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2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9-12-16
      
    论文
    影响导航与颅底手术
    邱建华
    2009, 23(6):  1-3. 
    摘要 ( 1161 )   PDF (362KB) ( 4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影像导航在前中颅底手术中的应用
    张庆泉,宋西成,王强,张华,孙岩
    2009, 23(6):  4-6. 
    摘要 ( 1338 )   PDF (358KB) ( 6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影象导航技术施行前、中颅底的手术,避免损伤颅底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组织,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在影象导航下共施行前中颅底手术112例,其中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19例;脑脊液鼻漏15例;中颅底肿瘤2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例、翼腭窝中颅底鳞状细胞癌6例、鞍旁神经纤维瘤1例、后筛窦颅底骨瘤4例、垂体瘤12例);累及颅内的蝶窦囊肿17例;霉菌性蝶窦炎11例;孤立性蝶窦炎18例;后组筛窦、蝶窦炎鼻息肉6例。结果 112例患者在影象导航的引导下,顺利找到骨折、漏口、或者窦口位置;确定肿瘤边界,精准确定周围重要结构的位置,避免损伤;顺利准确地进行配准。结论 影象导航技术在前中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有定位准确、标志清楚、降低手术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等优点,可以弥补鼻内窥镜下操作缺乏层次感的局限。影象导航的基础是手术前的影象,不能反映手术中的变化,而配准精确是导航手术的关键所在,一旦对应关系破坏将出现严重后果,手术中要定时检查配准情况。

    影像导航系统在复杂鼻颅底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汪银凤 孙敬武 吕秋萍 万光伦 郭涛
    2009, 23(6):  10-12. 
    摘要 ( 1282 )   PDF (366KB) ( 5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影像导航系统在复杂鼻颅底内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26例中额窦复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鼻腔鼻窦肿瘤侵及颅底5例,垂体腺瘤7例,创伤性视神经病12例,均应用影像导航系统行鼻内镜手术。结果  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间(包括配准、头架定位、常规器械注册等) 5~10min, 平均7min。手术区域影像标志与实体解剖标志间的误差≤1. 5mm,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导航系统定位准确, 能帮助术者确定术区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可以实时判定肿瘤切除程度, 能够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 减少并发症。尤其在有既往手术史或病变破坏了鼻鼻窦及颅底解剖标志的情况下,导航系统对术者的帮助更大,增强了术者自信心,提高了手术的安全因素,保证了肿瘤切除的彻底性。

    导航在鼻内镜下蝶窦手术的应用
    孙岩, 宋西成, 张庆泉, 朱宇宏, 张华, 王强
    2009, 23(6):  13. 
    摘要 ( 1628 )   PDF (324KB) ( 4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镜下蝶窦病变手术的应用及优势。方法  我们应用影像导航系统结合鼻内镜对37例蝶窦病变行手术,其中单纯蝶窦炎21例,干酪性蝶窦炎6例,蝶窦囊肿10例(其中黏液囊肿6例,黏膜囊肿4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全麻后通过导航定位注册成功,根据手术中的需要标定探针或吸引器作为术中的定位设备,在鼻内镜下,通过使用导航定位设备以判断术中器械到达的具体位置、了解局部解剖关系,确定蝶窦位置,开放蝶窦,清除病变;针对蝶窦囊肿,则仅切除囊肿前壁或前下壁,凿孔孔径约1cm×0.5cm,勿需清除所有囊壁;蝶窦黏膜囊肿则需将囊肿完全清除。结果  37例手术均取得了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结合鼻内镜治疗蝶窦病变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疗效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影像导航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
    姜绍红1,朱宇宏1, 王 强1, 王文一2
    2009, 23(6):  15. 
    摘要 ( 1369 )   PDF (357KB) ( 5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68例行手术治疗NIP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前、后两组,前组应用鼻内镜手术或鼻内镜手术+传统术式(2001年5月~2004年12月)34例,后组以前组术式为基础加用影像导航技术(2005年1月~2007年6月)34例,对两组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影像导航技术的后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影像导航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能进行三维重建,具有定位准确、影像立体,不受组织移位和解剖复杂影响的优点,可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COX-2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敬前程1,罗志强1,贺修胜2,周艳丹3
    2009, 23(6):  18. 
    摘要 ( 1457 )   PDF (435KB) ( 4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OX-2(cyclooxygenase-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IHC)和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47例鼻咽癌组织(其中用IHC33例,Western Blot14例)及24例鼻咽部炎症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COX-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1.8%(27/33),在鼻咽炎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5%(3/12),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两种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1.258±0.034和0.487±0.076,在鼻咽癌组表达显著增高(P=0.000)。结论  COX-2蛋白的高度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望成为鼻咽癌化疗的重要药物。

