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8-16
      
    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新进展
    何迎雪, 丛琳, 杜怡峰
    2014, 28(4):  1-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235
    摘要 ( 1726 )   PDF (1070KB) ( 70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睡眠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最突出的表现为夜间觉醒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增加,白天睡眠时间增加。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显示AD患者3期、4期及REM期睡眠减少,觉醒次数增多。AD患者睡眠障碍的类型主要有睡眠障碍性呼吸(SDB)、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不安腿综合征(RLS)、睡眠过度、日落综合征等。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机制有:Aβ在脑内的沉积,视交叉上核、Meynert基底核等结构功能的退变。AD患者睡眠障碍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男性、生理功能差、痴呆程度重、精神症状突出、应用较多催眠药物。尽管胆碱酯酶抑制剂、褪黑素、行为疗法、CPAP等有报道对AD患者的睡眠障碍有效,然而其有效性仍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睡眠障碍是AD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这与相关脑区神经元的变性有关,并受诸多因素影响,而目前对于睡眠障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为AD睡眠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回顾国内外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睡眠呼吸紊乱成人患者健康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李学忠, 刘洪英, 李心沁, 蔡晓岚
    2014, 28(4):  6-1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221
    摘要 ( 1484 )   PDF (988KB) ( 2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成人睡眠呼吸紊乱(sleep breathing disorder,SBD)患者健康相关危险因素,为此类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 000例18岁以上SDB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身高、体质量及饮食运动等信息,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该类人群中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3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596份,有效应答率为86.5%。成人SBD患者缺乏体育运动、肥胖、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的比例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DB患者在缺乏体育运动的同时,存在吸烟和高盐高脂饮食的相关问题,男性、年龄和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饮酒和高盐高脂饮食,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饮酒的相关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肥胖、吸烟和高盐高脂饮食(P<0.05);高盐高脂饮食的同时,SDB患者同时存在肥胖、吸烟、饮酒和缺乏体育运动的问题,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应针对成人SBD患者的生活习惯,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探索该类人群健康管理的卫生模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疾病管理认知度调查
    李学忠, 刘洪英, 蔡晓岚
    2014, 28(4):  11-1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219
    摘要 ( 1329 )   PDF (992KB) ( 5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科室临床医师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为疾病的诊疗和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山东省6个临床相关科室1 966名医生进行调查。以问卷的正确率作为认知程度的评价依据。结果 与市级、省级医院相比,县级医院临床医生对OSAHS的整体认知程度明显较差,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的认知程度明显低于高专业技术职务医师。调查显示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对OSAHS诊疗存在模糊认识。结论 山东省相关科室的临床医师对OSAHS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整体诊疗水平有待提高。
    鼻腔扩容联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OSAHS患者血压的影响
    李景慧, 吴红敏
    2014, 28(4):  16-1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27
    摘要 ( 1887 )   PDF (980KB) ( 3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合并高血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鼻腔扩容术、改良腭咽成形(H-UPPP)及两种术式联合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PSG)及临床检查确诊的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158例,所有患者经上气道CT及纤维喉镜检查明确同时存在鼻腔及咽腔狭窄,分别行鼻腔扩容术(A组53例)、改良腭咽成形(H-UPPP)术(B组52例)及联合手术(C组53例)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三种手术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压影响。结果 术后1年成功随访124例患者,Α组41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从术前(50.6±14.9)降至术后(48.4±13.9),有效5例,有效率12.2%;手术前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组43例,AHI从术前(53.9±19.0)降至术后(18.1±16.5),有效27例,有效率62.8%;手术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40例,AHI从术前(56.0±20.2)降至术后(17.8±15.4),有效31例,有效率77.5%,手术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UPPP术及鼻腔扩容联合H-HPPP术对OSAHS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
