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7-10-24
      
    论文
    晚期下咽癌、喉复发癌术后颈部缺损整复组织的选择
    董 频,李晓艳,屠理强,孟晴虹,王 桑,谢 晋,姜 彦
    2007, 21(5):  385-387 . 
    摘要 ( 2130 )   PDF (71KB) ( 14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以不同组织移植物Ⅰ期重建晚期下咽癌、喉复发癌术后颈部、下咽食管缺损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喉复发癌36例, 肿瘤切除后采用胸大肌肌皮 瓣修补组织缺损18例,肩胸皮瓣修补4例,胃代食管修补2例,胸部推移皮瓣重建下颈部与上纵隔组织缺损,并消灭手术死腔12例。晚期下咽癌16例,颈段食管癌8例,以游离空肠整复1例, 健侧喉黏膜瓣修复咽部缺损8例,喉气管代食道8例,胸大肌皮瓣修复咽部缺损2例,胃代食管2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下咽1例。 结果: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无修复组织坏死 ,全部组织瓣存活。采用健侧喉黏膜瓣修复者,仅 1例有术前放疗史的患者发生术后咽漏,胸大肌皮瓣 修复者发生咽漏1例,胃代食道术后发生咽漏1例。全部病例愈合后均恢复正常饮食。随访 9~84个月,14例出现吞咽梗阻,可进流质饮食。结论:下咽癌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各有侧重。肿瘤的部位和手术后组织缺损的大小是选择修复方法的首要因素;其次,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考虑减少并发症。
    p21、p73及PTEN在头颈部多原发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黄 方,朱从月
    2007, 21(5):  388-392 . 
    摘要 ( 1672 )   PDF (563KB) ( 10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p21、p73与PTEN在头颈部多原发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头颈部多原发癌患者的42份标本、42例头颈部单发癌及30例来源于头颈部的正常上皮组织标本中p21、p73与PTE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p21、p73与PTEN蛋白在头颈部多原发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5%、57.14%和71.43%;在单原发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9%、40.48%和76.19%;在正常上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6%、13.33%和100.00%。在多原发癌及单发癌组织中p21与PTEN蛋白失表达率以及p73蛋白过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上皮组织(P<0.05);三个指标在多原发癌与单发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21与PTEN蛋白失表达以及p73蛋白表达上调,参与头颈部多原发癌和单发癌的形成机制,但还不能认为其在头颈部多原发癌与单发癌形成中的作用有差别。
    KTP激光治疗喉癌的远期疗效
    孙 欣,季文樾
    2007, 21(5):  393-395 . 
    摘要 ( 1880 )   PDF (483KB) ( 14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KTP激光治疗喉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08例支撑喉镜下KTP激光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声门型T1a87例,T1b17例,T22例,声门上型T12例。结果: 108例患者中失访7例,随访的101例患者中局部复发3例,转移4例。结论: 激光治疗早期喉癌疗效满意,喉功能保全好;局部复发的病例仍可采取挽救性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CT测量值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相关性
    姜 晓,陈 斌,易红良,殷善开,苏开明
    2007, 21(5):  396-399 . 
    摘要 ( 1902 )   PDF (143KB) ( 12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上气 道成像,探讨上气道各平面的测量参数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相关性。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42例OSAHS的患者行平静呼吸和深吸气末时的上气道CT扫描,测量上气道各平面的截面积及相应平面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并计算气道塌陷度。结果 OSAHS患者上气道最小截面积主要位于腭后区;中度组与重度组患者腭后区不同时相各测量指标与AHI呈负相关,舌后区深吸气末各测量指标与AHI呈负相关;各组患者各平面塌陷度与AHI无相关性。结论 OSAHS患者气道塌陷度与AHI无明显相关性。
    UPPP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
    翁永彩,刘吉祥,王 林
    2007, 21(5):  400-403 . 
