幼儿舌根囊肿在术创处理、术后拔管时间及复发等情况的差异性。 结果 内镜组转ICU延迟1 d拔管2例,延迟3 d拔管1例;肉眼直视组转ICU延迟1 d拔管3例,延迟2 d拔管2例,延迟3 d拔管2例。内镜组3例术中见囊壁内有不完全性间隔,13例囊壁底深达舌骨。内镜组随访3年内无复发者,肉眼直视组复发3例。 结论 内镜下手术治疗婴幼儿舌根囊肿术野更清晰,创伤范围小,囊壁消融更彻底,明显减轻术后水肿,缩短拔管时间并降低复发率。
    可视喉镜在先天性舌根囊肿患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赵海涛, 王亚芳, 赫莉, 陈文静, 邢民者, 郑文娟,阎玉彦,刘晓峰
    2022, 36(1):  106-11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056
    摘要 ( 1056 )   PDF (431KB) ( 1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在先天性舌根囊肿患儿麻醉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拟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舌根囊肿切除术的患儿(Ⅰ~Ⅱ度呼吸困难)72例,随机分为传统喉镜组(M组)与可视喉镜组(G组)。记录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失败率、声门显露程度、插管前与插管时SpO2、HR及MAP的变化及气道损伤等情况。 结果 G组气管插管时间短于M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M组,插管失败率及气道损伤均低于M组(P<0.05);G组声门显露显著优于M组(P<0.05)。插管时HR与MAP明显升高(P<0.05),其中M组升高更明显(P<0.05)。 结论 对于先天性舌根囊肿造成Ⅰ~Ⅱ度呼吸困难者,应用可视喉镜可以缩短插管时间,改善声门显露等级,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患儿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睡眠呼吸障碍为首发表现的Chiari畸形幼儿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郑莉,许志飞
    2022, 36(1):  111-11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43
    摘要 ( 772 )   PDF (5812KB) ( 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特点及其引起疾病的临床特征,提高Chiari畸形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睡眠呼吸障碍为首发表现的Chiari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探讨Chiari畸形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的特征。 结果 患儿通过影像学及多导睡眠监测证实符合Chiari畸形Ⅰ型合并CSA的特征。结合病例,复习、汇总国内外文献关于Chiari畸形的研究报道,共32例(成年男性1例,成年女性4例,幼儿男性12例,幼儿女性15例)。合并睡眠呼吸障碍22例,其中13例以阻塞型暂停为主、5例以中枢型暂停为主、1例为中枢型低通气、3例表现为中枢型和阻塞型并存。除1例合并阻塞型暂停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他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结论 Chiari畸形引起睡眠呼吸障碍的问题不容忽视,多导睡眠监测可以对睡眠呼吸特点进行客观评估和初步诊断,为临床治疗决策前提供更多的客观诊断依据。
    多学科联合诊治重度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肺动脉高压1例
    师晓丽, 牟鸿
    2022, 36(1):  116-11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17
    摘要 ( 902 )   PDF (382KB) ( 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重度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并发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发病机制、诊疗方法及围手术期管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重度OSA并发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重度儿童OSA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对于重度OSA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需多学科联合诊疗排除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其他因素,扁桃体、腺样体轻度肥大的重度OSA患儿在排除其他梗阻因素后可选择手术治疗,围手术期进行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可快速纠正肺动脉高压,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结论 手术联合围手术期CPAP治疗是治疗重度OSA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治疗方案,多导睡眠监测是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手术疗效的重要手段。
    儿童原发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赵兴贺,樊明月,窦训武,贾广彪
    2022, 36(1):  120-12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366
