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2-24
      
    论文
    下咽癌的外科治疗
    潘新良,雷大鹏,许风雷,张立强,栾信庸
    2007, 21(1):  1-07 . 
    摘要 ( 2578 )   PDF (316KB) ( 20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下咽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加放疗,其特点在我国最多发生于梨状窝区,下咽后壁区次之,环后区最少,但在北欧地区则以环后癌最多见。本文就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的适应证,下咽癌的切除方法和咽喉功能重建方法,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作一综述。
    梨状窝内侧壁癌的手术治疗
    刘大昱,潘新良,雷大鹏,许风雷,张立强,栾信庸
    2007, 21(1):  8-11 . 
    摘要 ( 2324 )   PDF (275KB) ( 15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切除梨状窝内侧壁癌并保留喉功能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990~2001年共手术治疗122例梨状窝内侧壁癌,其中87例行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术, T1、T2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术,将声门旁间隙组织一并切除,T3、T4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部分喉切除术,并根据肿瘤范围切除其他受累组织,以局部残留黏膜、胸大肌肌皮瓣、结肠上徙进行修复。35例未保留喉功能。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2%(82/122)、45.1%(55/122),其中喉功能保留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62/87)、48.3%(42/87),喉功能不保留组分别为57.1%(20/35)、37.1%(13/35)。喉功能保留组全部恢复呼吸、发音及吞咽保护者占71.3%(62/87),部分恢复发音及吞咽保护占28.7%(25/87)。结论: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对梨状窝内侧壁癌患者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
    胸骨舌骨肌筋膜瓣在下咽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宋西成,张庆泉,孙 岩,王 强,王 丽,张 华,姜绍红
    2007, 21(1):  12-14 . 
    摘要 ( 1892 )   PDF (255KB) ( 16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胸骨舌骨肌筋膜瓣在下咽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1987年6月至1997年6月收治9例下咽癌患者,根据2002年UICC分期标准,Ⅱ期1例, Ⅲ期4例,Ⅳ期4例。咽侧手术入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需要分别制作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胸骨舌骨肌肌瓣、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等行组织缺损修复和咽喉功能重建,2例联合裂层皮片修复。术后均予以辅助放射治疗,剂量60~80Gy。结果:所有修复组织成活,术后伤口感染1例,经冲洗换药后延迟愈合。9例患者均拔除了气管套管,保留了全部喉功能。术后12~35d恢复经口进食,平均16.3d;发生咽瘘2例,经换药、冲洗、加压包扎等处理后愈合。无咽食管狭窄发生。3年生存率66.7%(6/9),5年生存率44.4%(4/9)。结论:胸骨舌骨肌及筋膜瓣可以修复下咽前壁、舌根、外侧壁,是一种简捷有效的修复方式。
    下咽后壁癌的手术治疗
    袁 英,潘新良,栾信庸,许风雷,刘大昱,雷大鹏
    2007, 21(1):  15-19 . 
    摘要 ( 2592 )   PDF (301KB) ( 15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下咽后壁癌手术切除及术后组织缺损不同修复重建方法的经验和疗效。方法:1992年2月至2004年4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下咽后壁癌35例,其中20例(Ⅰ期2例、Ⅱ期7例、Ⅲ期8例、Ⅳ期3例)保留全部或部分喉功能,15例(Ⅲ期2例、Ⅳ期13例)未保留喉功能。19例行单侧择区性或改良根治性颈清扫,15例行双侧颈清扫。采用咽前切开进路或咽侧入路,完整切除肿瘤后修复下咽缺损。33例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结果:35例下咽癌患者术后全部恢复吞咽功能,20例保留喉功能者术后均获得发音功能,其中15例拔除气管套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12/27)、31.6%(6/19)。结论:手术治疗可一期切除下咽后壁癌并整复下咽缺损,T1、T2期和经选择的T3、T4期肿瘤患者可保留喉功能。根据病变具体情况,应用局部黏膜牵拉缝合、裂层皮片、胸大肌肌皮瓣、喉气管黏膜瓣、胃、结肠等方法和材料可重建咽-食管通道。
    舌瓣的临床应用进展
    孙 岩,张天振,张庆泉
    2007, 21(1):  20-23 . 
