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6-16
      
    论文
    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
    张庆丰
    2012, 26(3):  1-1. 
    摘要 ( 1000 )   PDF (1014KB) ( 13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的测定
    孙迎贞,范献良
    2012, 26(3):  2-4. 
    摘要 ( 1028 )   PDF (1040KB) ( 10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0例OSAHS患儿的红细胞补体受体1(ECR1)进行测定, 并以同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OSAHS患儿红细胞ECRl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CR1数量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负相关(r =-0.61,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呈正相关(r=0.53,P<0.05)。结论   儿童OSAHS影响儿童红细胞免疫功能, 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可能会对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带来不良影响。

    同期鼻腔手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庞太忠,吴允刚,李晓瑜,马林祥,丁德涛,黄萌萌,王彩华,张永红,张辉
    2012, 26(3):  7-9. 
    摘要 ( 1041 )   PDF (943KB) ( 28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同期鼻腔手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情况。方法   对40例伴有鼻阻塞的OSAHS患者分A、B两组,A组行鼻腔手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B组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术后6个月复查睡眠监测,比较术前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   A、B两组OSAHS患者术后AHI平均值均降低,A组有效率较B组高。结论   同期鼻腔手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鼻腔、咽腔双平面阻塞的OSAHS患者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Meta分析
    侯森1,杨海珍2
    2012, 26(3):  10-12. 
    摘要 ( 1651 )   PDF (1514KB) ( 12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以 “分泌性中耳炎”和 “盐酸氨溴索”为主题词检索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并辅以手工检索进行文献追索。以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为治疗组,提取纳入研究文献原始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4篇文献被纳入本次研究,共141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其中治疗组743例,对照组6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优于常规治疗(P<0.05),总有效率合并OR及其95%CI为2.74(2.10,3.57)。结论   盐酸氨溴索能提高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仍需对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null
    窦晓清1,陈贤明2,梁永辉2,张丽卫2,罗碧强2,邓意红2
    2012, 26(3):  13-16. 
    摘要 ( 1022 )   PDF (1859KB) ( 13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ull
    听觉剥夺和耳蜗内电刺激引起幼鼠听觉通路bdnf和c-fos基因及蛋白改变
    卢振东1,杨军2
    2012, 26(3):  17-23. 
    摘要 ( 942 )   PDF (2399KB) ( 16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耳聋幼鼠及耳聋后单耳植入电极电刺激后,其听皮层和下丘、耳蜗核三个部位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c-fos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66只SD幼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分别为注射药物后耳聋4周组(A1组)及对照组(A2组),耳聋6周组(B1组)和及对照组(B2组),注射药物后3周接受耳蜗内电刺激组(C组),5周接受耳蜗内电刺激组(刺激时间为1周,D组)。于幼鼠颈背部、两侧下腹部皮下注射庆大霉素(总量为350mg/kg),0.5h后于相同部位注射呋塞米(总量为200mg/kg)。分别于注射药物后不同时间取听皮层、下丘及耳蜗核三个部位的组织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dnf及c-fos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A1组在听皮层、下丘及耳蜗核部位的bdnf及c-fos基因及蛋白表达均较A2组上升,较C组下降(P<0.05)。B1组在听皮层、下丘及耳蜗核部位bdnf及c-fos基因及蛋白表达均较B2组和D组下降(P<0.05)。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听觉剥夺可导致幼鼠听皮层、下丘和耳蜗核部位的bdnf及c-fos基因及蛋白早期表达增多,而晚期表达下降。耳蜗植入电极电刺激可导致幼鼠听皮层、下丘和耳蜗核部位的bdnf及cfos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多。bdnf及c-fos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反映三个部位的可塑性变化。