    摘要 ( 1665 )   PDF (209KB) ( 15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 OSAH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crea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OSAHS患者,先后进行UPPP手术,术前均被抽取晨起血清,检测hs-CRP。术后3个月再次测量血清hs-CRP,同时设立两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OSAHS患者术前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明显降低。结论 hs-CRP可以作为预测此类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指标,而UPPP手术可以降低OSAH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从而减少OSAHS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60例
    刘洪军,张爱芬,李 娜,刘爱芹
    2007, 21(5):  404-406 . 
    摘要 ( 1935 )   PDF (209KB) ( 12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减容(RF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ENTecCobatorTM手术系统治疗仪和 一次性Reflex45、Reflex55刀头,对60例OSAHS患者肥厚的下鼻甲、软腭、悬雍垂、咽侧索及舌根等进行黏膜下打孔减容手术(RFA)。术中根据患者的阻塞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并行抗过敏治疗。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手术后6个月、12个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手术后软腭、舌根部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咽腔扩大,症状明显减轻 或消失,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减少,白天嗜睡消失或基本消失,精力充沛。按照OSAHS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6个月后治愈18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12个月后治愈15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轻度较中重度有效率高(分别为100%,67.3%)。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减容(RF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简便、省时、无并发症,患者易接受且可重复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但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和探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改良术式
    王艳巍,辛 露,袁 勇
    2007, 21(5):  407-410 . 
    摘要 ( 1935 )   PDF (528KB) ( 14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方法,保留悬雍垂,对软腭和咽侧壁进行处理和成形。 方法 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263例。手术改 良方法要点:维持咽腔正常解剖生理形态,保留悬雍垂,切除腭帆间隙脂肪组织,对软腭和咽侧壁进行成形, 以充分扩大咽峡和鼻咽峡。 应用多导睡眠图分析,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对术前和术后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1) 术后不需镇痛药197例(74.9%),需要镇痛药66例(25.1%),咽侧壁光滑168例(63.9%),部分裂开95例(36.1%),术后均无憋气及鼻腔返流等并发症; (2) 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吞咽返呛、开放性鼻音等并发症。95例(36.1%)有咽部异物感,189例(71.9%)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消失,74例(28.1%)仍有症状,但均较术前改善。 术后口腔形态满意252例(95.8%),不满意11例(4.2%); (3) 术前与术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 结论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可充分扩大咽腔空间,避免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9例
    徐乐昕,郭 星,宁 博
    2007, 21(5):  411-414 . 
    摘要 ( 2279 )   PDF (122KB) ( 13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对儿童睡眠结构的影响
    朱鹃芬,冯勇刚,顾晓峰,毕 致
    2007, 21(5):  415-416 . 
    摘要 ( 2120 )   PDF (116KB) ( 12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腺样体肥大儿童在行腺样体切除术后睡眠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120例行腺样体肥大切除术的儿童,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夜间睡眠多导监测,比较手术前后宏观、微观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 腺样体肥大儿童术后S1期和S2期所占比例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WS期和REM期所占比例增加(P>0.05)。腺样体肥大儿童术后觉醒指数AI(2.8±0.3)较术前(6.3±0.4)明显减小(P<0.01);术后最低SaO2(93.4±1.4)较术前(70.3±1.3) 明显提高(P<0.01)。 结论 腺样体肥大儿童术后宏观睡眠结构无明显改善,微观睡眠结构的改善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儿童术后症状改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腺样体残体伴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
    纪建丽,孙文海,李大建,刘新义,张恩东,刘 艳,孙彩波
    2007, 21(5):  417-419 . 
    摘要 ( 1633 )   PDF (113KB) ( 15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对腺样体残体伴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2007年20例伴腺样体残体的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9耳)行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并行咽鼓管吹张和全身药物等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 26耳(17例,89.7%)治愈,1耳(1例,3.4%)好转, 2耳(2例,6.9%)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3.1%。结论 本综合疗法可有效治疗腺样体残体伴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
    耳郭假性囊肿的手术治疗
    蔡昌枰,Siow Jinkeat,Samuel Yeak
    2007, 21(5):  420-422 . 
