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5-20
      
    述评
    嗓音医学的范畴和疾病分类
    黄永望,傅德慧
    2021, 35(3):  1-4.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0.120
    摘要 ( 1577 )   PDF (599KB) ( 3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嗓音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进而为嗓音医学的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嗓音医学的范畴以及嗓音疾病、嗓音障碍分类等问题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也为临床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目前这种情况,对嗓音医学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并在以往嗓音障碍分类基础上,根据对嗓音疾病的理解,提出了嗓音疾病的分类,并列举了国内外嗓音医学相关团体及其在相关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文中的一些概念和理念有利于今后嗓音界规范化诊疗和分类。
    名家笔谈
    内分泌激素与嗓音
    庄佩耘,刘昀逸
    2021, 35(3):  5-9.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0.117
    摘要 ( 3847 )   PDF (2877KB) ( 4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分泌系统与嗓音之间关系密切,激素水平波动会对发声系统的形态、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嗓音变化。喉部含大量的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受体,故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是导致嗓音障碍最重要的两种激素。性激素在人一生的不同阶段存在动态变化,会导致嗓音的改变,青春期和老年期变化最明显。嗓音训练治疗男声女调效果显著,极少需要手术。激素相关性药物对嗓音的影响显著,甚至不可逆,使用相关药物时需慎重。甲状腺激素降低引起的喉黏膜及声带水肿,极易被误诊为任克氏水肿,需注意鉴别诊断。耳鼻喉科医生应加深对嗓音障碍背后内分泌问题的认识,以做到更加清晰地识别。
    临床研究
    控制用声导致的功能性发声障碍的临床特点研究
    程丽宇,徐文
    2021, 35(3):  10-13.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1.001
    摘要 ( 1066 )   PDF (602KB) ( 1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当的控制用声、禁声导致的功能性发声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有不当的控制用声、禁声且确诊为功能性发声障碍患者的初始诱因、病程、控制用声时间、临床表现、声嘶程度、既往治疗史及频闪喉镜下表现。 结果 94例患者中男性23例(24.5%)、女性71例(75.5%),初始发病诱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28例,29.8%)、过度用声(21例,22.3%)、无明显诱因(29例,30.9%)、精神压力大或情绪激动(12例,12.8%)、其他因素(4例,4.2%)。病程1周~12年,中位数为6个月。控制用声时间为1周~5年,中位时间为3个月。94例患者中82例(87.2%)有发音疲劳、79例(84.0%)有声嘶、27例(28.7%)有发音咽痛。轻度声嘶23例(24.5%)、中度声嘶38例(40.4%)、重度声嘶31例(33.0%)、2例(2.1%)无声嘶。VHI评分总分为(63.0±23.5)分,其中功能部分(23.1±7.5)分,生理部分(22.4±10.5)分,心理部分(17.7±9.5)分;三部分评分比较,功能、生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9),功能、生理评分均高于心理评分(P=0.010,P<0.001)。频闪喉镜结果:53例(56.4%)患者无明显声门上代偿,41例(43.6%)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声门上代偿;声门闭合完全26例(27.7%),闭合呈不同程度裂隙66例(70.2%);黏膜波正常或轻度减低61例(64.9%),中重度减低及消失31例(32.9%)。患者恢复正常用声、部分患者辅助发音训练后,VHI评分、jitter、shimmer均较前减小(P均<0.05)。 结论 不当的控制用声、禁声可继发功能性发声障碍,女性多见,患者多伴有发音疲劳等主观症状。患者明确诊断后,首先应恢复正常用声,部分患者需辅助进行发音训练,发声障碍可明显改善。
    痉挛性发声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探讨
    于萍,屈歌
    2021, 35(3):  14-19.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0.119
    摘要 ( 1840 )   PDF (756KB) ( 25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性分析痉挛性发声障碍(SD)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发生背景、嗓音障碍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探讨痉挛性发声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方法 受试者为68例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病程5个月~8年,男6例,女62例;调查患者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或(和)工作状况、嗓音障碍出现的背景、病程、嗓音障碍的表现形式等。录音文字为朗读一首短诗及发长元音[a:]。采用三种不同方式发声:正常说话声、耳语声、提高声调发声。根据患者的嗓音障碍程度、病史、年龄及意愿,按照下列原则治疗:(1)注射肉毒素;(2)放松训练;(3)音乐治疗;(4)药物治疗;(5)发声训练。 结果 SD的高发年龄段位于30~49岁,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性别比为1∶10.3。嗓音障碍发生在重要困难时期29例,发生在精神创伤后15例,经历过不良事件5例,无明确心理背景19例。治疗效果:22例接受过1~5次肉毒素治疗的患者中,治愈1例,缓解14例,无效7例;接受音乐治疗4例,治愈1例,缓解3例;23例接受发声训练治疗,缓解8例,无效15例;口服抗焦虑类药物12例,缓解2例,无效10例;自我放松训练7例,治愈4例,无效3例。 结论 多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相同治疗方法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提示SD病因的多维性和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负性生活事件或(和)长期的精神压力与SD的发生有高度相关性,提示心理背景是导致出现SD和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甲状腺结节术后患者语音评估及嗓音声学分析
