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6-04-25
      
    论文
    面神经修复及再生的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
    全世明,高志强
    2006, 20(2):  97-101 . 
    摘要 ( 24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包括面神经在内的神经缺损重建修复是周围神经外科的一大难题。材料工程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以许旺细胞为中心的神经再生微环境、组织工程神经桥接材料及组织工程神经评价系统是面神经组织工程的主要研究热点。现就以上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上颌骨翻转径路在鼻咽癌挽救手术中的应用
    孙彦,肖红俊,韦霖
    2006, 20(2):  102-104 . 
    摘要 ( 24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近年有关上颌骨翻转径路在鼻咽癌挽救手术中的优缺点、适应证及并发症作一综述。经上颌骨翻转径路可充分暴露鼻咽部侧壁、上壁、后壁以及鼻咽旁间隙,有术野宽敞、病变和重要解剖结构清楚、手术创伤较小等优点。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李敏雄,陈盛强,刘启才,张建国
    2006, 20(2):  105-107 . 
    摘要 ( 37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克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全长cDNA以构建相应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根据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可扩增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DNA的特异性引物,用RTPCR法从骨髓细胞总RNA中扩增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并克隆至pGEM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后再行序列分析。结果: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扩增产物长度与预期的456?bp一致;用M13正、反向引物行荧光测序,证实克隆出的序列与GenBank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序列完全一致;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全长cDNA被成功地插入到质粒pGEMT中。结论:克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全长cDNA为构建相应腺病毒表达载体及应用B71行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面神经超兴奋性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施磊, 李笑天, 任重
    2006, 20(2):  108-110 . 
    摘要 ( 27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超兴奋性的临床表现、意义及产生机制。方法:应用神经兴奋性测试仪测试100名正常人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并与1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兴奋性测试结果对照。制作豚鼠面神经麻痹试验模型,应用诱发肌电图测试肌动电位,透射电镜观测神经纤维髓鞘的改变。比较超兴奋性组及非超兴奋性组的临床治愈天数。结果:正常人双侧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为1.72~-1.57?mA,190例面神经麻痹中29例面神经呈超兴奋性。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3.4±6.0)d,非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42.6±11.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只豚鼠中,8只面神经压迫后阈值比压迫前下降,呈超兴奋性,电镜下可见神经纤维髓鞘板层轻度开离。结论:面神经麻痹呈面神经超兴奋性者预后良好。呈现超兴奋性与髓鞘板层开离及与使神经兴奋性增强的离子浓度增加有关。
    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张明,钟刚毅
    2006, 20(2):  111-113 . 
    摘要 ( 26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按白细胞水平对突发性聋135例分组分析,并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1)白细胞升高组与正常组突发性聋患者的听阈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的突发性聋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白细胞正常组(P<0.05)。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增高,提示其疗效明显低于白细胞数正常者。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的观察
    李永湘,张武宁,黄坚成,吴铖林
    2006, 20(2):  114-115 . 
    摘要 ( 26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82.86%,对照组分别为68.33%、62.50%,治疗组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邓基波,孙奉乾,许安廷
    2006, 20(2):  116-118 . 
    摘要 ( 34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发病、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经高分辨率CT证实为双侧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一患者,管径大患耳较管径小患耳的听力损失重;不同患者管径大小与听力损失程度无关。耳声发射测定结果波动大,经颞骨CT扫描证实均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结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极易误诊,对临床上有波动性进行性听力下降、轻微的头颅外伤引起严重的听力下降的患者或声发射测定结果波动较大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应常规进行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以明确诊断,对已经证实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尽可能地保存患者的残余听力。
    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定量研究
    姚利, 李学佩, 郑世信, 肖英,张帆, 刘平平
    2006, 20(2):  119-123 . 
    摘要 ( 23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鼻息肉中微血管生成准确定量的新方法,了解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中CD34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法检测了13例鼻息肉组织和11例鼻喷布地奈德的鼻息肉中CD34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行定量分析,与免疫组化法测定的MVD比较,对CD34阳性血管行MVD计数,并了解微血管的分布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表明,鼻息肉组与激素治疗组平均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流式细胞术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百分率与免疫组化测定的MVD相关(r=0.675, P=0.01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调控CD34蛋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这可能为阐明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也提示流式细胞术可准确、快速、定量地测定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这为了解鼻息肉生物学特性提供了较准确的信息和检测指标,为预测其预后和可能的抗血管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郑国君,童淑红,汪巧芳,杨敦
    2006, 20(2):  124-125 . 