    论著
    耳石症患者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观察
    王利一, 高波, 黄魏宁
    2014, 28(4):  20-2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250
    摘要 ( 2363 )   PDF (1889KB) ( 70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后半规管耳石症(BPPV)患者经手法复位成功后,其头晕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方法 2009~2011年门诊确诊单侧后半规管BPPV手法复位成功患者418例,分成老年组(≥60岁)137例、青年组(<60岁)281例,分别观察两组头晕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结果 老年组头晕发生率45.3%(62/137),青年组27%(76/28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晕平均持续时间老年组(14.6±4.4)d,青年组(8.9±4.7)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中女性头晕发生率43.3%(39/90),男性48.9%(23/4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女性头晕平均持续时间(15.7±5.3)d,男性(14.7±4.6)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BPPV患者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头晕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青年组;老年组头晕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与性别无关。
    慢性中耳炎术后纳吸棉填塞术腔33例
    苏莉莎, 李志勇, 方雪, 杨湘, 罗德艳
    2014, 28(4):  22-2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100
    摘要 ( 2610 )   PDF (982KB) ( 61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慢性中耳炎术后,分别采用纳吸棉与碘仿纱条填塞术腔的不同效果。方法 单耳发病的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60例(耳),均采用开放式的改良乳突根治术及耳甲腔成形术,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本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耳),术后采用纳吸棉填塞术腔;对照组27例(耳),术后采用碘仿纱条填塞术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 h耳痛程度,48 h内睡眠时间,术后2周取出耳部填塞物时术腔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耳痛程度Ⅰ级32例(耳),Ⅱ级1例(耳);对照组Ⅰ级22例(耳),Ⅱ级5例(耳),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平均睡眠时间为(15.61±0.93)h,对照组为(12.44±1.31)h,P<0.05。术后2周观察组取出耳部填塞物时出血率为6.1%,对照组为29.2%,P<0.05。结论 慢性中耳炎术后采用纳吸棉填塞术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能减轻术后疼痛、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创面二次损伤。
    早期梅尼埃病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特征
    苏怡, 张革化, 曾祥丽
    2014, 28(4):  26-2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027
    摘要 ( 1524 )   PDF (1480KB) ( 5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听力室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潜伏期、耳间潜伏期差值、振幅比及耳间不对称率等参数的正常值,分析早期梅尼埃病患者的VEMPs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成人39例,用于建立VEMPs正常值范围并用作健康对照;对单侧发病的早期梅尼埃病患者37例,行双侧VEMPs检测,分析其VEMPs特征。结果 37例单侧发病的早期梅尼埃病患者中,患侧未能引出者11例,双侧未能引出者4例,另外15例患侧VEMPs的异常表现可为p13或n23潜伏期延长、耳间潜伏期差值延长、振幅增强或减弱等,总异常率为81.08%。结论 当VEMPs的耳间潜伏期差值表现为延长、振幅表现为增强或减弱时,对早期梅尼埃病的诊断有显著意义。
    黄芩苷对鼻咽癌化疗期间激素使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周慧, 黄雪琴, 胡俊丽, 姚俊, 张月飞, 江枫
    2014, 28(4):  30-3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076
    摘要 ( 1505 )   PDF (1191KB) ( 4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地塞米松干扰鼻咽癌细胞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常规培养的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紫杉醇处理组、地塞米松干扰组、黄芩苷预处理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OD值并计算各组细胞的增殖率;RT-PCR法检测细胞中与增殖相关的基因Cyclin D1和Caspase-12的表达。结果 地塞米松对紫杉醇处理后的CNE-2Z细胞中凋亡基因Caspase-12的上调和原癌基因cyclinD1的下调均产生显著的抑制,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现象部分被地塞米松所逆转,导致CNE-2Z细胞的存活率增高;而加入了黄芩苷后,地塞米松的这种逆转效应被部分抑制。结论 地塞米松降低了CNE-2Z细胞对化疗药物紫杉醇的敏感性,黄芩苷能够对抗地塞米松的这种效应,部分恢复了鼻咽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鼻咽部肌上皮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周荣金, 王俊国
    2014, 28(4):  33-3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45
    摘要 ( 2077 )   PDF (950KB) ( 64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咽部肌上皮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鼻咽肌上皮癌患者病历资料,结合复习相关文献,讨论肌上皮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结果 肌上皮癌为是好发于涎腺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极其罕见,来源于鼻咽部者更罕见,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治疗。结论 早期手术效果较好,必要时可联合放化疗治疗。
    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非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