    摘要 ( 1584 )   PDF (517KB) ( 13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耳郭假性囊肿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合适的患者30例进行治疗。沿对耳轮作皮肤切口,充分暴露囊肿腹侧的软骨膜及其附着的薄层软骨,然后予以切除,并清除囊肿背侧软骨表面可能存在的纤维束或肉芽组织。以常规方式缝合切口后,再作贯穿耳郭的双侧钮扣缝合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未见复发。 结论 对耳郭假性囊肿,建议采取手术治疗,但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并防止术后继发感染。
    离体培养时bFGF对顺铂耳蜗毒性的拮抗作用
    李姝娜,王晓宇,姜学钧
    2007, 21(5):  423-426 . 
    摘要 ( 1546 )   PDF (507KB) ( 12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顺铂对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损伤、不同浓度的bFGF对顺铂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caspase-9的表达。方法 对耳蜗基 底膜进行离体培养,用荧光染色方法对毛细胞数量和caspase-9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在不同浓度中,15μg/ml顺铂对基底膜毛细胞损伤最大;bFGF浓度≥100ng/ml时,对顺铂所致的基底膜毛细胞损伤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结论 顺铂对耳蜗基底膜上毛细胞的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 bFGF拮抗顺铂所致的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损伤;caspase-9的表达与bFGF对顺铂耳蜗毒性的拮抗作用相关。
    雌激素与老年性耳聋的关系
    汪晓锋 综述,程金妹,林 昶 审校
    2007, 21(5):  427-429 . 
    摘要 ( 1972 )   PDF (102KB) ( 15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雌激素与老年性耳聋的关系正逐渐受到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很清楚,本文主要综述雌激素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与老年性耳聋的相关性,探讨雌激素减少可能介导的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机制。
    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活性的比较
    林心强,王挥戈,沈志忠,张 燕,叶慧捷,杨丹娜
    2007, 21(5):  430-432 . 
    摘要 ( 1941 )   PDF (519KB) ( 15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平衡状态及其发病学意义。方法 实验组(鼻息肉组)29例,对照组(下鼻甲组)11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采用TUNEL过氧化酶原位标记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结果 ①鼻息肉上皮PCNA 阳性细胞指数(PIPCNA)和凋亡细胞指数(AI)均大于下鼻甲(30.02±5.89,5.33±2.79)(两者P<0.01),但鼻息肉上皮PIPCNA/AI值(1.95±0.66)小于下鼻甲(6.93±3.32)(P<0.01)。②鼻息肉上皮PIPCNA(53.60±11.10) 大于AI(29.48±8.20)(P<0.01)。结论 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活性均增强,凋亡活性增强幅度较大,但总的来说,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率仍然大于细胞凋亡率,细胞累积增多,导致了鼻息肉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
    下鼻甲翻转在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宋西成,王 强,张 华,王艳梅,孙 岩,陈秀梅
    2007, 21(5):  433-435 . 
