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1-20
      
    儿童鼻窦炎诊治的挑战与对策探讨
    儿童鼻窦炎的诊治——困难、挑战与对策
    李勇
    2019, 33(6):  1-7.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9.055
    摘要 ( 2151 )   PDF (676KB) ( 79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鼻窦炎作为耳鼻咽喉科和儿科常见疾病,近十几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但中国有关于儿童鼻窦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缺失。儿童鼻窦炎因为常伴有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等,其症状重叠,诊断容易混淆。鼻内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鼻窦CT扫描往往与病情不相符,且对儿童来说放射量偏大,在儿童中需要慎用。在治疗方面与成人不同,但较少有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可循,局部糖皮质激素、鼻腔喷雾逐渐成为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一线治疗方法,但抗生素的副作用近年来争议较大。就以上儿童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难点和面临挑战急需达到临床共识,寻找对策。
    儿童鼻窦炎与哮喘:统一气道疾病
    杨一帆, 程雷
    2019, 33(6):  10-15.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9.061
    摘要 ( 1999 )   PDF (744KB) ( 35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鼻窦炎和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异质性疾病,发病因素多样。慢性鼻窦炎可能是哮喘的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存在强关联性。上下气道炎症常伴发,具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对此,“统一气道疾病”的理论得到广泛认可。对于哮喘患者,特别是严重哮喘,常伴有鼻窦炎,是影响儿童哮喘严重程度和临床控制的主要合并症之一。对一种疾病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另一种疾病的控制,而深入理解病理生理学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疾病管理。本文从儿童鼻窦炎和哮喘的疾病特征、发病机制、药物治疗以及生物制剂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
    儿童鼻窦炎的临床诊疗进展
    李华斌, 曹玉洁
    2019, 33(6):  16-1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057
    摘要 ( 1827 )   PDF (543KB) ( 5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鼻窦发育和免疫能力均不够成熟,鼻窦炎临床特征和转归与成人患者差异显著,且与其他气道病变如变应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及分泌性中耳炎及扁桃体炎、支气管哮喘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容易出现眶内及颅内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论文主要讨论儿童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及诊疗进展,重点对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阐述,希冀对耳鼻喉科医生诊疗此类儿童疾病提供参考。
    抗生素在儿童鼻窦炎治疗中的地位
    李勇
    2019, 33(6):  20-24.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9.056
    摘要 ( 1843 )   PDF (606KB) ( 6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时期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导致鼻窦炎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是常见病之一。抗生素在以往的中外鼻窦炎诊疗指南中,均被放到一线治疗地位。然而儿童与成人在解剖学、病理生理过程以及伴发疾病等各因素的比较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近年在儿童鼻窦炎的诊疗过程中抗生素是否属于一线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现回顾国内外文献,对抗生素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作用进行讨论。
    儿童鼻窦炎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
    张立强
    2019, 33(6):  25-28.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9.058
    摘要 ( 3756 )   PDF (529KB) ( 6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鼻窦炎发病率高,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儿童鼻窦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腺样体肥大可通过影响鼻腔发育、阻碍鼻腔引流和不断释放致病菌而持续影响鼻窦炎的发生发展,鼻窦炎则可通过炎症刺激导致腺样体肥大增生。变态反应因素可同时影响到鼻窦炎和腺样体炎症,是治疗儿童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治疗靶点。腺样体与儿童鼻窦炎关系密切互为因果,而腺样体切除术可作为儿童鼻窦炎保守治疗效果不好时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案。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刘佳, 付勇
