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4-16
      
    名医笔谈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
    程雷
    2013, 27(2):  1-4.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2.016
    摘要 ( 1484 )   PDF (1279KB) ( 14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改良舌骨下颌骨悬吊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手术中的应用
    赵玮1,周岩1,顾朝辉1,胡雁1,路虹2
    2013, 27(2):  5-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41
    摘要 ( 1589 )   PDF (1286KB) ( 6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改良舌骨下颌骨悬吊手术在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68例OSAHS患者采用同期或者分期行改良舌骨下颌骨悬吊术,术后6个月复查多导睡眠监测(PSG)和上气道螺旋CT。结果   68例术后睡眠监测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变, 参照2009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行疗效判断, 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为100%;术前和术后螺旋CT检查发现舌后区前后径减小,左右径增大,更符合正常人气道形状。结论   改良舌骨悬吊术是治疗舌咽平面狭窄的OSAHS患者的有效方法。

    新生儿听力筛查11894例结果分析
    刘志奇1,2,刘立思1,杨琨3
    2013, 27(2):  8-1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297
    摘要 ( 1903 )   PDF (967KB) ( 16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分析可能导致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原因。方法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按两阶段方案进行听力筛查, 11894例新生儿中未通过者3月龄后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1000Hz探测音鼓室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结果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分析。结果   初筛通过率为82.64%,复筛通过率为78.71%。产科病区新生儿初筛通过率为84.6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初筛通过率为78.00%,经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VA,P<0.05)。确诊有听力损失患者68例(106耳),发病率约为0.57%,其中传导性听力损失31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6例,混合性听力下降21例。听力筛查双耳未通过组和单耳未通过组听力损失的患病率分别为12.92%(38/294)、5.00%(30/600),中度及中度以上听力损失的比例分别为3.33%(1/30)、18.42%(14/7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VA,P<0.05)。引起听力损失的可能原因有:黄疸(24.56%,14/57),感染(24.56%,14/57),窒息(19.30%,11/57),低体质量(17.54%,10/57),其他因素(14.04%,8/57)。结论   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基础性工程;双耳听力筛查未通过比单耳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存在听力损失的可能性更大,听力损失的程度也可能更重;黄疸、感染、窒息和新生儿低体质量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

    Cyclin D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吕峰,李永团
    2013, 27(2):  13-1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008
    摘要 ( 1729 )   PDF (1091KB) ( 8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V6000二步法检测CyclinD1在3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及15例正常耳后皮肤中的表达。结果   CyclinD1在中耳胆脂瘤组织及正常耳后皮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0%、2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1,P<0.05)。结论   CyclinD1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存在高表达,这反映了胆脂瘤上皮的过度增殖性,说明CyclinD1可能在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王刚,吴长松,刘成,陈世琴,胡金旺
    2013, 27(2):  16-1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09
    摘要 ( 2739 )   PDF (924KB) ( 14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鼓膜置管与单纯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72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38耳)和对照组30例(34耳)。对照组给予患者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21例(26耳),好转6例(8耳),无效3例(4耳),总有效率34/38;对照组治愈16例(16耳),好转7例(8耳),无效7例(10耳),总有效率24/34,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43)。结论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鼓膜置管,患者治愈率提高。

    人工听骨植入前后听力学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
    王侠,王培成,宋建京,于晓伟,张宇,王爱初,刘秀玲,王学海
    2013, 27(2):  18-2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251
    摘要 ( 2167 )   PDF (971KB) ( 8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观察传导性耳聋患者采用人工听骨行听骨链重建手术前后的听力学改变,并对影响听力提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采用人工听骨赝复物重建听骨链行鼓室成形术46例。植入人工听骨材料分别采用美敦力多孔聚乙烯听骨赝复物或德国宾格产钛质人工听骨。赝复体的高度为所测量的镫骨头与锤骨柄之间的距离,应用全听骨赝复物(TORP)时,则为所测得的镫骨底板与锤骨柄之间的距离。鼓膜修补材料取耳屏软骨膜或颞肌筋膜片,分别采用夹层法、外置及内置方法进行修补。对比观察手术前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   对施行该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6~67个月,所有患者鼓膜修补愈合良好,听力提高有效率78.7%,没有发生排异反应和病变复发。结论   应用人工听骨赝复物对传导性耳聋患者重建听骨链行鼓室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听力显著提高,并可避免佩带助听器所带来的诸多不便。