    摘要 ( 1665 )   PDF (519KB) ( 9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方法 2003年6月至2006年6 月应用下鼻甲翻转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32例,所有病例特点为病变占据整个上颌窦腔,单纯经中鼻道或下鼻道无法彻底处理病变,其中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或吸收19例。全部病例采用鼻内镜下经鼻手术,自下鼻甲前端距离前缘附着处约0.5cm切断下鼻甲,将下鼻甲制作成蒂在后方的条状组织瓣,依据需要将下鼻甲翻向后方或上方,充分暴露上颌窦腔手术视野。应用0°、30°、70°鼻内镜可处理上颌窦各个方向病变,对于上颌窦内下角病变可采用内镜下刮匙刮除。病变清除彻底以后将下鼻甲复位,下鼻甲前端切断处缝合1~2针或应用耳脑胶粘附。结果 所有病变在鼻内镜下经鼻处理彻底,随访1~4年,未见复发,5例患者术后感觉干燥,应用鼻腔冲洗等处理,症状半个月、1个月逐步消失,所有病例3个月后没有鼻腔干燥、头痛等不适。无鼻腔粘连、狭窄及下鼻甲坏死等。结论 应用下鼻甲翻转经鼻手术一方面可以减小创伤,避免了唇龈沟切口;另一方面提供了开阔的手术视野,特别是上颌窦内下角病变的处理,克服了内镜下单纯经中鼻道无法暴露和处理上颌窦内下角病变的不足;克服了因纤毛破坏导致术后不能经中鼻道排泄分泌物的缺点,术后可以从下鼻道引流;同时为术后鼻内镜的复查和复发后的处理提供了充足的视野;另外,保留了下鼻甲结构和容积,避免了因为鼻腔外侧壁去除过多而导致的术后干燥、结痂、头痛等后遗症。 
    鼻窦炎与解剖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董金叶,李 娜,时光刚
    2007, 21(5):  436-438 . 
    摘要 ( 1493 )   PDF (517KB) ( 14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与解剖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5年5月至12月在 山东省立医院眼耳鼻喉医院住院的154例慢性鼻窦炎和2006年1月至9月在青岛 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的13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鼻窦CT和鼻内镜术中情况,分析与疾病相关的解剖变异,并与100例正常人比较,讨论其意义。结果 慢性鼻窦炎与中重度鼻中隔偏曲、钩突异常、中鼻甲异常、筛泡肥大、鼻丘过度发育、眶下气房均有相关关系。结论 解剖变异为鼻窦炎的发生提供了启动因素,其中最常见的解剖异常为鼻中隔偏曲。 
    慢性鼻窦炎患者中耳功能的测定
    吉晓滨,王 磊,杨桂梅,孟庆翔,谢景华,吴晓钟
    2007, 21(5):  439-442 . 
    摘要 ( 1637 )   PDF (146KB) ( 11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对中耳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5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10例健康成人做声阻抗和纯音测听。结果 (1)53例患者中,声阻抗鼓室导抗图A 型33例(62.26%),As型4例(7.55%),B型2例(3.77%),C型14(26.42%);正常听阈35例(66.04%),轻度聋16例(30.19%),中度聋2例(3.77%);(2)As、B、C型异常导抗图、峰压值、同侧对侧镫骨肌反射、坡度在鼻窦炎各分型与对照组、各分型之间比较,30组比较中9组有统计学差异。静态声顺值无统计学差异;(3)听阈各频率中鼻窦炎各分型与对照组、各分型之间 进行比较,60组比较中47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随慢性鼻窦炎分型分期加重,异常导抗图、镫骨肌反射消失增多,峰压值偏向负压,坡度值增加;静态声顺值无或少变化;同时听力损伤加重。
    鼻咽血管纤维瘤中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吴贤敏,李志春,张 声,易自翔,林功标
    2007, 21(5):  443-445 . 
    摘要 ( 1645 )   PDF (113KB) ( 10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初步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鼻咽血管纤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扩展性生长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2在 30例鼻咽血管纤维瘤和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Ang-2蛋白在鼻咽纤维血管瘤的阳性率为76.67%,高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30.00%(P<0.05)。临床分期中,Ang-2蛋白在Ⅲ-Ⅳ期的阳性率为90.00%,明显高于Ⅰ-Ⅱ期的阳性率50.00%(P<0.05)。CD34在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表达低于其在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 Ang-2参与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血管生成,这与其临床分期和肿瘤的扩展性生长有关。
    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崔哲洙,韩 玉,叶 辉,姜 宪,崔春莲,金顺吉
    2007, 21(5):  446-448 . 