    摘要 ( 1161 )   PDF (3626KB) ( 17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策略、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特点。 方法 回顾2021年1月收治的一例原发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儿临床资料,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关于儿童原发扁桃体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患儿,男,10岁4个月,因咽部不适5个月,伴软腭部溃疡1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咽部及颈部病损活检术,病理报告显示,(颈部肿块、扁桃体)结合HE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考虑B细胞源性淋巴瘤,倾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后转入肿瘤外科行5次CCCG-BNHL-2015 方案的化学治疗。后恢复平稳,后再次复查检查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予以左侧扁桃体活检提示慢性肥大性扁桃体炎,目前随访观察中。回顾既往文献报道及本例的共10例有详细临床资料报道的原发扁桃体恶性B淋巴瘤的患儿,多以咽部不适、扁桃体肿大、睡眠打鼾等症状为主,伴或不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提示恶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表达CD20、MUM1、BCL-6和BCL-2等,术后接受化学方案治疗和长期随访观察。 结论 儿童原发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较少见,术前症状多为扁桃体肿大,多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鼻咽部不适等症状,容易误诊,需结合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治疗上采用化学方案治疗,早期诊断,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率。
    内镜CO2激光烧灼术治疗273例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的临床分析
    龙婷,刘雨薇,王生才,张杰,李艳珍,张雪溪,刘悄吟,刘志勇,孙念,倪鑫
    2022, 36(1):  125-13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44
    摘要 ( 1000 )   PDF (405KB) ( 2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临床特点,为规范化儿童CPSF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确诊的CPSF患儿,所有患儿予单纯内镜下CO2激光烧灼术的标准治疗方案,经过一次或多次手术治疗达到治疗终点。 结果 研究共纳入273例(6.28±3.33岁)患儿。术前行超声检查阳性率91.2%(197/216)、增强MRI检查阳性率82.8%(101/122)。内瘘口行CO2激光烧灼术治疗方案,173例(63.0%)患儿经过一次手术,61例(22.3%)患儿经过2次手术达到治疗终点,在显微镜下见内瘘口完全消失。统计分析患儿既往颈部开放手术史,并不影响手术次数,而初次激光手术年龄为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单纯内镜下CO2激光烧灼术治疗儿童CPSF安全有效。该诊治方案具有微创、可重复性、适用年龄广、临床依从性好等特点,为儿童CPSF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
    研究进展
    新生儿听力障碍常见危险因素及听力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盘琳琳,孔令漪综述翟丰,陈洁审校
    2022, 36(1):  131-13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080
    摘要 ( 903 )   PDF (476KB) ( 1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新生儿言语和识字能力发育,阻碍儿童社交、认知和学习。影响新生儿听力的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和特点各异。新生儿的听力障碍非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感染、耳毒性药物用药史等;遗传因素主要包括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基因MT-RNR1变异。耳声发射、自动听觉脑干反应和声导抗检查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的准确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治疗进展
    芦晓妍综述温树信审校
    2022, 36(1):  138-14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457
    摘要 ( 1027 )   PDF (426KB) ( 2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是指后鼻孔解剖学上的闭合,临床上表现为无鼻腔呼吸气流,CT的典型表现为犁骨、翼突内侧板骨质增生以及后鼻孔骨性、混合性或膜性闭锁。根据病变范围,可以分为双侧或单侧闭锁,前者往往需要及时治疗。首选治疗方式为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得到认证。然而术后狭窄仍然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传统支架与丝裂霉素的应用是否有利于避免术后狭窄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一些预防术后狭窄的新方法(糠酸莫米松药物洗脱支架、球囊扩张、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凝胶的局部应用)还在不断出现,可能为后鼻孔闭锁的治疗带来良好的前景。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肺功能的影响
    袁晨阳, 刘燕综述房振胜审校
    2022, 36(1):  143-14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386
    摘要 ( 941 )   PDF (440KB) ( 221 )   PDF(mobile) (440KB) ( 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儿童中发病率逐渐增高,它不仅影响儿童睡眠质量,还会导致心肺功能及多系统功能损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肺功能检查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在早期发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小气道造成的影响,从而及早进行干预。对近年来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肺功能关系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