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鼠眼缺血综合征模型中视网膜内层神经元可塑性改变和视网膜重构
- 陈曦,李珊珊,尤冉,赵露,王艳玲
-
2020, 34(4):
80-86.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0.049
-
摘要
(
1451 )
PDF (8613KB)
(
180
)
收藏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眼缺血综合征模型大鼠视网膜内核层神经元的改变及电生理变化情况。 方法 取8周龄Brown-Norway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CAO)手术作为眼缺血综合征造模方法。在造模后1个月和2个月,通过眼球切片测量视网膜厚度,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视网膜内核层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形态以及突触可塑性的变化,采用电生理检测大鼠视功能变化。 结果 随着视网膜缺血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各层细胞数量均出现减少,内丛状层和外丛状层厚度也出现下降。同时,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树突出现减少或消失,突触前膜标记物突触囊泡蛋白密度出现下降。在造模2个月时,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的胞体位置从内核层的外侧向内核层的基底侧迁移,并形成新的神经突,而突触囊泡蛋白杂乱地分布于外核层。视网膜电图结果显示a波及b波振幅均下降,表明模型大鼠视功能出现障碍,多种视网膜细胞功能受损。 结论 模型大鼠视网膜各层厚度下降,视网膜细胞数量减少。在造模2个月时,水平细胞及双极细胞出现可塑性变化,包括位置迁移及突触重塑,引起视网膜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