    蒋路云, 刘洋, 谢艳, 谢慧, 周立
    2014, 28(4):  35-3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179
    摘要 ( 1904 )   PDF (2554KB) ( 7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鼻窦球囊扩张术与传统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接受程度的差异。方法 将50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均分入两组,其中A组25例行鼻窦球囊扩张术,B组25例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术后随访12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安全性、患者手术舒适度。结果 术后检查及随访期间,A组脱落病例2例,B组脱落病例3例,共对45例患者进行评价。45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鼻内镜检查A组开放的33个窦口中有30个窦口开放、黏膜恢复良好,1个窦口狭窄,2个窦口周围黏膜水肿;B组开放的32个窦口中,27个开放完好,2个窦口狭窄,3个窦口黏膜水肿。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视力改变、眼部肿胀及脑脊液鼻漏等其他并发症发生。A组与B组术后3个月、随访结束(术后12个月)SNOT-20评分以及CT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随访结束后(术后12个月)Lund -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得分以及手术舒适度评分(出院当天)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鼻窦球囊扩张术与传统内镜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在术后远期黏膜恢复及手术舒适度方面,鼻窦球囊扩张术明显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经鼻内镜处理眶内及眶壁病变
    陶晶, 卢永田, 王晓彬, 刘桂琴, 郭疆
    2014, 28(4):  40-4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122
    摘要 ( 1332 )   PDF (1094KB) ( 3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治疗眶内及眶壁病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眶壁病变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3例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术中未行眶壁重建。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结膜下径路并使用钛网及多孔聚乙烯板植入物(MEDPOR)进行眶壁重建,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未见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经鼻内镜治疗眶内及眶壁病变疗效良好且具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换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效果分析
    张卫拾, 高刚, 钱茂华, 季超
    2014, 28(4):  43-4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19
    摘要 ( 2201 )   PDF (968KB) ( 5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的效果。方法 分析280例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换药,术后常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B组对有囊泡及水肿明显者在术后换药过程中清理后予以明胶海绵浸润布地奈德混悬液置于囊泡及水肿部位,每周1~2次,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疗效,包括VAS视觉量表主观评估及鼻内镜Lund-Kennedy客观评估。结果 A、B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48±1.33,2.16±0.81,2.04±0.96;3.85±1.09,1.90±0.88,1.93±0.74。A、B组术后1、3、6个月Lund-Kennedy评分分别为11.44±1.73,4.51±1.05,3.94±0.86;6.82±2.08,4.26±1.17,2.17±0.79。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后三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Lund-Kennedy 客观评估比较,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两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A组在两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两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能更好地减少术后囊泡形成、减轻水肿,促进黏膜上皮化。
    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典开放术式的疗效对比
    赵雅铭, 张维天, 李寅, 朱华明, 苏开明
    2014, 28(4):  46-4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060
    摘要 ( 1622 )   PDF (2601KB) ( 4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面部切口的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53眼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其中行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22例(26眼),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24例(27眼)。结果 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25眼,好转1眼,无效0眼,治愈率96.2%,有效率100%;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25眼,好转2眼,无效0眼,治愈率92.6%,有效率100%。采用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的疗效接近,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无需面部皮肤切口,创伤小,疗效确切,出血少,值得推广。
    甲状软骨外膜和胸骨舌骨肌用于声门型喉癌切除喉重建临床分析
    刘荷珍
    2014, 28(4):  49-5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67
    摘要 ( 1865 )   PDF (961KB) ( 44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甲状软骨外膜与胸骨舌骨肌用于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38例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应用甲状软骨外膜和胸骨舌骨肌进行喉功能重建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修复组织全部成活,喉腔光滑,拔管率97.4%,均恢复发音、吞咽功能,无并发症发生,5年生存率86.8%。结论 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对于至少保留一侧2/3以上甲状软骨者应用甲状软骨膜和胸骨舌骨肌进行喉功能重建损伤小、效果理想,具有可行性。