    IFN-γ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喉乳头状瘤的实验研究
    陈勇,谢秀芳,刘昉,蒋刈,李瑞玉
    2012, 26(3):  24-27. 
    摘要 ( 874 )   PDF (1502KB) ( 12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IFN-γ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喉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   采用Ad5-FN-γ-GFP重组腺病毒将IFN-γ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FN-γ的表达水平。将IFN-γ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小鼠喉旁组织,第 1、3、7、14、28天取骨髓和喉旁组织用real-time PCR检测小鼠骨髓和喉旁组织中IFN-γ的mRNA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当感染复数(MOI)=100和转染时间为72h时,细胞上清液中IFN-γ的表达水平分别达到峰值。注射空白培养液和注射空白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的骨髓和喉旁组织中,IFN-γ基本不表达。注射病毒转染后的mBMSCs后,骨髓和喉旁组织中都开始大量表达IFN-γ,并且表达量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讨论   IFN-γ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肿瘤细胞表面MHCⅠ和Ⅱ类抗原分子的表达,从而增强机体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效应。比单纯外源性IFN-γ治疗的不良反应小,表达持久,而IFN-γ编码基因没有整合到全身染色体基因组上,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因此,IFN-γ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喉部肿瘤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TGF-β1G-800A、C-509T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易感性的关系
    王欣如1,2,刘志艳3,李丽珍1,黄涛2,夏斌4,李芳邻1,2
    2012, 26(3):  28-32. 
    摘要 ( 1248 )   PDF (1097KB) ( 13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位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G-800A、C-509T的基因型分布与济南市及周边地区汉族成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TGF-β1 G-800A、C-509T位点多态性分布特点,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与PTC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在PTC组及对照组中,TGF-β1、 C-509T、G-800A基因型的连锁不平衡系数为D′=0.75,r2=0.83,P=0.03;TGF-β1 GT单倍体型相对于野生GC单倍体型OR=2.21,P<0.0001,说明GT单倍体型PTC易感性增强;以野生TGF-β1 G/G+C/C基因型作为参照,连锁存在的TGF-β1 G/A+T/T基因型OR=2.44,P=0.01,说明其PTC易感性增强;TGF-β1 C-509T T/T基因型相对于野生基因型C/C OR=3.83,P<0.0001。结论   济南市及周边地区汉族人群中,连锁存在的TGF-β1单倍体型GT及合并基因型GA+TT PTC易感性增强,而非连锁存在的TGFβ1 C509T T/T基因型亦可明显增加PTC的易感性,以上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可用做PTC个体化监测指标。TGFβ1 C509T位点T/T基因型显示出的PTC患病高风险,有望作为靶向治疗的指导。