    棉片贴补+外耳道填塞固定治疗干性鼓膜穿孔54例
    邓炳辉,林云雁,吴华飞,钟文英
    2013, 27(2):  21-2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275
    摘要 ( 2074 )   PDF (933KB) ( 7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缩短棉片贴补治疗干性鼓膜穿孔愈合时间的方法。方法   把108例(108耳)干性鼓膜穿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54例(54耳)采用棉片贴补+外耳道棉花填塞固定治疗法;对照组54例(54耳)仅采用棉片贴补治疗法。比较两组鼓膜穿孔愈合时间的长短。结果   试验组愈合时间为(54.9±13.7)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65.2±16.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2,P=0.001)。结论   在棉片贴补治疗干性鼓膜穿孔时,如增加外耳道棉花填塞固定,可显著缩短穿孔的愈合时间。

    鳞状细胞癌抗原在鼻腔鼻窦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唐智,王继群,李玉兰,陈勇明,涂智峰
    2013, 27(2):  24-2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58
    摘要 ( 1490 )   PDF (928KB) ( 8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鳞癌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Ag)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鼻腔鼻窦鳞癌、20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30例鼻息肉患者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血清SCC值,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该抗原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鼻腔鼻窦鳞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鼻息肉患者SCC阳性率分别为54.29%、35.0%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鼻腔鼻窦鳞癌患者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均与SCC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   检测鼻腔鼻窦鳞癌患者血清SCC表达水平对判断病情、临床分期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丙酸氟替卡松和氯雷他定治疗对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继荣,杨爱萍,于甲瑞,李元明,宿川
    2013, 27(2):  26-2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256
    摘要 ( 2152 )   PDF (979KB) ( 9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和氯雷他定治疗对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前后及健康组对照的方法,应用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调查RQLQ评估。入选门诊77名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水溶性鼻喷雾剂和氯雷他定颗粒治疗,并随访2次共4周,应用计分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采用RQLQ生活质量问卷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7大项、26个项目。结果   77名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总积分均有改善;治疗2周和4周后的症状和体征计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4周后的症状体征计分显著低于治疗2周。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接近或达到健康人水平。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和氯雷他定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可靠,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调节性T细胞与IgE、IL-4、IL-5在变应性鼻炎小鼠和鼻用激素抗炎中的实验研究
    庞文会1,时光刚1,时蕾1,王和峰2,王小婷1,韩杰1,李建峰1,王海波1
    2013, 27(2):  29-3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89
    摘要 ( 1428 )   PDF (1911KB) ( 8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与IgE、IL-4、IL-5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小鼠及鼻用激素抗炎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R组和鼻用激素组。正常组无干预;AR组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全身致敏并雾化和滴鼻激发;鼻用激素组在成功致敏后,每次激发完30min后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10min。小鼠于末次激发24h后处死,鼻黏膜行苏木素-伊红染色;流式检测气管旁引流淋巴结和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s表达; ELISA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及鼻腔灌洗液中IL-4、IL-5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相比,AR组小鼠鼻黏膜出现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EOS),CD4+CD25+FOXP3+Tregs表达在气管旁引流淋巴结中上调,脾脏中无差别;IgE、IL-4、IL-5含量明显升高,而鼻用激素组小鼠CD4+CD25+FOXP3+Tregs在气管旁引流淋巴结和脾脏中表达继续明显上调;EOS数目与IgE、 IL-4、IL-5含量均被明显抑制。结论   CD4+CD25+FOXP3+Tregs不仅在AR中,而且在鼻用激素对AR的干预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同时IgE、IL-4、IL-5介导变应性炎症反应,在AR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1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状况调查分析
    赵淑敏,李学忠,刘迪
    2013, 27(2):  34-3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053
    摘要 ( 1170 )   PDF (973KB) ( 7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山东地区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治疗的现状。方法   将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118例山东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根据年龄、VAS评分、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组,通过问卷形式了解患者对就诊方式、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复查持续时间、术后最基本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受教育程度、VAS评分患者在就诊方式的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VAS评分患者在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VAS评分、受教育程度影响患者在术后复查持续时间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在术后最基本的治疗方式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对疾病的术前治疗认识度较高,对手术后治疗的认识度较低。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VAS评分不同对疾病治疗的认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鼻内镜下下鼻甲翻转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陈秀梅,宋西成
    2013, 27(2):  37-3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15
    摘要 ( 1550 )   PDF (927KB) ( 6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下鼻甲翻转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9例,根据Krouse临床分级标准所有病例均为Ⅲ级。其中原发于上颌窦者4例,原发于其他部位累及上颌窦者25例,均采用鼻内镜下下鼻甲翻转方式清除病变组织。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仅3例术后复发,有2例病变广泛,为全组鼻窦病变,1例为原发于额隐窝,余26例预后良好,未见复发。结论   应用下鼻甲翻转入路可以减少创伤,提供开阔的手术视野,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段。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生发中心的CT诊断
    李晶玉,何福芹,张念凯
    2013, 27(2):  40-4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35
    摘要 ( 2284 )   PDF (1199KB) ( 8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术前通过CT值对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根蒂即生发中心定位,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降低术后复发概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资料,计算术中确定的肿瘤根蒂部位CT值与非根蒂部CT值,并观察肿瘤在CT图像上的灰度变化。结果   肿瘤根蒂部组织CT值平均为(36.87±10.21)HU, 在CT图像上可表现出较高密度影,呈现灰白色,肿瘤非根蒂部组织CT值平均为(25.32±10.69)HU,在CT图像上可表现出较低密度影,呈现灰黑色,经配对t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初发病例中局部骨增生者6例(30%),其中有4例与肿瘤根蒂一致,一致性达66.7%,25例中有气泡征者6例(24%),骨质移位者14例(56%),骨质破坏者10例(40%)。结论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肿瘤根蒂部CT值较高,CT图像上为高密度影,可联合骨质变化及气泡征来判断肿瘤根蒂部位,制定手术方案。