    喉癌CT/MRI融合图像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田俊, 王丹丹, 皇甫辉, 王斌全, 李乐
    2014, 28(4):  52-5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40
    摘要 ( 1812 )   PDF (1535KB) ( 7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喉部CT/MRI融合图像的建立方法及意义。方法 改良头颈肩固定体膜体架并比较其与常规装置的重复摆位误差;31例喉癌患者应用同一装置固定体位,1 d内先后行CT和MRI扫描,层厚3 mm,将数据导入飞利浦公司Pinnacle3 V8.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自动配准和融合。对融合图像、MRI、CT图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23例(23/31)CT/MRI融合图像清晰;融合后的数据可以透明混合、棋盘格式、靶区勾画多重显示三种方式观察;既能够清晰显示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又可以显示会厌、 声带、室带、喉室、会厌前间隙、声门旁间隙、杓会厌皱襞、喉软骨破坏、喉外组织等喉部结构病变及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结论 喉部CT/MRI融合图像,可以弥补CT在喉部软组织病变的显示不清晰的缺点,对喉癌手术前肿瘤范围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内镜下经口径路咽旁间隙肿瘤摘除5例
    罗兴谷, 卢永田, 王晓彬
    2014, 28(4):  56-5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291
    摘要 ( 1882 )   PDF (1922KB) ( 84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口内径路摘除咽旁间隙肿瘤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和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咽旁间隙肿瘤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均在内镜下经口径路摘除。结果 肿瘤摘除完整,出血20~6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 d内出院。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 CT和MRI可较好地反映肿瘤所在位置、大小、范围,以及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和肿瘤的可能起源,为术前评估及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提供重要的依据。内镜下经口径路能完整切除位于颈动脉鞘内侧的良性肿瘤,且有颈部无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不适用于包绕颈动脉鞘内结构、位于颈动脉后方及后外侧的肿瘤。
    咽旁间隙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白永, 尹兆富, 张旻, 马丽娟
    2014, 28(4):  59-6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60
    摘要 ( 1911 )   PDF (1185KB) ( 4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咽旁间隙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部B超及CT扫描,3例行增强MRI检查;均行颈侧入路切除肿瘤,其中2例同期行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3例术后行放射治疗;术中快速病理、术后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5例中恶性神经纤维瘤1例,恶性神经鞘膜瘤1例,腮裂癌1例,未分化癌1例,滑膜肉瘤1例;术前B超、CT、增强MRI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的选择;5例术后随访,3例随访1年内无复发,1例随访3年后死亡,1例半年后失访。结论 咽旁间隙恶性肿瘤组织类型复杂多样,预后差,颈部B超、CT扫描、增强MRI检查对肿瘤的诊断有帮助,选择合适入路肿瘤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很关键。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双管引流治疗咽旁间隙脓肿15例
    何峥, 姚玉芬, 高志玲, 陈坤, 张治军
    2014, 28(4):  62-6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120
    摘要 ( 1842 )   PDF (963KB) ( 3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双管引流方法治疗咽旁间隙脓肿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方法 咽旁间隙脓肿单个直径≥6 cm为入选标准。穿刺前行常规超声及彩超定位,设定穿刺点,在人体皮肤上相应位置做标记,常规碘伏消毒,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5~10 mL局麻。先用1根10Fr的Skater引流套管针,穿刺至脓肿较深区域,退出针芯,留置套管,作为冲洗管。随后重复上法将另1根10Fr的Skater套管针穿刺至脓肿的较浅区域,两根针的远端间距3 cm,固定套管。取出针芯抽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用注射器尽量抽吸脓液,然后用冲洗液(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庆大霉素24万U和0.2%甲硝唑注射液250 mL)反复冲洗脓腔,2次/d,冲洗完毕接负压吸引装置。如脓液稠厚不易引流,可先用0.1%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25 mL注入脓腔,再抽脓后注入约20 mL 0.2%甲硝唑。待冲洗物变清亮,拔除套管。选用西力欣静脉滴注。结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双引流管治疗咽旁间隙脓肿患者15例,脓肿直径6.0~6.8 cm。置管引流后48 h,发热减退或消失,治愈率达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双管引流治疗咽旁间隙脓肿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颈部神经鞘瘤46例
    王保鑫, 董频, 谢芳, 丁健, 沈斌
    2014, 28(4):  65-6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29
    摘要 ( 2085 )   PDF (1882KB) ( 72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以提高对其临床诊疗的认识。方法 对46例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B超、CT、MRI)以及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有助于该病的诊断,确诊依靠术后病理诊断。在已确定神经来源的病例中,该肿瘤臂丛神经源性最常见。4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在随访期限内均无复发。除了14例术前存在神经症状及2例术中切断相关神经的患者外,其他病例无明显神经损伤后遗症。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颈部神经鞘瘤的有效方法。神经鞘瘤虽为良性,但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临床表现及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尽可能地保护相关神经的完整性。