    梁程程,雷大鹏,王欣,侯波,李梅
    2021, 35(3):  20-27.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0.110
    摘要 ( 2351 )   PDF (774KB) ( 17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前后嗓音变化特点。 方法 选取行甲状腺手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手术方式和性别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女性甲状腺全切术组(组1,18例)、女性甲状腺非全切术组(组2,28例)、男性甲状腺全切术组(组3,6例)、男性甲状腺非全切术组(组4,12例)。对患者术前、术后 3 d及术后 1个月分别进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动态喉镜检查、嗓音自我评估(VHI-10量表)、听感知评估(GRBAS评分)及嗓音声学分析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探查暴露喉返神经,喉返神经监测均有信号,声带活动均良好。在VHI-10量表和GRBAS评分方面,术后3 d时,组1患者在无力感(A)方面评分与组2患者在生理维度(P)及总嘶哑度(G)、粗糙度(R)评分方面较术前提高(t=-3.000,P=0.008;t=-2.200,P=0.037;t=-2.423,P=0.022;t=-2.423,P=0.022),均于术后1个月时恢复(P>0.05)。组3和组4的VHI-10及GRBAS评分各指标均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嗓音声学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 d时,振幅微扰(shimmer)增大(组4 t=2.564,P=0.026)、最长发音时间(MPT)缩短(组1 t=2.419,P=0.027;组4 t=2.641,P=0.023)、最大声压级(SPLmax)减小(组1 t=4.930,P<0.001;组2 t=3.918,P=0.001;组3 t=4.399,P=0.007;组4 t=2.419,P=0.027)、发音障碍指数(DSI)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组1 t=4.570,P<0.001;组2 t=3.086,P=0.005;组3 t=3.166,P=0.025)。术后1个月时,4组数据中F0、jitter、shimmer、MPT、SPLmax、DSI均恢复到术前水平或远超术前水平,F0提高(组4)、jitter缩小(组1、组4)、shimmer缩小(组4)、MPT延长(组1)、DSI增大(组1、组2)(P<0.05)。 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嗓音异常可能与性别、患者心理因素、肿瘤范围、喉返神经暴露情况等有关,无喉返神经麻痹的患者术后嗓音异常是可逆的。
    继发性甲旁亢甲状旁腺全切术后嗓音变化研究
    邓敏鑫,欧维健,刘双信,任庆宜,严培楷,吴嘉慧,康竞,张思毅,葛平江
    2021, 35(3):  28-30.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1.002
    摘要 ( 1053 )   PDF (621KB) ( 16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全切术后患者嗓音的变化。 方法 选择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29例,其中男18例,平均(43±12)岁;女11例,平均(50±12)岁。患者术前及术后第5天测试F0、Jitter、Shimmer和噪比等嗓音分析指标,以及最大发音声时(MPT)和血钙浓度。测试术前术后第1天的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PTH)值。 结果 患者F0、Jitter、Shimmer和谐噪比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PT术后明显缩短(P<0.05)。 结论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全切术后在维持血钙的情况下最大发音时间均有明显缩短,而基频及频率微扰及振幅微扰以及噪比没有变化。
    窄带成像技术在咽喉反流诊断中的优势应用
    吴迪盼盼,崔新华,郭颖,耿博,高芳芳,梁辉
    2021, 35(3):  31-36.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0.108
    摘要 ( 1095 )   PDF (2781KB) ( 28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在咽喉反流(LPR)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根据我国2015年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的标准招募39例咽喉反流阳性患者(LPR组)和19例阴性对照,参与者均完成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评分及NBI下的电子喉镜检查。 结果 39例LPR患者中2例失访。与共识的标准比较,NBI技术灵敏度是94.6%,特异性是78.9%( Kappa=0.755,P<0.001)。治疗前:LPR组NBI阳性率为94.6%,RFS的阳性率为94.6%,对照组NBI阳性率为21.1%,RSI的阳性率为24.3%。LPR组NBI阳性率与RFS阳性率一致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与RSI阳性率存在差异,且二者结论一致性较差(P=0.040)。LPR组与对照组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仅21例LPR患者参与复查。NBI下的阳性率为71.4%,RSI阳性率为9.5%,二者结论一致性较差(P<0.001)。RFS阳性率为61.9%,与NBI相对比一致性好(Kappa=0.576,P=0.007)。21例随访患者治疗前后阳性率由90.5%下降为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 结论 NBI技术具有较好的诊断咽喉反流的价值。
    功能性发声障碍患者嗓音及心理状态评估分析
    张凯婷,刘杰,许贞菊,张晓雪,曹松丽,韩敏
    2021, 35(3):  37-41.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0.114