    黏膜接触性头痛症状特点分析
    林家峰,陈剑秋,王宝东
    2013, 27(2):  43-4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021
    摘要 ( 1965 )   PDF (1157KB) ( 6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症状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8例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症状。结果   以前额部为中心的胀痛是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主要症状。头晕或头昏、头脑不清醒感、困倦、记忆力差等是常见的伴随症状,部分患者以伴随症状而不是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   头痛并不是黏膜接触的惟一症状,其诊断不能单纯依赖头痛的强弱和是否有黏膜接触,需依靠病史、鼻腔及CT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腭部肿瘤61例临床分析
    史春生1,葛长艺1,张庆泉2,孙岩2
    2013, 27(2):  46-4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75
    摘要 ( 2196 )   PDF (989KB) ( 6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腭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方法   腭部肿瘤患者61 例行手术治疗,良性肿瘤44 例,其中腺源性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17例, 腺源性恶性肿瘤11 例。良性肿瘤进行了局部切除,恶性肿瘤进行了局部扩大切除,部分使用局部或者颈部的组织瓣和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修复,术后2例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放疗。结果   良性肿瘤44例未见复发;恶性肿瘤11例中1例混合瘤恶变,术后2年局部复发;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1年出现肺部转移。结论   腭部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恶性肿瘤应根据情况进行放射治疗,并修复软腭的功能。