    喉癌及下咽癌手术后咽瘘的治疗及预防
    高英恺1,张凤英1,王树勇1,刘清明2,陈淑萍1
    2009, 23(6):  21-23. 
    摘要 ( 2397 )   PDF (315KB) ( 10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喉癌、下咽癌手术后并发咽瘘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喉癌手术后并发咽瘘5例,其中2例行胸大肌皮瓣修补术;下咽癌手术后并发咽瘘11例,其中2例行咽瘘缝合术。结果  喉癌术后咽瘘5例,3例经换药愈合,2例巨大咽瘘,其中1例行胸术肌皮瓣修补术,未愈合又行咽瘘缝合愈合,另1例第1次胸大肌皮瓣修补后失败,安装硅橡胶管后恢复正常饮食,6个月后行二次胸大肌皮瓣修补愈合。下咽癌术后咽瘘11例,经换药2~4周愈合9例,另2例经换药4周,局部炎症已控制,瘘口缩小为1~2cm,行咽瘘缝合术愈合。结论  喉癌、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数经换药治愈,少数病例必须行咽瘘修补术。应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采取一些必要措施预防咽瘘。

    颈部囊性水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管杰1综述,刘大昱2审阅
    2009, 23(6):  24-28. 
    摘要 ( 1417 )   PDF (425KB) ( 8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颈部囊状水瘤是来源于淋巴组织的先天性疾病,临床表现与原发部位及大小有关。对颈后三角区内的病变,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措施,应及早考虑;但原则上不宜强调所谓“彻底”切除而过多损伤正常组织。对于手术风险较高的区域,硬化剂经皮栓塞注射可取得良好效果。部分病例的病变有自然消退的病理过程,可以密切随访。切开引流或穿刺吸引后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极少取得良好效果。

    眶内脉管瘤1例
    王金鹏1,钞蕴昕1, 杨贞1,王庆旭1,郑爱玲1,朱宁2
    2009, 23(6):  29-30. 
    摘要 ( 1172 )   PDF (391KB) ( 6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频听觉稳态反应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骨导听阈的研究
    田成华,王永华
    2009, 23(6):  31. 
    摘要 ( 1471 )   PDF (365KB) ( 14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频听性稳态反应(MASSR)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骨导纯音听阈的可能性,旨在观察听力正常青年人骨导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测试的正常值特点,进一步探讨骨导ASSR的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对不能配合做纯音测听的患者行听力评估时提供客观参考。方法  对20例(男10例、女10例)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骨导ASSR 及骨导纯音听阈检查,记录0.5、1.0、2.0、4.0kHz反应阈及行为听阈,比较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骨导ASSR 反应阈男组、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频率间骨导ASSR 反应阈比较,4.0kHz较其它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5、1.0、2.0kHz三个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导ASSR 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阈在0.5、1.0、2.0、4.0kHz四个频率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1、0.26、0.29。结论  骨导ASSR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阈间只有在0.5、1.0kHz时有较好的相关性,高频的骨导ASSR与骨导纯音听阈差异性比较大,因此目前还不能广泛用于临床评估高频骨导纯音听阈。

    不同技术和材料在鼓膜修补术的应用
    肖辉良1,张伟华1,区永康2
    2009, 23(6):  35-37. 
    摘要 ( 1291 )   PDF (349KB) ( 10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耳内镜、手术显微镜技术联合不同材料对特点各异的鼓膜穿孔行鼓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不同大小及位置的鼓膜穿孔患者109例109耳,选择性地采用耳内镜下脂肪组织鼓膜成形术(31耳)、软骨膜鼓膜成形术(43耳)和显微镜颞肌筋膜鼓膜成形术(35耳),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6~18个月,三组鼓膜穿孔愈合率分别为90.3%、90.7%和91.4%;手术前后平均听阈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不同鼓膜穿孔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应用手术显微镜或耳内镜技术,以及不同来源的移植材料进行鼓膜成形术,均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结果;对中央型的穿孔应用耳内镜下脂肪、软骨膜材料能达到微创目的。