    摘要 ( 2027 )   PDF (112KB) ( 15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管运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及发病机理。 方法 选择血管运动性鼻炎 患者176例,随机分成调节植物神经组(62例)、单侧下鼻甲激光治疗组(50例)、常规药物组(64例)。结果 激光治疗组的疗效优于调节植物神经组,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单侧下鼻甲激光组与调节植物神经组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04<0.01,P=0.041<0.05)。结论 下鼻甲激光与调节植物神经都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有效手段, 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发病机理可能由鼻黏膜局部植物性神经障碍引发。
    牙源性鼻旁瘘管(附6例报告)
    王永福,张庆泉,张 杰
    2007, 21(5):  449-450 . 
    摘要 ( 2192 )   PDF (95KB) ( 15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上颌尖牙根尖炎并发鼻旁瘘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6例上颌尖牙根尖炎并发鼻旁瘘管进行回顾分析。6例患者行鼻部CT或X线拍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4例误诊为上颌骨骨髓炎、皮脂腺囊肿感染和基底细胞癌等;2例行牙X线摄片检查确诊为牙源性鼻旁瘘管;手术治疗采用局部切除缝合、拔除病源牙、搔刮根尖创面,清除病灶。结果 6例患者面部切口全部I期愈合,经过2~10年追踪观察,瘘管未再复发。结论 鼻旁瘘管应首先考虑牙源性疾病所致,进行口腔科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
    鼻内镜下纠正鼻腔解剖变异治疗鼻源性头痛
    冯勇刚,俞海安,朱鹃芬
    2007, 21(5):  451-452 . 
    摘要 ( 1677 )   PDF (73KB) ( 18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家族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2例报告
    杜宜刚,徐永向
    2007, 21(5):  453-454 . 
    摘要 ( 1655 )   PDF (64KB) ( 17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制吸引器头在Nd:YAG激光治疗鼻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姜 宪,金永德,白尚杰
    2007, 21(5):  455-455 . 
    摘要 ( 1543 )   PDF (116KB) ( 9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的诊断治疗
    卢永田,苗北平,许安廷
    2007, 21(5):  456-458 . 
    摘要 ( 2141 )   PDF (485KB) ( 12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先天性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病例行手术切除。结果 18例患者中,第一鳃裂瘘 10例,外瘘口均位于耳垂后与乳突之间,内瘘口位于外耳道,其中位于骨与软骨交界处后下壁6例;囊肿8例,其中耳垂后4例,位于下颌角2例,腮腺筋膜内2例。术后病理均确诊为鳃裂囊肿或瘘管,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先天性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影像学检查是术前确诊的重要依据;合理的手术方案是该病治愈的关键,完整切除囊肿及瘘管是避免复发的重要措施。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
    刘丽庭,刘 丹,李 慧,仇沂洲
    2007, 21(5):  459-461 . 
    摘要 ( 1931 )   PDF (490KB) ( 17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laye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 重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 者,实施肺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与硬性支气管镜下手术情况对比,分析各种重建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 30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23例异物部位与术中所见一致,出现位移1例,假阴性1例,异物咳出后检查3例, 左主支气管狭窄1例,吸入性肺炎1例,均未见异物。各种重建方法均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外形改变。结论 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喉角化症的综合治疗
    余崇仙,张琨龄,刘业海
    2007, 21(5):  462-464 . 
    摘要 ( 2108 )   PDF (480KB) ( 13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治疗喉角化郑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30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主要是在抗角化治疗的同时配合以辅助药物、局部湿化,去除病因,部分病例辅以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1~5年,25例(83.3%)的病变在综合治疗后消失,2例复发,2例因癌变而分别行放疗和手术治疗,1例仍有镜下角化。结论 对喉角化症行以抗角化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具有方便易行、疗效确切、 无创伤等优点。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矫治高度近视
    刘美光,王传富,陶祥臣,牟国营
    2007, 21(5):  465-467 . 