    非血管化肋、髂骨移植在下颌骨节段截除术后Ⅰ期重建中的应用
    苟栋明, 王明甫, 黄旭东, 李龙江
    2014, 28(4):  67-7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140
    摘要 ( 1546 )   PDF (1572KB) ( 4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血管化肋、髂骨移植在下颌骨节段截除术后Ⅰ期重建中的效果。方法 2004-2012年为16例因骨良性病变导致下颌骨严重破坏者行下颌骨节段截除术后缺损,取自体肋、髂骨游离移植Ⅰ期重建。结果 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24个月,远期并发瘘道及植骨坏死各1例,颌面下份外观及咬合咀嚼功能基本满意,对半侧下颌骨缺损修复病例相对略差但能维持颜面轮廓及进食。结论 非血管化肋、髂骨游离移植在下颌骨节段截除术后Ⅰ期重建中手术操作简单,无需血管吻合技术,只要选择好病例适应证、注意手术技巧即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仍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在外观及咬合恢复方面,髂骨移植优于肋骨,骨缺损范围大者略差。
    气管CT三维重建联合Hopkins内镜在特殊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
    李秀国
    2014, 28(4):  71-7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046
    摘要 ( 1830 )   PDF (1235KB) ( 4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气管CT三维重建对特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以及Hopkins内镜在异物取出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怀疑误吸特殊异物的20例气管异物患者术前行气管CT三维重建协助诊断,术中在Hopkins内镜监视下取出异物。结果 支气管镜检查中发现20例患者的异物所在位置与CT三维重建结果完全吻合,并且均顺利取出异物。结论 气管CT三维重建有助于特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而Hopkins内镜的应用使得异物取出术更加精确、安全。
    支撑喉内镜联合动力系统在喉微创手术中的临床疗效
    刘建兵, 李曼, 柏正群
    2014, 28(4):  74-7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047
    摘要 ( 1507 )   PDF (966KB) ( 53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支撑喉内镜下联合喉动力系统在喉微创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声带病变患者215例,在支撑喉内镜数字显像系统的监视下,与动力系统驱动下的切割刀头联合运用切除声带病变,观察临床疗效并对手术前后临床检查结果以及患者嗓音障碍指数(VHI-10)进行比较。结果 215例声带病变一次切除,全部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发现患者发音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声嘶改善满意。手术前后VHI量表评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内镜数字显像系统联合动力系统可以常规应用于喉微创手术中,具有相对安全、视野清晰、操作精确、创伤小等优点,疗效满意。
    颈静脉球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及意义
    盛宏申, 何跃, 黄德亮, 韩东一, 杨仕明, 戴朴, 武文明
    2014, 28(4):  77-8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18
    摘要 ( 1574 )   PDF (1745KB) ( 3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颈静脉球瘤(GJT)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GJT及9例正常肾上腺髓质中IGF-1、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 33例GJT中IGF-1表达阳性26例。阳性细胞主要为主细胞,染色部位主要为细胞浆,部分细胞核亦呈阳性染色。9例肾上腺髓质中IGF-1阳性表达5例,染色部位为细胞浆,染色强度明显低于肿瘤组织。33例GJT中ERK1/2阳性表达分别为24例、25例,阳性物质均位于细胞浆。9例肾上腺髓质中ERK1/2阳性表达分别为4例、5例,其表达强度明显低于肿瘤组织。IGF-1表达与ERK1/2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0.601(P<0.05)。结论 IGF-1可能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并通过ERK1/2信号转导途径在GJT的形成及发展中发挥作用。
    Survivin在后发性白内障动物模型中的表达
    刘淑君, 代秀玉, 刘少义, 王文亭, 李元彬
    2014, 28(4):  81-8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172
    摘要 ( 1343 )   PDF (1483KB) ( 26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后发性白内障(PCO)动物模型,检测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PCO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在PCO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实验组(25只)。对照组直接处死;实验组行右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分别于术后即刻,3、7、14、28 d(每个时间点5只)对术眼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然后处死。获取对照组及实验组右眼撕除部分前囊膜的囊袋,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在对照组及实验组不同时间点PCO中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ting和RT-PCR在对照组及实验组术后即刻均未检测到Survivin的表达,实验组术后3、7、14、28 d PCO组织中可检测到不同程度Survivin的表达,其中术后7 d达到高峰,术后14 d表达开始下降。结论 Survivin的表达在PCO的形成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时相性,提示Survivin与PCO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分次激光联合泼尼松治疗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疗效分析
    严晓腾, 冯军
    2014, 28(4):  85-8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70