    多次5ALA介导光动力下存活鼻咽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分析
    胡可锦1, 唐瑶云2, 赵素萍2
    2012, 26(3):  33-36. 
    摘要 ( 1064 )   PDF (1395KB) ( 15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多次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 5-ALA)介导光动力下(5-ALA-PDTs)存活鼻咽癌(NPC)细胞亚株CNE2和5-8F的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半数致死剂量(LD50)对细胞亚株CNE2和5-8F间断进行3次PDT处理,收集存活细胞传代扩增,然后分别评价细胞增殖、黏附、迁移能力和血管生成素1、2(Ang-1, Ang-2)表达的变化。结果   多次5-ALA-PDTs后存活的CNE2和58F在增殖、粘附、迁移能力上均有下降,Ang-1和Ang-2表达下调(P<0.05)。结论   多次5-ALA-PDTs可使存活NP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稳定下降,具有减少淋巴转移的潜在价值。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11例临床分析
    郑炯,单颖军
    2012, 26(3):  37-39. 
    摘要 ( 1172 )   PDF (1551KB) ( 14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2000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1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男7例,女4例, 46~82岁,平均65.7岁。采用手术+放疗治疗7例,手术+化疗2例,单纯手术1例,单纯放疗1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2%、36.37%、9.09%。免疫组化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发展快、易复发、预后差。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阿奇霉素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腔黏膜中NF-kBp65IL-8表达的影响
    白永1,李娜2,赵慎林1,张旻1
    2012, 26(3):  40-44. 
    摘要 ( 1091 )   PDF (1371KB) ( 11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腔黏膜中NF-kBp65、IL-8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术腔慢性炎症的机制。方法   将45例慢性鼻-鼻窦炎术后2周的患者随机分成阿奇霉素组、头孢菌素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治疗,所有患者均应用布地奈德喷鼻、生理盐水冲洗术腔,阿奇霉素组加用阿奇霉素500mg口服,每日1次;头孢菌素组加用头孢菌素500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继续同前治疗,连续3周后,取术腔病变黏膜作为实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及三组间术腔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NF-kBp65和IL-8表达的情况,计数阳性细胞数。结果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腔黏膜呈慢性炎症表现,NF-kBp65主要表达在术腔黏膜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的胞浆和部分胞核。IL-8主要表达在黏膜的上皮细胞、炎性细胞的胞浆。三组治疗后NF-kBp65和IL-8在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中的表达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阿奇霉素组治疗后术腔黏膜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中NF-kBp65、IL-8的表达均较头孢菌素组、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头孢菌素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中NF-kBp65、IL-8的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应用布地奈德抑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腔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NF-kBp65、IL-8的表达,较单独应用布地奈德明显,可能是阿奇霉素治疗慢性炎症的机制之一,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腔黏膜慢性炎症的转归具有促进作用。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的临床特点
    王长青1,李新平1,赵文敏1,王忠1,曾鸿斌1,张华1,刘立中2
    2012, 26(3):  45-47. 
    摘要 ( 1653 )   PDF (942KB) ( 13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aspirin intolerance triad,AIT)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及预防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收治的35例AIT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男13例(37%),女22例(63%),男女比例约0.59∶1;21~69岁,平均(36±16)岁。不耐受药物种类中:水杨酸类25例,占71%;丙酸类2例,占6%;吡唑酮类8例,占23%;灭酸类、昔康类、昔布类均无。临床类型中:鼻炎基础型11例,占32%;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基础型19例,占54%;哮喘基础型5例,占14%。本组25例行鼻窦CT检查显示鼻窦炎以多发或全组为主。本组23例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获得临床治愈,术后鼻息肉行病检,水肿型13例,占57%,腺囊泡型6例,占26%,纤维型4例,占17%;12例予以抗炎、平喘治疗好转出院。结论   AIT患者症状较重,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减少AIT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鼻内镜手术在额窦病变中的应用
    杨洪斌1,李秋梅2
    2012, 26(3):  48-49. 
    摘要 ( 1175 )   PDF (927KB) ( 13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开放额窦口治疗额窦病变的适应证、方法和疗效。方法   76例患者术前常规行鼻窦CT证实有额窦病变,包括额窦囊肿9例,孤立性额窦炎7例,霉菌性额窦炎5例,额窦炎伴鼻息肉及其他鼻窦炎症55例。根据CT扫描行DrafⅠ型、Ⅱa/b型和Ⅲ型额窦引流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 Ⅰ型引流治愈38侧, 有效18侧, 总有效率为90.3%;Ⅱa型引流治愈21侧, 有效11侧, 总有效率为91.4%;Ⅱb型引流治愈17侧, 有效10侧, 总有效率为93.1%;Ⅲ型引流治愈2侧, 有效1侧, 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病变应密切参考CT扫描影像, 准确定位额窦口。鼻内镜下开放额隐窝,去除额隐窝处病变的关键是充分额窦口引流。

    null
    张朝明
    2012, 26(3):  50-50. 
    摘要 ( 1271 )   PDF (951KB) ( 17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ull
    鼻内镜下处理经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
    李育广,刘凤英
    2012, 26(3):  51-53. 
    摘要 ( 1396 )   PDF (933KB) ( 12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原因及在鼻内镜下处理的经验。方法   对25例经颜面部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病例均在鼻内镜下观察造瘘口,根据造瘘口堵塞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   随访6~12个月,19眼症状完全消失,4眼症状明显减轻,2眼无效。  结论   经颜面部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应在鼻内镜下定期检查换药,及时处理堵塞造瘘口的血块、肉芽和粘连,对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

    多点环箍术治疗小儿颈内静脉扩张症
    刘红真1,李爱武1,张强业1,张帆2,张文同1,崔新海1,王克来1
    2012, 26(3):  54-56. 
    摘要 ( 1490 )   PDF (1130KB) ( 23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点环箍术治疗小儿颈内静脉扩张症(IJ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IJP患儿的临床资料,左侧1例,右侧12例,双侧2例。根据病变静脉的长度,应用10号丝线4~6根绕扩张静脉一周,每根线相距1cm左右。在结扎前放置直径1cm左右的硅胶管做支架,结扎静脉后抽出支架管,保留颈静脉的通畅,并限制静脉扩张。结果   15例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10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   多点环箍术治疗IJP,保留了原静脉,减少并发症,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双侧病变。