    钛网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32例
    马荣昌,李大军,李武杰
    2009, 23(6):  38-40. 
    摘要 ( 1279 )   PDF (344KB) ( 5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钛网重建外耳道后壁并上鼓室外侧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手术疗效。方法  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患者32例(32耳)根治病灶后,均应用钛网重建外耳道后壁并上鼓室外侧壁,同期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结果  术后30耳外耳道形态接近正常生理状态,29耳鼓膜移植物生长良好,干耳率90.62%,干耳时间平均(15.89±4.02)d。术后气导听力提高在15dBHL以上者27耳,区骨导差<20dBHL者22耳。结论  应用钛网重建外耳道后壁并上鼓室外侧壁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可较好地恢复外耳道和中耳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患者听力提高远期效果显著。

    多层螺旋CT对婴幼儿先天性感音性耳聋的诊断价值
    边致强,屈传强 综述,刘亚群 审校
    2009, 23(6):  41. 
    摘要 ( 1068 )   PDF (367KB) ( 5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天性内耳畸形是婴幼儿听力减退的主要病因,其群体发病率约为1/2000~1/6000,其中约20%为骨迷路畸形,80%为膜迷路畸形。骨迷路畸形导致内耳形态结构异常,可被CT及MRI诊断。MSCT扫描结合VRT提高了内耳骨迷路畸形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对婴幼儿先天性感音性耳聋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耳郭自发血肿7例
    党晓辉
    2009, 23(6):  44. 
    摘要 ( 1043 )   PDF (253KB) ( 5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92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临床分析
    邓享坤1,李学忠2,邱志宏1,王金泉1,邓秀玉1,付丽华1
    2009, 23(6):  45-48. 
    摘要 ( 1266 )   PDF (401KB) ( 9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892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及手术1年后治疗效果。 结果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南昌标准,以手术后1年为近期疗效评估时间,采用Lund-Kennedy评分法进行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估,892例中治愈759例(82.5%),好转133例(15%),无效22例(2.5%),均为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的患者。手术并发症为眶纸板损伤27例,脑脊液鼻漏11例,术后大出血1例,筛顶损伤6例,多数并发症发生于手术后初期。  结论  认真的围手术期治疗、建立术后严格的鼻内镜随访换药制度是防止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比较
    韩飞, 崔新华, 古林涛, 王启荣
    2009, 23(6):  49-50. 
    摘要 ( 1241 )   PDF (294KB) ( 6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及特点。方法  3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12例行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加行唇龈切口)。结果  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明显并发症,3、6个月复查均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相比,疗效相同,不增加并发症且操作简便。