    2019, 33(6):  29-33.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9.060
    摘要 ( 1851 )   PDF (595KB) ( 36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儿童慢性鼻窦炎(CRS)越来越受到耳鼻咽喉科医生的重视。临床上,有一部分儿童CRS患者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不少于12周)后症状仍难以改善,甚至加重,或是经常复发,导致治疗失败。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儿童鼻窦FESS手术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仍有医师对儿童鼻窦FESS手术治疗存在质疑。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于2005年被引入耳鼻咽喉科。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它在治疗成人慢性鼻窦炎(CRS)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鼻窦球囊扩张术手术过程中不去除骨质,保留大部分或全部鼻窦黏膜,以极低的风险恢复鼻窦的通气,这样微创的方式适用于儿童。本文将对儿童慢性鼻窦炎外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儿童鼻窦炎眶并发症诊治31例及文献分析
    张婵媛, 孙玉霖, 王琳, 张莉, 陈敏, 于龙刚, 李娜, 崔鑫, 姜彦
    2019, 33(6):  34-40.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19.062
    摘要 ( 1543 )   PDF (5143KB) ( 5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鼻窦炎眶并发症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方法 对31例鼻窦炎引发眶并发症儿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儿童鼻窦炎眶并发症具有不同发展阶段及相应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本组所有病例全部临床治愈出院,随访时间6~24个月,无复发者,遗留睑外翻和鞍鼻各1例,未出现海绵窦化脓性炎症和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脓液及鼻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达55%,其中金黄色葡萄糖球菌4例,肺炎链球菌4例。 结论 儿童鼻窦炎眶并发症冬春季节高发,男童居多,与上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首发症状不典型,常首诊于其他科室而延误诊治。治疗原则是早期应用足量、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治疗儿童鼻源性眶并发症首选经验用药。保守治疗无效者,结合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变化,判断疾病所处阶段,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可获得满意疗效。
    儿童急性鼻窦炎合并肾小球肾炎及眶内脓肿一例
    朱鲁平, 陈娟, 朱垒, 陈仁杰
    2019, 33(6):  41-4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505
    摘要 ( 1704 )   PDF (3650KB) ( 2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鼻窦炎是鼻腔鼻窦黏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症。鼻窦在解剖上毗邻眼眶,鼻窦急性感染可能突破解剖屏障向眶内发展。因抗生素普遍使用,鼻窦炎眶内并发症较少见,但仍可见于抵抗力低下的儿童出眶内蜂窝织炎,甚至形成眶内脓肿,但同时并发肾小球肾炎的情况较为罕见。现报道急性鼻窦炎并发肾小球肾炎及眶内脓肿1例,简述其多学科诊治过程。
    论著
    南京地区耳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分析
    徐丽娜,高艳慧,何双八
    2019, 33(6):  45-4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184
    摘要 ( 1948 )   PDF (384KB) ( 19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南京地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常见耳聋基因检测,分析该类患者常见致聋基因和各位点发生频率,阐明该地区耳聋的遗传病因学。 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高分辨颞骨CT以及临床听力学检查,然后采集128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2~4 mL,对其标本进行4种常见基因21个突变位点的检测。 结果 128例患者中,39例(30.47%,39/128)检测到基因突变,其中携带双基因杂合突变1例、携带基因纯合突变14例。30例(23.44%,30/128)患者携带GJB2基因突变,其中 18例(14.06%,18/128)为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235delC位点突变检出率为20.31%(26/128),299_300delAT位点突变检出率为4.69%(6/128),176_191del位点突变检出率为3.91%(5/128)。10例(7.81%,10/128)患儿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其中携带纯合和复合杂合突变4 例(3.13%,4/128)。IVS7-2 A>G突变检出率为7.03%。患者未检出线粒体12SrRNA基因和GJB3基因突变。患者中高分辨颞骨CT提示前庭导水管扩大者11例,其中检测出SLC26A4基因纯合或杂合突变10例,二者的吻合率为90.91%(10/11)。 结论 南京地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GJB2基因为最主要的致聋基因,其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235delC,其次为SLC26A4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IVS7-2 A>G。研究发现SLC26A4基因突变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中检出率极高,筛查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有助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断,但仍需结合高分辨颞骨CT检查,避免患者漏诊。