    摘要 ( 2182 )   PDF (270KB) ( 18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舌瓣在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的修复应用广泛,舌体的解剖研究中揭示了舌背黏膜下存在丰富的血管丛,许多学者对舌组织瓣进行了各种临床尝试,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舌瓣应用进展情况作一回顾。
    高原低氧环境下鞭炮噪声对正常发育儿童听觉的影响
    高 下,Fleischer Grald,丁小琼, 张 倩
    2007, 21(1):  24-27 . 
    摘要 ( 1988 )   PDF (222KB) ( 16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鞭炮所产生的脉冲噪声对高原环境下正常生长儿童听觉的影响。方法:选择秦岭山区71例、青海湖周边牧区50例正常发育,每年近距离接触鞭炮噪声3次以上的学龄(6~12岁)儿童,实地测试全频听力阈值,并以南京市50例儿童作为对照,对比分析听觉状况。结果:山区和高原乡村男性儿童超高频听力较差;除个别低频外,高原相对缺氧环境与平原山区之间男性儿童听力无明显差异。三地女性儿童除个别低频外听力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相对低氧环境不影响女性正常儿童的听力发育;通过听觉对比,高原相对低氧环境下接触鞭炮脉冲噪声对男性儿童听觉损害的程度并不高于平原山区。
    CDK4、P16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吴瑞珊,黄 方,杨劲松
    2007, 21(1):  28-31 . 
    摘要 ( 1516 )   PDF (302KB) ( 14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6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CDK4、P16在中耳胆脂瘤35例、正常外耳道皮肤20例中的表达,并结合胆脂瘤对听小骨骨质破坏程度,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K4、P16均表达于胆脂瘤上皮的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阳性率分别为68.6%、88.6%,高于对照组(前者P=0.011,后者P=0.02)。二者在胆脂瘤上皮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与中耳胆脂瘤听小骨骨质破坏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DK4与P16在中耳胆脂瘤发生中是共同而非单独起作用的,从细胞周期的角度可反映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殖的同时也增强负调控因子来抑制增殖,使凋亡同时加快而达到新的平衡。但与骨质破坏程度可能无直接关系。
    隐匿性中耳炎的早期手术干预
    王林古,段新虎,李兰妮,高 下
    2007, 21(1):  32-33 . 
    摘要 ( 2003 )   PDF (204KB) ( 17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隐匿性中耳炎的早期手术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例隐匿性中耳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9例患者均无耳漏病史,发病时间只有几周甚至几天,而中耳腔内却形成不可逆性病变,甚至已伴有组织结构破坏。手术清除病变,解除引流通道的阻塞。随访6个月至3年,病变无复发。结论:隐匿性中耳炎应作为慢性中耳炎的特殊分型,不应忽视。若按早期中耳炎治疗病情不能稳定甚至加重,并经CT证实中耳乳突腔有填塞表现者,无论是否有鼓膜穿孔,均应行早期外科手术干预。
    儿童鼻窦炎对咽鼓管与中耳传音功能的影响
    姜克亮,王 静,柴茂文,牛善利,赵 逊
    2007, 21(1):  34-37 . 
    摘要 ( 2027 )   PDF (250KB) ( 19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儿童鼻窦炎对咽鼓管与中耳传音功能的影响及程度,观察治疗鼻窦炎后,中耳传音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方法:对儿童鼻窦炎100例和正常儿童50例行耳科检查、咽鼓管咽口观察、声阻抗检查、纯音测听,对比结果;对鼻窦炎合并耳病变的68例患者(128耳)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鼻窦炎患者中鼓膜异常率为64%、咽鼓管咽口异常率为62%、咽鼓管功能异常率为63.5%、鼓室导抗图异常率为62.5%,听力减退47.5%,与正常儿童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鼻窦炎、亚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中耳病变的发生率和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鼻窦炎后,中耳传音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结论:儿童鼻窦炎引起咽鼓管功能的改变,中耳病变发生率较正常儿童显著增高;随病程的延长,发病率增高且程度加重。
    鼻内镜下犬齿窝径路治疗上颌窦病变
    张庆泉,李新民,王 强,王有福
    2007, 21(1):  38-39 . 