    鼻窦内镜手术术前术后的处理
    李宏慧,姚小宝,李随勤
    2009, 23(6):  51. 
    摘要 ( 1361 )   PDF (334KB) ( 4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窦内镜术(FESS)术前术后处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101例鼻窦手术,从术前准备,麻醉方式,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处理分析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  101例患者手术疗效良好,其中3例经过复查恢复良好。结论  鼻窦内镜术的合适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鼻内镜手术治疗腭正中囊肿与开放式手术的比较
    王永福1,张庆泉2,于军1,宇雅苹1,张宁1,陈晓华1,牟莉莉1
    2009, 23(6):  53-54. 
    摘要 ( 1064 )   PDF (257KB) ( 6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鼻内镜下上颌窦良性病变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体会
    樊贤超,吴元庆,邓毅
    2009, 23(6):  55-56. 
    摘要 ( 1004 )   PDF (252KB) ( 4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甲膜穿刺术与环甲膜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蔡谦,关中,张志钢,黄晓明,郑亿庆,孙伟,陈斌
    2009, 23(6):  57-58. 
    摘要 ( 1878 )   PDF (304KB) ( 8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环甲膜穿刺术与环甲膜切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对Ⅳ度呼吸困难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抢救,采用环甲膜穿刺19例(气管切开术前进行环甲膜穿刺15例,气管切开术中进行环甲膜穿刺4例),环甲膜切开6例。结果  行环甲膜穿刺19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环甲膜切开患者均已成功插入气管套管,但仍有3例即时(1h内)死亡; 1例24h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例抢救成功,并于病情平稳后行常规气管切开。结论  对大部分Ⅳ度呼吸困难的患者采用环甲膜穿刺结合气管切开可以解决气道通气问题。环甲膜切开术可适用于:血氧饱和度90%以下,呈快速进行性下降;上气道大出血随时有阻塞气道导致窒息危险;呼吸突然停止等病例。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气管切开及插管的效果比较
    王雪芹,李建军, 周长青
    2009, 23(6):  59-61. 
    摘要 ( 1480 )   PDF (349KB) ( 6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否减轻喉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及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并同时降低知晓发生率。方法  择期喉肿瘤手术患者30例,年龄35~55岁,ASA为Ⅰ~Ⅱ级,喉阻塞为Ⅰ~Ⅱ度,随机分为氟芬合剂组(I组)、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R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之前,I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50μg·kg-1,继之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输注。气管切开完成即将插管时,I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1(大于1min),记录局部浸润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成功即刻(T2)、麻醉诱导后2min(T3)的HR、MAP、SpO2;记录麻醉诱导时得普利麻的用量;记录气管切开过程中患者有无躁动、呛咳等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气管切开及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患者SpO2<90%定义为呼吸抑制。结果  与T0比较,I组T1时的MAP及HR无明显变化,T2时MAP及HR明显升高(P<0.05),T3时MAP及HR明显降低(P<0.05);R组T1及T2时MAP及HR无明显变化,T3时MAP与T0比较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HR明显降低(P<0.05)。与I组比较,T2时R组MAP及HR明显降低(P<0.05),而T3时MAP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完成后麻醉诱导所需得普利麻量有显著差异(P<0.01);与I组比较,R组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明显减轻气管切开及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知晓发生率。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慢性高眼压视神经轴突的保护作用
    谢丽娟1,李运1,巩磊1,肖瑛2,杨晓冉1
    2009, 23(6):  62-66. 
    摘要 ( 1108 )   PDF (688KB) ( 6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在兔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视神经轴突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2只(44眼),选取20只兔,用前房注入卡波姆的方法制成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每只兔随机一眼为bFGF治疗组(20眼),分别于建模同时及建模后7、14、21d重复玻璃体腔内注射2000U/50μL的bFGF;另一眼为外科对照组(20眼),分别于相同时间玻璃体腔内注射等体积的PBS。另外2只兔不做任何注射为正常对照组(4眼)。观察bFGF治疗组和外科对照组两组动物不同时间段的眼底视乳头、杯盘面积比、视神经轴突形态、数目以及建模后28d时视神经轴突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14d时,外科对照组可见视乳头凹陷开始加深、颜色变淡,血管开始出现移位;21d时,外科对照组视乳头出现明显改变。bFGF治疗组杯盘面积比在14d及以后改变明显较外科对照组小(P<0.05)。病理学观察可见,在各时期bFGF治疗组较外科对照组视神经纤维数目多,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电镜观察可见,28d时,外科对照组轴突排列紊乱、髓鞘变性,多见凋亡现象;但bFGF治疗组轴突内结构尚正常。结论  bFGF在慢性高眼压状态下对视神经轴突有保护作用。

    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及生物羊膜移植可调整缝线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王震,申家泉,张士玺
    2009, 23(6):  67-70. 
    摘要 ( 1412 )   PDF (384KB) ( 5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生物羊膜移植可调整缝线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将接受小梁切除术的各类型难治性青光眼38例(44眼)分为3组,A组为治疗组(16眼),巩膜瓣下行羊膜移植术(AMT)联合应用MMC;B组为MMC组(14眼),巩膜瓣下联合应用MMC;C组为对照组(14眼),常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3组病例均留置可调整缝线。术后1周、2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记录术眼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  术后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及并发症治疗组、MMC组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治疗组少,主要有术后浅前房;MMC组主要有薄壁滤过泡、滤过泡渗漏等。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及生物羊膜移植可调整缝线是治疗难治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羊膜植入不仅有抗新生血管和抗瘢痕形成的作用,而且早期还有机械引流的作用。

    Cogan综合征临床分析
    梁军1,滕克禹2, 嵇高德1
    2009, 23(6):  71-72. 
    摘要 ( 1069 )   PDF (301KB) ( 6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