    摘要 ( 2260 )   PDF (656KB) ( 4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功能性发声障碍患者进行嗓音和心理状态评估,探讨其在功能性发声障碍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72例功能性发声障碍患者(实验组)和无嗓音障碍的正常人(对照组)40例。其中功能性发声障碍组中功能增强型发声障碍 50 例,功能减弱型发声障碍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计算机嗓音评估、GRBAS评估、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动态喉镜检查、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对比两组之间各项指标评估结果。 结果 实验组GRBAS评分为(1.92±1.03)分,VHI自评分为(58.43±23.17)分,频闪喉镜检查实验组声带闭合、黏膜波、对称性及周期性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计算机嗓音评估中,实验组频率微扰、振幅微扰及最长声时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S评分及SDS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完善的嗓音和心理状态评估对功能性发声障碍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单侧特发性声带麻痹神经电刺激治疗后即刻疗效初步观察
    闫静,任晓勇,向莉,杜小滢,李娜,刘小红,侯瑾
    2021, 35(3):  42-4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451
    摘要 ( 1159 )   PDF (1170KB) ( 14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单侧特发性声带麻痹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电刺激治疗后即刻对主观声音改变、声学参数以及动态喉镜观察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诊断为单侧特发性声带麻痹的患者,回顾性收集其行喉肌电图检查并同期行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后的动态喉镜及嗓音分析检查结果,分析检查及治疗前后主观声音改变,声学参数(jitter、shimmer、DSI、MPT)及动态喉镜观察结果。 结果 共计43例单侧特发性声带麻痹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喉返神经合并喉上神经受损4例、喉上神经受损1例、喉返神经受损38例。喉肌电图检查及神经电刺激治疗后患者即刻均自觉讲话较前轻松感;治疗后即刻动态喉镜检查发现5例(11.6%)患者声带闭合较前无明显变化,声嘶无明显好转;38例(88.4%)患者动态喉镜显示声门裂均较检查前明显变小,可采集到基频及黏膜波,声嘶较前明显好转;声学参数前后变化:MPT(6.58±2.75 vs 10.3±5.18,P<0.001)、DSI(-3.79±6.7 vs -0.11±1.68,P=0.002),jitter及shimme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特发性声带麻痹患者早期接受喉肌电图检查及神经电刺激干预治疗可改善患者声嘶,明显延长最长发音时间,改善嗓音障碍严重指数,显著改善声门闭合程度,提示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声乐系、师范系及医学系本科生对嗓音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调查
    曾斌,徐婷,于凌昱,毛敏姿,任佳,祝佼,杨慧,陈茜,吕丹
    2021, 35(3):  47-53.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0.109
    摘要 ( 1133 )   PDF (623KB) ( 3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了解声乐系、师范系及医学系本科生对嗓音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以期为推广职业用嗓者的嗓音保健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式,通过WJX.cn向相关专业本科生发放调查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444人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以“喜食辛辣、刺激食物”占比最高(50.5%,n=224);40.5%(n=180)的本科生未听说过嗓音保健知识;对损害保护嗓音的行为习惯知晓率分别为55.0%~84.2%、71.8%~91.0%。85.1%(n=378)的本科生希望获取嗓音保健知识,尤其是嗓音疾病的预防知识(83.3%,n=370),且网络平台(62.6%,n=278)是最受欢迎的获取方式。 结论 声乐系、师范系及医学系本科生对嗓音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待提高,对嗓音保健知识有需求,但在制定嗓音保健方案时,应根据不同性别、年级及专业的嗓音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嗓音保健方案。
    嗓音训练应用于声带息肉术后的效果评价
    马亦飞,喻国冻,鲜志芃,何星辰,顾萍,陈自力
    2021, 35(3):  54-5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407
    摘要 ( 1504 )   PDF (433KB) ( 2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嗓音训练应用于声带息肉术后的疗效。 方法 选取92例接受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6)与对照组(n=46)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喉显微声带息肉切除术,对照组术后给予金嗓散结丸口服治疗4周,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1周起联合嗓音训练治疗3周,术后4周两组同时结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嗓音障碍指数(VHI)评分及嗓音声学参数值。 结果 脱落病例6例,86例完成研究。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VHI评分及嗓音声学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HI评分及嗓音声学参数值较治疗前均改善(P<0.001);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VHI评分及嗓音声学参数值显著改善。 结论 嗓音训练可促进声带术后功能恢复,提高嗓音质量,疗效显著。
    中文版嗓音疲劳指数量表在职业用声者嗓音疲劳评估中的应用
    邢东升,邸全红,印有亮,修世国,张明龙
    2021, 35(3):  59-6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467