    婴幼儿吸气性喉喘鸣病因分析与治疗
    赵利敏,倪坤,吴佳丽,陈淑梅,李晓艳
    2013, 27(2):  49-5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043
    摘要 ( 1955 )   PDF (972KB) ( 9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婴幼儿吸气性喉喘鸣的发病原因,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于我科就诊的256例吸气性喉喘鸣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56例中,162例(63.3%)为先天性喉气道结构异常,50例(19.5%)为占位性病变,11例(4.3%11/256)为神经性疾病-声带麻痹,33例(12.9%33/256)为获得性病变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结论   喉软骨软化症仍是0~2岁婴儿吸气性喉喘鸣的主要病因,随着月龄增长有自愈的倾向;其他喉部病变也是吸气性喉喘鸣的重要病因。诊断需借助辅助检查,应尽早明确;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儿童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侯瑾,王波涛,闫静,任晓勇,康全清,许珉
    2013, 27(2):  52-5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260
    摘要 ( 2040 )   PDF (950KB) ( 9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或者传统手术方式行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在术后出血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的患者资料,行等离子射频辅助的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者793例(等离子组),行传统扁桃体切除和(或)腺样体者804例(传统组)。比较两组原发性及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出血程度和出血部位的差异。结果   等离子组发生术后出血25例(3.2%),传统组出血19例(2.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P>0.05);其中等离子组原发性出血9例(1.1%),继发性出血16例(2.0%);传统组原发性出血11例(1.4%),继发性出血8例(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P<0.01)。两组术后的出血部位经卡方检验,出血程度经Wilcoxon秩和检验,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温等离子辅助行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在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程度、部位三个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选择低位小切口行甲状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
    曹磊,贺青卿,庄大勇,郑鲁明,范子义,周鹏,朱见
    2013, 27(2):  56-5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054
    摘要 ( 1598 )   PDF (1311KB) ( 7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刀联合自动拉钩辅助低位领式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除+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甲状腺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采用超声刀联合自动拉钩辅助低位领式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除+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采用低位领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除+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对两组手术住院时间、肿瘤大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者人数、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以及术前、术后甲状旁腺素、血清钙、血清磷、切除淋巴结数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操作者人数、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联合自动拉钩辅助低位领式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除+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方法可行,具有术时短、手术操作者人数少、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的优势。

    数字化颅底外科的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满都乐歌齐,刘玉光,朱树干,杨洪安,杨扬
    2013, 27(2):  60-6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017
    摘要 ( 1633 )   PDF (945KB) ( 4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解剖学、影像学、神经导航三种测量方式精确度的对比,对数字化颅底外科手术的可行性进行量化评估。方法   取颅底标本25个,对前半规管-卵圆孔之间的距离(50侧),分别进行游标卡尺测量(解剖学测量)、影像学测量及神经导航测量。所得数据进行记录,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种测量方式各自的精确度。结果   ①解剖学测量的平均偏差(离均差平均值)>影像学测量数据与解剖学测量均数的平均偏差(P<0.01); ②神经导航测量的与解剖学测量均数的平均偏差>影像学测量与解剖学测量均数的平均偏差(P<0.01); ③神经导航测量的与解剖学测量均数的平均偏差略>解剖学测量的平均偏差, 但P(90%)>0.8。结论   ①影像学测量数据在评估个体解剖学特征方面的精密度,高于基于群体的解剖学测量数据;②神经导航系统在注册及应用中会出现一些偏差,影响神经导航系统的精确性;③即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从统计学角度来看,神经导航测量依然无可否认地可视为与解剖学测量为等效(把握度高达90%)。

    11例Behcet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分析
    刘守丽,韩凤芹
    2013, 27(2):  64-6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015
    摘要 ( 1532 )   PDF (1118KB) ( 6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Behcet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1例(22眼)确诊为Behcet病的患者资料,其中5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糖皮质激素治疗组视力下降8眼,维持不变2眼。联合治疗组视力下降2眼,维持不变6眼,提高1行3眼,提高2行1眼。结论   眼型Behcet病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应早期足量地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前期激光及曲安奈德应用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影响
    刘蓓1,朱忠桥1,杜善双1,王丽丽2,杨新光1
    2013, 27(2):  66-6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53
    摘要 ( 1538 )   PDF (936KB) ( 6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前期激光及曲安奈德(TA)应用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PDR患者110例132眼,其中65例(72眼)曾接受规范化激光治疗,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术中玻璃体腔注入TA 4mg/0.1mL治疗;45例(60眼)未接受过激光治疗,术前1周玻璃体腔注入TA 4mg/0.1mL,再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多数患者前房炎症反应轻,眼压一过性升高41眼(31.1%),均药物治愈。结论   早期规范化的激光光凝治疗及术前、术中应用TA,能减少术中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心理干预对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影响
    薄明香1,张影影2,张立贵2
    2013, 27(2):  69-7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79
    摘要 ( 1574 )   PDF (1022KB) ( 4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将56例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的眼睑-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应用抑郁状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心理干预前后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和SDS、SAS评分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SDS和S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差异更为明显。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接受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的眼睑-面肌痉挛患者的生活质量。