    摘要 ( 1650 )   PDF (1892KB) ( 35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次激光联合泼尼松治疗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疗效。方法 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患者42例(43眼),分次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激光光凝2~4次,间隔7~14 d,激光后予以口服泼尼松每日30 mg,连续1~4周。结果 37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6%。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范围>3PD的视网膜裂孔9眼,治疗有效5眼,有效率为55.6%;脱离范围≤3PD视网膜裂孔34眼,治疗有效32眼,有效率为94.1%。结论 分次激光联合泼尼松治疗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顶端巩膜覆盖在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中的应用
    孙新成, 卢国华, 陈晨, 谢阳
    2014, 28(4):  87-8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106
    摘要 ( 1384 )   PDF (962KB) ( 2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中结合顶端巩膜覆盖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7例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中采用顶端巩膜覆盖,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 均未发生义眼座暴露、感染、脱出、移位;无眶内感染及上睑下垂现象。结论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中使用顶端巩膜覆盖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避免义眼座暴露等并发症。
    教学园地
    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福权, 卢连军, 陈阳, 石照辉
    2014, 28(4):  90-9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028
    摘要 ( 1820 )   PDF (1930KB) ( 3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解决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传统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的缺点,转变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 近3年对第四军医大学医学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鼻科学部分教学中应用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模式,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0级学生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模式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93.8%的学生对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方法表示满意,90.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临床思维建立。结论 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课教学模式的建立,促进医学生早日建立临床思维和临床创新能力。
    内镜影像系统在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温晗光, 陈缪安, 林婷婷, 朱秋蓓
    2014, 28(4):  92-9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4.096
    摘要 ( 1485 )   PDF (1018KB) ( 5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内镜影像系统在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名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统计理论考试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理解力及学习效率等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综述
    mtDNACD4977与老年性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刘红, 王帅, 王海波
    2014, 28(4):  95-9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08
    摘要 ( 1375 )   PDF (988KB) ( 55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半个世纪以来,老年性聋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据美国公共卫生署统计,7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40%~66%的有听力损失,而超过80岁的老年人80%以上有听力损失[1-3]。老年性聋是随着年龄逐步进展,双耳对称性的,以感音神经性为主的慢性进行性听力减退,又称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4-6]。它是年龄增长后听觉器官逐步衰老的过程,是听觉系统精细结构处理信息发生障碍的过程[7]。老年性聋是由多种危险因子的长期累积损害而成,其中年龄是最重要的危险因子。而长期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能引起内耳供血的减少,也会进一步加重听力的损害[1,8-9]。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发现老年性聋患者不仅伴有核基因组的改变,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和缺失在老年性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2,6,10]
    腭鞘管、翼管与岩骨段颈内动脉的内镜手术应用解剖与进展
    胡金成, 卢永田
    2014, 28(4):  100-10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30
    摘要 ( 2160 )   PDF (1926KB) ( 7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国外内镜下围绕着翼腭窝及颈内动脉区病变的内镜手术逐渐开展,对翼腭窝及其通道腭鞘管、翼管区的解剖研究亦不断深入。国内相关学者内镜下经鼻入路岩尖、颈内动脉区、斜坡及颅颈交界区解剖和临床应用解剖研究极少报道,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该区域重要解剖结构复杂而多变异,缺乏可以信赖的恒定的解剖标记,导致内镜颅底手术进展缓慢。内镜手术中,定向、定位障碍是耳鼻喉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最大风险[1]
    短篇论著
    误吞异物迁移至颈部伴感染1例
    邱志利, 蒋晓平
    2014, 28(4):  105-10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3.323
    摘要 ( 1487 )   PDF (1440KB) ( 41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