    摘要 ( 1379 )   PDF (931KB) ( 2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中文版嗓音疲劳指数量表(VFI)在职业用声者嗓音疲劳(VF)评估中的应用。 方法 观察组为因嗓音疲劳就诊的职业用声者120例,对患者进行电子喉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检查,填写中文版VFI量表调查问卷。观察组根据电子喉镜NBI下检查再次分组慢性喉炎组(A组)、声带小结组(B组)、声带肿物组(C组)。对照组为经电子喉镜NBI检查及自我表述无嗓音疾病的职业用声者20例。观察组A组、B组行雾化吸入治疗连续1周,声音休息,口服10 mL蓝芩口服液(3次/d),对症治疗1个月复查,行电子喉镜NBI检查及填写中文版VFI量表。观察组C声带肿物组行声带肿物切除术,标本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再次分为良性肿物组(C1组)、恶性肿物组(C2组),术后雾化吸入连续1周,声音休息,口服10 mL蓝芩口服液(3次/d),对症治疗1个月复查。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观察组各组及对照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0 5>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FI评分Part1得分、Part2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art3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观察组A组与B组,C1组与C2组Part1/2/3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P=0.492);A组、B组Part1得分均低于C1组,A组、B组Part2得分均低于C1组C2组,A组、B组Part3得分均高于C1组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art1得分低于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B组Part1得分低于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观察组A、B、C1各组经治疗后Part1、Part2VFI评分下降,Part3得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C2组经治疗后Part1、Part2VFI评分下降,Part3得分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 结论 中文版VFI量表能够对VF患者发音疲劳和发音回避、发音身体不适以及声音休息与症状的改善三因素提供准确的量化指标,可以用于职业用声者VF主观评估。
    一个新的X连锁耳聋综合征的表型特征
    兰世鹏,陈智斌,曹新,邢光前
    2021, 35(3):  65-6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382
    摘要 ( 974 )   PDF (3079KB) ( 2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一个X连锁隐性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表型特征。 方法 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纯音听力测试,另对其中4例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发育和智力评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 结果 家系共5代60例,6例患者均为男性,其遗传基因来自他们表型正常的母亲。接受进一步评估的4例患者均为出生后即有听力下降,纯音测听提示为双耳轻~重度混合性或传导性听力损失,其中3例听力损失随年龄进行性加重。耳科检查发现,4例6耳外耳道闭锁,2耳耳道重度狭窄;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郭畸形,包括招风耳、后旋小耳、对耳轮和对耳屏发育不全等。颞骨影像学检查提示3例混合性听力损失者具有相似的内耳发育畸形:内听道异常扩大;2例可疑听骨链异常。此外,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形态异常,包括双侧上睑下垂(3例)、眉毛浓密(3例)、眼距增宽(4例)、宽鼻根(3例)、小眼(1例)和面部不对称(1例)。4例患者的发育和智力评估、视力、眼底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均未见异常。 结论 系谱分析及临床评估表明该家系表型为一种新的X连锁耳聋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耳发育畸形、先天性混合性或传导性听力损失以及面部形态异常。
    益生菌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抗变态反应作用Meta分析
    林小燕,李静,马志祺,李依琳,高馨怡,李勇
    2021, 35(3):  70-8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374
    摘要 ( 2631 )   PDF (3042KB) ( 3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性评价益生菌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抗变态反应作用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以益生菌为干预措施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截至2020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总共纳入27个RCT,共2 14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106例,对照组1 0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口服益生菌(≥12周)可以降低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SMD=-0.22,95%CI(-0.42,-0.02),P=0.03<0.05]及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SMD=-0.38,95%CI(-0.69,-0.08),P=0.01<0.05];且益生菌组的鼻部RQLQ[MD=-0.78,95%CI(-0.96,-0.61),P<0.000 01]、眼部RQLQ评分[MD=-0.75,95%CI(-0.90,-0.60),P<0.001]、TNSS评分[MD=-1.54,95%CI(-1.77,-1.31),P<0.001]及药物使用评分[SMD=-0.43,95%CI(-0.64,-0.22),P<0.000 01]均较安慰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益生菌组较安慰剂组在降低血清特异性IgE水平[SMD=0.08,95%CI(-0.11,0.26),P=0.42]及调节Th1/Th2平衡[SMD=0.40,95%CI(-1.20,1.99), P=0.6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口服益生菌可以有效的控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过敏症状,虽然短期内口服益生菌对AR 的发生无明显预防作用,但长期服用可以降低血清总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证明长期口服益生菌可能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疗效和安全性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手段。