    摘要 ( 26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其中32例采用Messerklinger技术,14例采用改良Wigand技术[1]。结果:病变清除满意39例(78.3%),欠满意10例(21.7%)。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术前CT扫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临床观察
    欧召喜,刘建军
    2006, 20(2):  126-127 . 
    摘要 ( 24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常规于鼻内窥镜下制作骨孔后,制作较大的泪囊黏膜瓣,并采用自制的前针孔缝合针将泪囊、鼻腔黏膜瓣重叠缝合固定于内眦部皮肤的深面。结果:随访3~21个月,42例、56眼中,治愈38例、51眼,好转3例、4眼,无效1例、1眼。治愈率为91.1%,总有效率为98.2%。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可有效地防止吻合口远期瘢痕挛缩闭锁,具有较好的疗效。
    鼻内窥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张春丽,刘洪英,魏丽萍,许朝霞,朱梓建
    2006, 20(2):  128-129 . 
    摘要 ( 24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对1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鼻内窥镜手术。结果:随访2~4年,仅1例复发,余者均未见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有多视角、清晰度高、损伤小、不毁容等优点,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射频治疗鼻中隔小血管扩张性顽固性鼻出血
    王延生,贡振扬,朱春生,周苏萍
    2006, 20(2):  130-131 . 
    摘要 ( 26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鼻中隔小血管扩张性顽固性鼻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8例鼻中隔小血管扩张性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诊断和射频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一次性止血成功,随访6个月以上,无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表面麻醉下,射频治疗鼻中隔小血管扩张性顽固性鼻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两种术式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的比较
    战秀兰,张海霞,杜志华
    2006, 20(2):  132-134 . 
    摘要 ( 22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比较柯-陆氏手术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30例中,单纯真菌性上颌窦炎27例,真菌性上颌窦炎合并筛窦炎3例。12例行柯-陆式手术,18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结果:柯-陆氏手术治愈11例,治愈率91.67%;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愈16例,治愈率88.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柯-陆氏手术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炎效果确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施术。
    鼻咽喉非霍奇金淋巴瘤64例临床分析
    岳利华,程金妹,林功标,陈国郝,张榕,易自翔
    2006, 20(2):  135-138 . 
    摘要 ( 26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鼻咽喉非霍奇金淋巴瘤64例的临床资料,评价影响淋巴瘤的预后因素。结果:本组64例中,T细胞淋巴瘤29例,NK/T细胞淋巴瘤16例,B细胞淋巴瘤16例,3例未分型。Ann Arbor分期:Ⅰ期31例,Ⅱ期21例,Ⅲ期11例,Ⅳ期1例。25例行化疗,27例行化疗加放疗,5例行放疗。3年总生存率为67.24%,单纯化疗的3年生存率和化疗加放疗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单因素分析表明,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一般状况和乳酸脱氢酶(LDH)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仅IPI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喉非霍奇金淋巴瘤以鼻和鼻窦T细胞淋巴瘤多见,化疗加放疗并未改善疗效,IPI是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
    CD4+C25+Treg细胞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夏明,刘?, 张寒冰, 许安廷, 解光
    2006, 20(2):  139-142 . 
    摘要 ( 23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CD4+CD25+Treg细胞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05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3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和同期13例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TGFβ,IL10,IFNγ的含量。结果: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8.72±1.54)%和(4.64±0.93)%,喉鳞状细胞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TGFβ,IL10含量分别为(10.96±1.19)?pg/ml和(15.87±2.17)?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77±0.72)?pg/ml,(1.8±2.5)?pg/ml (P<0.05);但IFNγ的含量为(16.67±8.39)?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1.98±9.64)?pg/ml(P<0.05)。结论:CD4+CD25+Treg细胞在喉癌患者外周血中大量增加,下调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