    摘要 ( 1896 )   PDF (232KB) ( 15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一个损伤少,方便快捷且效果好的鼻内镜下的上颌窦手术方案治疗上颌窦病变。方法:2002年3月至今,设计在患侧唇龈沟第三齿上方做一纵形切口1~1.5cm,分离至犬齿窝骨质,用骨凿或电钻做1cm左右的骨孔,清除此处的上颌窦黏膜,置入鼻内镜,检查上颌窦内的病变情况,如果为上颌窦黏膜下囊肿,去除囊壁,妥善止血;上颌窦自然窦口正常者,无须扩大窦口,在上颌窦内的创面上和犬齿窝骨窗处贴附止血纱布,缝合2针,也可以应用耳脑胶粘合。如果为上颌窦息肉,处理方法基本同上颌窦囊肿。如果为上颌窦曲菌病,就需要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1~1.5cm,鼻腔内可不必填塞,如需扩大自然窦口,可填塞膨胀海绵。结果:36例均一期愈合,鼻腔通畅,症状消失,经过4个月~4年的随访观察,未见病变复发,仅2例有短暂的唇部麻木,7~8d后康复。2例扩大自然窦口处有肉芽生长,经处理后肉芽消失。结论:本术式有视野清晰,处理病变方便,并发症少,不宜发生严重的反应,窦口引流自然,符合上颌窦黏膜的正常生理特点。
    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
    黄鸣真, 张立强,曹建华
    2007, 21(1):  40-42 . 
    摘要 ( 1931 )   PDF (226KB) ( 15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以电凝止血结合可吸收材料微创填塞鼻腔治疗。结果:26例一次治愈,1例行二次治疗痊愈,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以嗅裂区和下鼻道后端多见,鼻内镜检查可准确定位出血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止血治疗,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随访的对比观察
    颜永毅,谢 佳
    2007, 21(1):  43-45 . 
    摘要 ( 1886 )   PDF (226KB) ( 14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两种随访结果,探讨鼻内镜随访对慢性鼻-鼻窦炎总体疗效的影响。方法:同期接受鼻内镜手术的各类慢性鼻-鼻窦炎123例,依据随访完成情况的不同,分为A、B两组,对比分析其转归情况。结果:A组56例,6个月痊愈31例、好转24例、无效1例;12个月痊愈44例、好转12例、无效0例。B组67例,6个月痊愈14例、好转43例、无效10例;12个月痊愈24例、好转42例、无效1例。两组病情转归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87 P<0.01)。结论:鼻内镜术后随访情况的不同可以直接影响到综合治疗的合理实施及慢性鼻-鼻窦炎的总体疗效。
    鼻咽癌放疗对听性脑干功能的远期影响
    吴湘萍
    2007, 21(1):  46-47 . 
    摘要 ( 1663 )   PDF (236KB) ( 16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听性脑干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对鼻咽癌33例(66耳)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第1天及第3、6、12、24、36个月分别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结果:放疗完成后第1天与放疗前对比,听性脑干无明显减退。听性脑干部分指标3个月后开始减退,6个月后全面减退。在6~12个月之间,听性脑干部分修复,但此后听性脑干呈缓慢减退的趋势。结论:常规的鼻咽癌放疗对患者近期听性脑干可能无明显影响,但会引起其远期的损伤,为了防止出现严重后果,必需早期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体会
    刘 军,余少卿,范永久,郭俊光
    2007, 21(1):  48-50 . 
    摘要 ( 1894 )   PDF (249KB) ( 16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经验。方法:采用XPS3000手术综合动力系统配备专用下鼻甲切削刀头对2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同时将选择行常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22例患者(B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结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比传统下鼻甲切除术要少和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及86%,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疗效更好。结论: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比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创伤更小,术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鼻腔吸入IFN-r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李 钦,杜英华,陈彦林,刘玉刚,张大良
    2007, 21(1):  51-53 . 
    摘要 ( 1630 )   PDF (258KB) ( 15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鼻腔吸入r干扰素(IFN-r)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模型。IFN-r鼻腔吸入组(C组)与模型建立第23~30天,每日1次鼻腔吸入IFN-r 12μg,第31天取鼻腔灌洗液测定细胞成分,白介素(IL)-4,IL-5浓度,取血测定血浆IgE水平。设正常对照组(A组),AR模型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组(B组)和丙酸倍氯米松吸入组(D组),每组5只大鼠。结果:C组鼻腔灌洗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为(0.005±0.003)×104/ml,明显低于B组的(0.223±0.068)×104/ml (P<0.01);C组鼻腔灌洗液中的IL-4为(7.8±3.2)pg/mL,IL-5为(12.5±4.6)pg/mL,均明显低于B组(P<0.01);C组血浆中总IgE为(38.5±9.6)μg/ml,OVA特异性IgE为(19.6±5.2)U/mL,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鼻腔吸入IFN-r可以抑制AR鼠IL-4和IL-5的合成,抑制EOS在鼻腔内的炎性浸润及血浆中总IgE和OVA 特异性IgE水平,因而,对AR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内镜鼻窦术后主观症状的相关因素分析
    楼正才
    2007, 21(1):  54-55 . 