    鼻咽癌患者miR-429、miR-200C表达与预后关系分析
    王中卫,杨林,郭亚,孙斌,王亚利,马秀龙,任宏涛,包兴
    2021, 35(3):  81-8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016
    摘要 ( 1316 )   PDF (1297KB) ( 15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miR-429、miR-200C表达与预后关系。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80例,对病理穿刺组织样本行qRT-PCR检测对miR-429、miR-200C相抵表达量进行分析,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出院后以电话及门诊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时间。 结果 不同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患者miR-429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随严重程度的增加表达量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80例患者总体有效率为100%,其中CR 71例(88.75%),PR 9例(11.25%)。死亡及复发或转移的55例为预后不良组,无瘤生存的18例为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组患者miR-429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miR-429相对表达量对鼻咽癌预后不良预测cut-off值为1.36,AUC为0.723,95%CI为0.547~0.898,灵敏度为82.15%,特异度为81.72%;miR-200C相对表达量对鼻咽癌预后不良预测cut-off值为0.53,AUC为0.713,95%CI为0.562~0.865,灵敏度为82.01%,特异度为79.61%。miR-429高表达组(miR-429相对表达量≥1.36)平均生存时间为(39.07±1.59)个月,95%CI:35.95~42.19;miR-429低表达组(miR-429相对表达量<1.36)平均生存时间为(23.57±1.02)个月,95%CI:21.57~25.58(P<0.05)。miR-200C高表达组(miR-200C相对表达量≥0.53)平均生存时间为(38.28±1.71)个月,95%CI:34.94~41.63;miR-200C低表达组(miR-200C相对表达量<0.53)平均生存时间为(23.52±1.07)个月,95%CI:21.42~25.62(P<0.05)。 结论 不同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鼻咽癌患者miR-429、miR-200C相对表达量有差异,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miR-429、miR-200C表达量下降,miR-429相对表达量<1.36、miR-200C相对表达量<0.53时鼻咽癌患者生存时间下降。
    ROE量表在外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孙笑晗,李娜,陈凯璇,陈敏,闫舒,车飞
    2021, 35(3):  87-9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098
    摘要 ( 1276 )   PDF (2336KB) ( 3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外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 方法 采用鼻整形结局评估量表(ROE)评价,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采用汉译的ROE问卷对接受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的外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前后的分值进行比较。 结果 汉译的ROE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外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前后ROE分值分别为(38.622±18.136)和(76.603±6.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78, P<0.001)。 结论 以ROE作为评价指标,鼻内镜辅助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外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能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
    宫腔镜在声门暴露困难喉部手术中的应用
    孙浩,张杰,杨扬,倪树仁,吴宇华,刘原虎,倪鑫
    2021, 35(3):  92-9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492
    摘要 ( 958 )   PDF (1639KB) ( 1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声门暴露困难手术中的应用,并与显微镜比较视野。 方法 通过Yamamoto分级法,筛选出45例声带病变暴露困难患者,术中分别使用宫腔镜和显微镜采集视野图像并做对比,其中38例应用宫腔镜进行手术。 结果 38例应用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治愈率为100%,且宫腔镜比显微镜视野更有优势。 结论 在声门暴露困难时,宫腔镜可作为视野辅助工具,且相较于显微镜更有优势。
    超广角眼底照相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检查的临床应用
    周怀胜,梁婉玲,郎海波,冼志林,晏世刚,孔祥斌,沈沛阳
    2021, 35(3):  96-9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378