    扩张皮瓣加筋膜瓣“两瓣法”在小耳畸形患者耳郭再造中的应用
    薄琳,刘新刚,刘玉红,苏法仁
    2019, 33(6):  49-5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238
    摘要 ( 1588 )   PDF (910KB) ( 2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带蒂扩张皮瓣加带蒂筋膜瓣“两瓣法”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耳郭再造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 总结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712例(756耳)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全部采用“两瓣法”行耳郭再造。 结果 术后随访1~6年,712例(756耳),其中15例(15耳)术后出现钢丝外露,经及时处理,拆除钢丝后治愈;10例术后出现再造耳郭皮下血肿,经更换负压引流管,引流通畅后,血肿消失;3例因术后患者保护不当,再造耳郭受压、碰伤导致软骨支架外露,经局部皮肤拉拢缝合,带蒂筋膜瓣覆盖表面植皮,及时处理后治愈。全部病例最终效果均满意,再造耳郭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健耳对称,再造耳郭皮肤颜色正常,耳郭软骨支架无外露及吸收,细微凹凸结构显示清晰。 结论 “两瓣法”耳郭再造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是先天性小耳畸形行耳郭再造较好的方法。
    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
    田秋实,胡文婷,逄明杰
    2019, 33(6):  52-5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256
    摘要 ( 1479 )   PDF (389KB) ( 3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单纯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发作及稳定期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含量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成年单纯性AR患者102例为AR组,5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肺功能仪及鼻分泌物涂片检测AR组发作期、稳定期及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和鼻分泌物Eos计数。 结果 对照组及AR患者发作期、稳定期检测的鼻腔分泌物Eos计数及肺功能指标PEF、MEF75、FEV1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患者发作期、稳定期鼻分泌物Eos计数与自身PEF,FEV1,MEF75具有相关性,其中与FEV1呈显著相关(r=-0.53,P<0.001)。 结论 AR患者鼻腔分泌物Eos计数与肺功能关系密切,大部分AR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基础肺功能损害,且随着气道变态反应加重,肺功能下降明显。
    鼻咽癌放疗后远期吞咽功能的纤维喉镜评估
    张剑利,陈伟雄,陈瑞开,邝德斌,庞艺施
    2019, 33(6):  56-5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316
    摘要 ( 1534 )   PDF (369KB) ( 2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纤维喉镜吞咽检查在鼻咽癌放疗后长期存活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通过对107例鼻咽癌放疗后长期存活的患者进行纤维喉镜检查,应用咽期残留量表及食物渗透及误吸量表评估咽期残留、渗透及误吸情况。 结果 107例患者均完成纤维喉镜吞咽评估,鼻咽癌放疗后随诊时间为5~14年,平均(8.78±2.91)年,声门内收反射减弱或消失22例(20.56%),鼻咽反流及关闭不全23例(21.49%),声带活动减弱或声带麻痹50例(46.72%)。53.06%患者存在对于粥样食物严重梨状窝残留,而45.79%患者对水以及29.90%患者对粥样食物存在误吸。 结论 通过对鼻咽癌放疗后长期存活患者进行纤维喉镜吞咽评估,较多患者存在严重吞咽障碍,其中粥样食物残留及水样食物误吸较常见。
    咽后壁瓣在早期下咽后壁癌切除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
    岳文慧,李连贺
    2019, 33(6):  60-6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260
    摘要 ( 1658 )   PDF (350KB) ( 3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咽后壁瓣修复早期下咽后壁癌切除后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用咽后壁瓣对3例早期下咽后壁癌手术切除后缺损进行修复。 结果 咽后壁瓣愈合良好,患者术后发音、吞咽及呼吸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咽后壁瓣修复早期下咽后壁癌手术切除后缺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修复方法。
    肿瘤转移抑制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蒋宁宁,王鹏来,袁长勇,黄晓峰,蒋常委,刘宗响,孙铁忠
    2019, 33(6):  64-6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8.465