    摘要 ( 1790 )   PDF (236KB) ( 19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术后主观症状改善的相关因素,以提高耳鼻喉科医师对疾病的综合分析能力。方法:对内镜鼻窦术后头痛、鼻塞的63例患者行进一步检查,加强科室会诊,对病因行相应治疗。结果:63例中,伴有内科疾病38例,鼻腔鼻窦病变残留或复发29例,伴有抑郁症5例。63例患者经相应治疗主观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术前要对患者行全面检查,并综合治疗相关疾病,以增强患者对内镜鼻窦手术的信心,避免引起医疗纠纷。
    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临床应用
    赵慎林, 段丽华, 宋道亮
    2007, 21(1):  56-57 . 
    摘要 ( 1808 )   PDF (206KB) ( 22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中的应用。方法:对12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术中尽量保留原有的结构,选择性地切除或矫正骨折偏曲部分,同时对肥大的下鼻甲于根部骨折外移。结果:126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飘动,鼻腔通气良好。结论: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对青少年是安全的。
    鼻息肉患者和正常人群鼻腔真菌调查分析
    刘盛林,秦作荣,董全江,郭 建,毛承深
    2007, 21(1):  58-59 . 
    摘要 ( 2122 )   PDF (187KB) ( 14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鼻息肉患者和正常人群鼻腔真菌分布情况。方法:选择青岛地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取其鼻息肉表面分泌物和中鼻甲、中鼻道分泌物,即行涂片镜检及真菌培养,观察结果。结果:(1) 观察组、对照组的鼻腔分泌物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1.0%、37.7%,涂片镜检真菌阳性率分别为41.4%、34.0%;(2)在培养出的真菌中,曲霉菌属占67.4%。结论:(1)青岛地区鼻息肉患者和正常人群鼻腔真菌镜检及培养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培养出的真菌中以曲霉菌属为主。
    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术后黏膜恢复的观察
    刘 英,赵春丽,郑贵亮
    2007, 21(1):  60-61 . 
    摘要 ( 2526 )   PDF (234KB) ( 17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术后黏膜恢复的过程,为术后处理提供参考。方法:68例鼻内镜术后定期随访,36例应用氟康唑冲洗术腔,32例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结果:氟康唑组平均术腔清洁时间为1.58周,生理盐水组为1.63周。氟康唑组15例出现新生病变,生理盐水组16例出现。氟康唑组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为5.20周,生理盐水组为5.63周。三项对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手术彻底清除病变后,至少要定期术腔处理6周,无需用抗真菌药行局部冲洗。
    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42例临床分析
    李晓红,康宏建,石翠玲
    2007, 21(1):  62-64 . 
    摘要 ( 1685 )   PDF (248KB) ( 15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8年来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的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治愈。术后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38例术腔黏膜轻度水肿,窦口通畅,窦内未见菌团;4例术后初期见上颌窦内有较多干酪样物,经用1% H2O2及生理盐水多次冲洗换药后,出院时术腔干净。40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2例失访。结论: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较传统的柯-陆手术创伤小、照明好、清除病灶准确;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保证鼻窦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前组筛窦相关解剖变异的CT影像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孙 健,鞠建宝,张念凯,李 娜,冯卫华
    2007, 21(1):  65-67 . 
    摘要 ( 2050 )   PDF (234KB) ( 20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国人前组筛窦的相关解剖变异,为临床手术提供参照数据和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63例患者前组筛窦的影像学资料,对前组筛窦相关解剖变异进行统计和评估,并进行年龄相关性比较。结果:筛泡肥大和中鼻甲气化的出现率在成年组和未成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检查不仅可以评估病变,而且可以检出与鼻腔-鼻窦疾病手术危险性相关的解剖变异,有助于预防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喉鳞癌组织与相邻正常黏膜的基因表达谱差异
    刘 蕊,时文杰,刘吉祥
    2007, 21(1):  68-70 . 