    摘要 ( 1743 )   PDF (117KB) ( 13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选取高度近视患者27例(54眼),术前近视等效球镜为-6.00~-14.00D,平均(-8.75±1.27)D。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视力、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角膜地形图及屈光度数,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所有术眼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3.71±0.26)d。术后3d,裸眼视力≥0.5者48眼(88.9%),≥0.8者19眼(35.2%),术后7d,裸眼视力≥0.5者54眼(100.0%),≥0.8者47眼(87.0%),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3、6个月等效球镜均在-0.50~+0.50D之间,术后1、3、6个月角膜Haze发生率分别为13眼(24.1%)、7眼(13.0%)、2眼(3.7%),但均小于2级,不影响视力恢复。结论 LASEK治疗高度近视视力恢复好且稳定,无明显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屈光回退。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屈光重建探讨
    陶祥臣,李 新,王 振,牟国营
    2007, 21(5):  468-470 . 
    摘要 ( 1602 )   PDF (121KB) ( 11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配戴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 RGPCL)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配适特点。方法 19例(23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验配RGPCL,其中后表面球面设计2眼,前后表面非球面设计17眼,特殊圆锥角膜设计4眼,配适状态为近似平行配适和三点接触配适。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4.63±3.92)个月。结果 戴镜视力达到或超过0.8者14眼(60.87%),0.5以上23眼(100%),显著优于框架眼镜视力(P<0.01),角膜顶点K值和角膜散光值配戴前分别为(47.18±4.92)D和(6.53±2.26)D,配戴后分别为(45.69±3.04)D及(3.95±1.87)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配戴前为(773±145)个/mm2,配戴后为(742±205)个/ 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有明显角结膜并发症发生。 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应用高DK值RGPCL进行屈光重建效果理想、弹性配戴或连续配戴安全,采用非球面设计、特殊后表面设计的RGPCL更易获得理想配适。
    内皮抑素的低分子肝素修饰及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朱 伟,陶祥臣,李 新,袁中芳,牟国营
    2007, 21(5):  471-473 . 
    摘要 ( 2059 )   PDF (514KB) ( 10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利用低分子肝素对内皮抑素进行结构修饰,并评价其对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方法用低分子肝素修饰内皮抑素,碱烧伤法建立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分别在球结膜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化内皮抑素(Ⅰ组)、内皮抑素(Ⅱ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结果 成功的利用低分子肝素对内皮抑素进行了结构修饰,动物实验表明Ⅰ组新生血管的长度、面积、数量、VEGF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化内皮抑素可有效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效果优于内皮抑素。
    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时机和疗效
    陈 放,庄朝荣,赵 明,叶东升
    2007, 21(5):  474-476 . 
    摘要 ( 2042 )   PDF (139KB) ( 11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时机和疗效。方法 回顾186例(242眼)PDR患者资料,123眼行全视网膜光凝术,119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对手术时机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6~40个月。结果 PDRⅣ期、Ⅴ期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改善的比例为78.4%,Ⅵ期患者为43.7%;PDRⅣ期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后有效率为80.8%,Ⅴ期患者为58.2%;未合并玻璃体出血的Ⅴ期PDR患者,PRP治疗有效率为58.2%,而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改善者占78.9%。术中并发症主要是医源性裂孔,术后并发症为玻璃体再出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 正确把握PDR患者行全 视网膜光凝术和玻璃体切割术的时机,才能提高疗效,有效地改善PDR患者的视力。
    Medpor义管在泪道重建术中的应用
    梁 玲,夏凤俊,张吉平,王 静
    2007, 21(5):  477-478 . 
    摘要 ( 1668 )   PDF (67KB) ( 13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孢霉素A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
    陈 玮,刘 真,高 宁,刘玉岭
    2007, 21(5):  479-480 . 
    摘要 ( 1643 )   PDF (71KB) ( 9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