    共焦显微镜观察飞秒激光和机械刀制瓣LASIK术后角膜神经再生
    韩时超1,崔传波2,李艳1,郝发香1,申红静1,肖俊杰1
    2013, 27(2):  71-7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74
    摘要 ( 1818 )   PDF (1292KB) ( 7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比较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和机械刀制瓣的LASIK术后短期再生的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将40例(80眼)屈光不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飞秒激光组20例(40眼),应用VisuMax飞秒激光系统制瓣;机械刀组20例(40眼),应用Moria M2 90 刀头制瓣。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共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术后1周两组中仅少数术眼在角膜中央可见短的(<50μm)、弯曲的、不连续的上皮下神经纤维;术后1个月上皮下神经纤维长度较术后1周时长,未见交通支连接;术后3个月飞秒激光组18眼(45.0%)、机械刀组25眼(62.5%)角膜中央上皮下神经纤维长度>200μm,相互间有交通支连接并见类串珠状结构。结论   飞秒激光和机械刀制瓣LASIK术后再生的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随时间延长逐渐接近术前,术后3个月机械刀组恢复好于飞秒激光组,但与术前形态仍有差异。

    早期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严晓腾,康建芳,冯军
    2013, 27(2):  75-7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298
    摘要 ( 1969 )   PDF (963KB) ( 7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FFA、OCT检查确诊为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42例(42眼),经球旁注射曲安奈德及倍频YAG532激光机进行早期视网膜激光光凝,光凝术后1、3、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FF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视力增加37例,不变4例,减退1例。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11例,治疗后23例。治疗前CMT为(561±104)μm,治疗后6个月为(349±9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球周注射曲安奈德后1、3、6个月分别有2、6、1眼眼压增高,滴用降眼压药水后均能控制。结论   早期激光联合球周注射曲安奈德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

    综述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疗规范化的探讨
    敬尚林,林楠综述, 陈继昌审校
    2013, 27(2):  77-8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284
    摘要 ( 1720 )   PDF (939KB) ( 5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泌性中耳炎(OME)是以鼓室积液、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为儿童常见病之一,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儿童OME在病因、病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如不合理诊治,可能会转化成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疾病,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严重时会影响言语、智力的正常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我们参考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就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治原则等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推荐“个性化”的规范治疗方案,供临床参考。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谢丽综述,魏伟审校
    2013, 27(2):  81-8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01
    摘要 ( 2464 )   PDF (958KB) ( 9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推测为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及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临床上一直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教学园地
    软腭缺损修复组织瓣的特点
    史春生1,张庆泉2,王强2,孙岩2,葛长艺1
    2013, 27(2):  86-8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010
    摘要 ( 1467 )   PDF (963KB) ( 12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软腭缺损引起的软腭畸形与腭咽功能障碍非常显著,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软腭缺损的修复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有很多文献报道。作者总结此方面的临床经验,结合其他专家学者的报告,汇总不同组织瓣修复方法的特点,综述目前临床的大体方法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短篇论著
    鼻中隔缝合法230例体会
    李长清, 张友骥, 张明欣, 孙大卫,马科
    2013, 27(2):  89-9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07
    摘要 ( 1791 )   PDF (1061KB) ( 14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鼻内镜+麻醉喉镜下电凝治疗会厌囊肿
    杨?超,邹嘉平,张磊
    2013, 27(2):  91-9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299
    摘要 ( 2053 )   PDF (912KB) ( 8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耳聋就诊的岩尖胆脂瘤1例
    张令1,孙传义1,许安廷2
    2013, 27(2):  93-9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2.329
    摘要 ( 1449 )   PDF (1303KB) ( 8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