    摘要 ( 1117 )   PDF (375KB) ( 19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MTSS1)在舌鳞状细胞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癌旁正常组织中MTSS1蛋白的表达,并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 20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SS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20例配对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34例转移组中MTSS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46例非转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37例临床Ⅲ~Ⅳ期组中MTSS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43例临床Ⅰ~Ⅱ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TSS1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TSS1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舌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可能抑制了TSCC的发生和发展。
    焦虑抑郁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夜间血压波动的影响
    李晓, 袁英, 李延忠, 王岩, 杨珂, 孙永强, 于学民, 王宁, 王磊
    2019, 33(6):  68-7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418
    摘要 ( 1433 )   PDF (421KB) ( 2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焦虑和/或抑郁以及认知功能下降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夜间血压波动的影响。 方法 收集自 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并能够配合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的154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1例确诊为焦虑和/或抑郁状态并OSAHS,设为实验组;73例为单纯OSAHS,无相关精神症状,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分别记录患者多导睡眠监测各项数据。分析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呼吸紊乱指数>30次/h重度OSAHS患者,实验组收缩压最高值、收缩压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焦虑和/或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以及认知功能下降会影响重度OSAHS患者收缩压的波动范围,睡眠监测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焦虑和/或抑郁并重症OSAHS患者夜间血压变化,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出现。
    大气污染中气态污染物致大鼠喉黏膜急性损伤的研究
    李鑫,吴玮,王刚,司少艳,韩浩伦,李保卫,范欣,张驰,尚颖,丁瑞英
    2019, 33(6):  75-7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048
    摘要 ( 14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大气污染中气态污染物对大鼠喉黏膜的急性损伤及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200 g左右健康SPF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气态污染物暴露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饲养于SPF环境中,气态污染物暴露组大鼠呼吸的气体为2016年北京市红色预警期间外界大气经HEPA滤膜过滤颗粒物后的空气,暴露时间为6 d。暴露后处死大鼠,取喉黏膜,检测大鼠喉黏膜的病理学改变及喉黏膜组织细胞因子IL-1β、IL-4、IL-5、IL-6、IL-10、IL-12、IL-13、IL-17a、IFN-γ、TNF-α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气态污染物暴露组大鼠喉黏膜上皮有不同程度的过度角化、基底细胞排列紊乱;IL-1β、IL-10、IL-13、IL-17a、TNF-α的表达增强(P<0.05);IL-12、IFN-γ的表达减少(P<0.05)。 结论 大气污染中的气态污染物可以引起大鼠喉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Th1/Th2失衡,呈Th2优势应答有关。
    丝裂霉素C联合光致亚胺交联水凝胶在犬声带损伤模型中的防粘连作用
    宋志远, 易红良, 汪泱, 杨云龙
    2019, 33(6):  78-8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199
    摘要 ( 1598 )   PDF (377KB) ( 2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比格犬声带前联合粘连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及光致亚胺交联水凝胶(HA-NB)与丝裂霉素C(MMC)联合应用的防粘连作用。 方法 16条比格犬随机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MMC组、HA-NB组、丝裂霉素C-水凝胶联用组(HN-MMC),每组4只。支撑喉镜下行声带前中段及前联合切除手术,术后观察大体形态并评估粘连程度,术后8周取组织活检进行切片染色,比较镜下形态变化。 结果 术后8周犬声带前联合粘连模型建立,可进行精确的粘连程度测量。HA-NB组与MMC组的粘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N-MMC 组的粘连比例小于对照组;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HA-NB与MMC的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镜下染色切片显示HN-MMC组瘢痕增生指数低于其余各组,瘢痕形成率低。 结论 丝裂霉素C联合光致亚胺交联水凝胶在犬声带前联合手术中达到了良好的防粘连效果,为预防声带术后粘连提供了较理想的材料。