    摘要 ( 2113 )   PDF (240KB) ( 13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喉鳞癌组织与相邻正常黏膜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方法:对2例经病理证实的喉鳞状细胞癌标本和邻近的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扫描芯片杂交信号,获得样品中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结果:对比2例喉癌和邻近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图谱,发现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存在差异表达,2例标本重复出现且差异表达的基因共74个,其中喉癌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R>=5)27个,表达下调的基因(0<R<0.2)47个。结论: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可以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邻近的正常组织之间一次比较7000多个基因表达变化,并能找出病理组织中表达异常的基因。
    成人气管异物临床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刘 鹤,张立强,何海贤,孙睿杰,徐豪杰,王学海,陈成芳,张海燕,李学忠
    2007, 21(1):  71-73 . 
    摘要 ( 2222 )   PDF (262KB) ( 19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成人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处理经验与教训。方法:总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996年10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的成人气管异物资料30例。结果:异物种类多样,以假牙和植物性异物居多。1例于直达喉镜下取出;3例急症行气管切开术;4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气管切开术;其余22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术取出异物。结论:气管异物发生有一定规律性可循,诊询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多可确诊,根据异物性质及位置选择采取相应手术方法,一般均能治愈。
    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致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
    于 丽,韩晓攀,李海燕,赵秋良
    2007, 21(1):  74-75 . 
    摘要 ( 2229 )   PDF (214KB) ( 15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经手术切除肥大腺样体后致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行腺样体切除后患儿进行听力、声阻抗、纯音测听方面的检查。结果:治愈2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96.9%。结论:切除腺样体可作为治疗儿童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的手段之一。
    癫痫患儿行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中的麻醉管理
    阎俊新,王国义,张秀英
    2007, 21(1):  76-77 . 
    摘要 ( 2166 )   PDF (228KB) ( 16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估癫痫患儿行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时麻醉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低浓度安氟醚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结果:麻醉效果好,无1例发生阵发性抽搐。结论:咪唑安定、异丙酚、酚太尼、维库溴胺、低浓度安氟醚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可安全用于癫痫患儿行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王正艳
    2007, 21(1):  78-80 . 
    摘要 ( 1777 )   PDF (247KB) ( 16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55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与50例(55眼)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术前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鼻咽血管纤维瘤的研究现状
    吴贤敏综述,李志春,易自翔,林功标审校
    2007, 21(1):  81-85 . 
    摘要 ( 1899 )   PDF (304KB) ( 15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鼻咽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 JNA)的本质是血管错构瘤(vascular hamartoma),虽是良性肿瘤,但因破坏颅底骨质并累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现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临床诊疗新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白介素-23的生物活性与炎症性疾病关系研究现状
    林庆海 综述,王挥戈 审校
    2007, 21(1):  86-88 . 
    摘要 ( 2011 )   PDF (229KB) ( 14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白介素-23是一个由亚单位p19和白介素-12的p40通过二硫键形成的异源二聚体分子,是白介素-1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白介素-23除了与白介素-12共用受体亚单位白介素-12Rβ1,还有一个自身特有的受体亚单位白介素-23R。白介素-23与白介素-12两者的生物学功能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并不完全相同。现在研究已知的白介素-23的功能,主要是作为前炎症因子作用于记忆性T细胞而发挥作用,具有影响机体免疫反应和潜在的抗肿瘤、抗感染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头颈部肿瘤的表达及意义
    刘雄光 综述,黄光武 审校
    2007, 21(1):  89-92 . 
    摘要 ( 1673 )   PDF (249KB) ( 15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VEGF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以诱导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而VEGF在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及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舌根部异位甲状腺1例
    李 莉,董 频
    2007, 21(1):  93-93 . 
    摘要 ( 1602 )   PDF (142KB) ( 18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波加清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
    刘卫卫,李秀芝,韩广怀,李红霞,李国力
    2007, 21(1):  94-95 . 
    摘要 ( 1772 )   PDF (190KB) ( 16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制鼻腔异物钩取出鼻腔异物293例体会
    林均武,王炳莲
    2007, 21(1):  96-96 . 
    摘要 ( 1566 )   PDF (134KB) ( 16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