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玻璃体腔应用阿柏西普的时机及其疗效观察
- 刘志高,王淑雅,韩旭光,王玉,李志伟,马爱华,赵博军
-
2021, 35(1):
99-10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250
-
摘要
(
1400 )
PDF (437KB)
(
306
)
收藏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阿柏西普的用药时机,观察对玻璃体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择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52例52眼,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16例16眼)、B组(18例18眼)、C组(18例18眼);A组:单纯玻璃体切割术;B组: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2.0 mg(0.05 mL)3 d后行玻璃体切割术;C组: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2.0 mg(0.05 mL)6 d后行玻璃体切割术,选择特发性黄斑前膜和特发性黄斑裂孔拟行玻璃体切割术且无糖尿病的患者(15例15眼)作为对照组(D组)。术中抽吸各组受检者玻璃体液0.2~0.3 mL,采用流式细胞学法检测玻璃体液中VEGF、bFGF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及C组患者玻璃体液中VEGF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含量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0,P=0.247,P=0.239)。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玻璃体液VEGF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7,P=0.613)。B组与C组相比,患者玻璃体液中VEGF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9);bFGF含量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7)。与A组相比,B组、C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电凝次数明显减少,术后出血明显减少,医源性裂孔发生率明显降低,硅油填充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R患者玻璃体液中VEGF含量明显升高,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后3~6 d玻璃体液中VEGF的含量明显降低,视网膜新生血管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有利于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顺利进行,即PDR患者在阿柏西普注射后3~6 d(最佳注射时机)行玻璃体切割术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