    喉镜评分预测支撑喉镜手术暴露的临床意义
    宋颖,潘忠,傅敏仪
    2019, 33(6):  81-8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303
    摘要 ( 1892 )   PDF (900KB) ( 3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喉镜评分系统对于支撑喉镜手术中声门暴露困难程度的预测作用。 方法 应用双盲试验方法,测试员用喉镜评分系统对支撑喉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测量及评分,术者在术中对患者声门暴露困难程度进行评估分级,收集数据后统计两者是否具有相关性,及分析主要相关因素。 结果 当患者术前喉镜评分为6分及以下时,术中82.8%的概率出现可接受喉暴露,17.2%的可能出现困难喉暴露。当患者术前喉镜评分超过6分时,术中100%的概率会出现困难喉暴露。困难喉暴露预测系统(>6分)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100%(20/20)、82.8%(48/58)、0%(0/20)、17.2%(10/58)。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开口牙裂距离、甲状软骨角-颏下距离、颈部伸展角度、体质量指数、小颌畸形。 结论 利用简易可行的术前支撑喉镜评分系统,将6分作为困难喉暴露与可接受喉暴露的分界,准确度较高,在临床上简单易操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复杂性食管异物的临床诊疗分析
    李飞,姚俊,刘磊峰
    2019, 33(6):  85-8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8.588
    摘要 ( 1450 )   PDF (2767KB) ( 21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复杂性食管异物伴发严重并发症的种类及特点,总结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治疗的244例食管异物中22例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发患者群、就诊时间、异物类型及嵌顿位置、并发症类型及诊断治疗方式等。 结果 22例中除4例儿童外,其余患者均在发病后通过进食馒头、蔬菜、努力吞咽等方式,试图将异物强行推入胃中未果,从而出现严重并发症;从发病到就诊最长达32 d,平均5.9 d;误吞异物类型中17例(77.3%)为动物性骨头,以鱼骨和鸡骨为主;10例嵌顿于食管入口水平,5例嵌顿于T1-T2水平,3例嵌顿于T8-T9水平;严重并发症包括食管穿孔或合并食管局部炎症6例(27.3%),颈部及纵隔气肿、脓肿5例(22.7%),食管纵隔瘘4例(18.2%),游走于食管外异物3例(13.6%),咽后壁脓肿1例(4.5%),气胸1例(4.5%),气管食管瘘1例(4.5%),食管主动脉瘘1例(4.5%);14例于食管镜下取出异物,3例经颈侧切开探查取出异物,3例同时行颈部及纵隔脓肿切开引流术,1例行食管镜+胸腔镜探查,并行肺大泡切除术,1例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气管食管瘘修补术;22例患者中治愈21例(95.5%),平均住院时间为6.2 d,死亡1例(4.5%)。 结论 复杂性食管异物多见于老年患者,多因发生异物嵌顿后患者错误的暴力吞咽方式、不及时就医等不恰当处理方法,导致了患者病情的延误。异物的类型、嵌顿位置及就医时间与并发症的产生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上消化道造影及CT检查是诊断食管异物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能够清楚地显示出异物与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的关系,多学科协助治疗是挽救严重并发症引起危重病情的重要方式。
    综述
    管腔内pH监测在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孙喆喆,吴玮,王刚
    2019, 33(6):  90-9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036
    摘要 ( 1445 )   PDF (414KB) ( 24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反流性疾病包括为食管反流病(GERD)和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两者虽在发病机制及表现上有所不同,但均指胃内容物向上反流导致的疾病。GERD尤其是LPRD/胃食管气道反流性疾病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且体征往往不完全与疾病严重程度相符,临床实践中做出正确诊断并不容易。pH监测可以客观直接监测食管或咽喉部酸碱度变化,克服了通过主观症状诊断的非特异性,其在反流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不言而喻,论文对管腔内pH监测的发展历程和其特点进行综述。
    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
    谭燕,李灿
    2019, 33(6):  95-9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9.275
    摘要 ( 2776 )   PDF (311KB) ( 139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屈光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发展,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优化手术后的视觉质量,不断出现了各种人工晶体公式,论文综合论述了各种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公式如第一代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公式,第二代公式、Hill-RBF、 Barrett True-K等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