    摘要 ( 1874 )   PDF (908KB) ( 3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和三面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结果,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111例(111眼),术前均进行自然瞳孔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检查和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记录术中和术前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裂孔检出率的Kappa值为0.447,一致性中等。两种检查方法检出不同类型的视网膜裂孔的数量存在差异。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圆孔,其他类型裂孔的遗漏相对较少。 结论 欧堡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前检查效果与三面镜检查一致性中等,可能会遗漏较周边的视网膜裂孔和黄斑裂孔,尤其是周边视网膜的圆孔。
    儿童舌系带过短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杨慕,肖旭平
    2021, 35(3):  100-10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148
    摘要 ( 1568 )   PDF (424KB) ( 46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舌系带过短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均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疾病,有研究表明舌系带过短是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危险因素,舌系带过短会引起小儿早期口腔发育障碍,导致牙颌面畸形,增加睡眠时上气道塌陷的风险。儿童舌系带过短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两者的相关性引起高度重视。就儿童舌系带过短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两者的相关性作系统性的综述。
    半乳糖凝集素10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李春花,刘肖,刘红兵
    2021, 35(3):  106-11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163
    摘要 ( 1123 )   PDF (431KB) ( 1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半乳糖凝集素10(Galectin-10)被发现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探索其病理作用的研究很少。近几年,半乳糖凝集素10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其在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疾病中研究越来越多。综述了Galectin-10历史回顾及其在慢性鼻窦炎中的相关研究,Galectin-10/CLC蛋白不仅仅可作为以2型免疫反应为特征的CRSwNP的生物标志物,而且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并且很有希望作为以2型免疫反应为特征的CRSwNP的药物靶点。
    儿童颅底病变和内镜手术
    吴泽斌,邱前辉
    2021, 35(3):  112-11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233
    摘要 ( 974 )   PDF (444KB) ( 1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鼻内镜颅底外科运用自然腔道充分暴露病变和周围神经血管, 减少脑组织牵拉, 提高手术疗效, 现已被广泛应用。由于多数内镜颅底外科治疗方法和手术技术是在成人患者中积累的, 面对复杂的颅底结构、不同年龄的解剖发育特点、病变对重要神经血管的侵犯等, 儿童颅底病变的内镜手术治疗极具挑战性, 国内少有大宗病例报道。对儿童颅底解剖和病变特点、内镜手术入路的选择、并发症的处理和颅底重建进行综述, 并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病变, 增加对儿童内镜颅底手术的进一步认识。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化疗及靶向进展
    卫亚楠,陈曦
    2021, 35(3):  118-12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276
    摘要 ( 3119 )   PDF (458KB) ( 5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但是器官功能保留率和5年生存率没有显著提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药开始应用于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研究表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作为诱导化疗方案提高了喉功能保全率。后来随着紫杉醇的应用,有研究证实在PF方案基础上加用紫杉醇可提高诱导化疗的疗效。与PF方案相比,TPF方案在局部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期上有显著的优越性,因此,成为诱导化疗的首选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期,同步放化疗成为非手术治疗及保喉的新方式,因其在总体生存率、保喉率、局部控制率上有明确的优势,已被列入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非手术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2006年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运用于临床,因其预后的优势及较少的不良反应成为无法耐受化疗药物的新选择。就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谷氧还蛋白在眼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付奕豪,徐逸轩,严宏,张婕
    2021, 35(3):  125-13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0.191
    摘要 ( 1353 )   PDF (429KB) ( 20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谷氧还蛋白(Grx)是巯基-二硫化物氧化还原酶家族的重要一员,其主要功能是还原蛋白质和谷胱甘肽形成的二硫化物,从而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Grx存在于全身许多组织中。近年来,Grx在眼部疾病中发挥的保护功能和与其他抗氧化酶的协同作用不断被阐明,对于Grx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综述主要总结了Grx在治疗眼病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