    闭合性喉气管外伤27例
    任庆,王景和,刘敬仁
    2012, 26(3):  57-58. 
    摘要 ( 1140 )   PDF (925KB) ( 13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闭合性喉气管外伤的特点,总结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27例患者中有严重软骨骨折和Ⅲ级以上吸入性呼吸困难的采用手术治疗,其余均保守治疗。结果   死亡1例,术后遗有喉狭窄1例,治疗效果较好25例。结论   闭合性喉气管外伤必须引起重视,对于手术治疗的方式以及术后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成人颈部淋巴管瘤的手术治疗
    林振华,莫宋平,陈振清,杨礼明,符士楠,彭峰
    2012, 26(3):  59-60. 
    摘要 ( 1441 )   PDF (1096KB) ( 17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成人颈部淋巴管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收治的全部成人颈部淋巴管瘤的病历资料。结果   9例肿瘤完全切除, 未出现神经损伤等明显并发症, 随访6个月~8年无复发。结论   手术治疗成人颈部淋巴管瘤效果理想,可作为首选方法。

    原发性扁桃体恶性肿瘤误诊、诊断及鉴别诊断探讨
    成伟1,陈健智2
    2012, 26(3):  61-62. 
    摘要 ( 1663 )   PDF (968KB) ( 16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原发性扁桃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临床和病理误诊的原因与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0~2007年原发于扁桃体的恶性肿瘤24例患者资料。结果   鳞状细胞癌8例,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5例,10例为B细胞来源,5例为T细胞来源;扁桃体霍奇金淋巴瘤(HL)1例;延迟诊断8例,及时诊断16例。结论   扁桃体恶性肿瘤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病理表现复杂,适当取材和依据病理及免疫组化尽早确诊是重要的。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而及时活检、详细的病史采集及全面的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扁桃体切除术有利于扁桃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OCT测量RNFLT、mGCCT在视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郇彦卫1,2,应良2,王茜2,董晓光2
    2012, 26(3):  63-67. 
    摘要 ( 2330 )   PDF (1424KB) ( 20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mGCCT)在视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视神经萎缩患者50例,其中健眼26眼、患眼68眼纳入研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BCVA≥0.05者行视野检查。利用频域OCT测量mGCCT及RNFLT,分析OCT主要参数对视神经萎缩诊断的价值及其与BCVA、视野等视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区分正常眼与视神经萎缩眼的能力和对BCVA的影响程度。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平均mGCCT、整体丢失体积(GLV) 、局部丢失体积(FLV)、平均RNFLT对各评价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平均mGCCT、GLV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平均mGCCT、GLV对BCVA,平均mGCCT对视野平均偏差(MD)、视野模式标准偏差(PSD),FLV对视野MD,GLV对视野PSD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平均RNFLT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BCVA、视野分析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显示,平均mGCCT,上、下方平均mGCCT,平均RNFLT,颞侧、上方平均RNFLT对视神经萎缩诊断准确性较高(0.9<AUC<1.0),下方、鼻侧平均RNFLT诊断准确性中等(0.7<AUC≤0.9)。平均mGCCT对BCVA评价准确性较高(0.9<AUC<1.0),其余各项评价准确性中等(0.7<AUC≤0.9)。结论   频域OCT测量特别是mGCCT测量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和视功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位置可调缝线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应用中的疗效比较
    徐红1,李明2,杨华3
    2012, 26(3):  68-69. 
    摘要 ( 1163 )   PDF (933KB) ( 11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不同位置可调缝线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将68例(70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眼,可调缝线位于巩膜瓣双侧腰部;对照组34眼,可调缝线位于巩膜瓣双侧顶角。术后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前房、滤过、眼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前房、滤过、眼压、并发症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不同位置可调缝线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控制眼压。

    激光治疗周边浅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林琳1,王玉2,吴昌龙2,盛艳娟2
    2012, 26(3):  70-71. 
    摘要 ( 1294 )   PDF (963KB) ( 13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810nm激光治疗周边局限浅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810nm激光治疗34例(34眼)周边局限浅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访1年,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激光治疗后,治愈32眼;无效2眼,另行巩膜外垫压术;3眼出现激光斑旁新裂孔,补充激光治疗后未出现新裂孔。随访期间均未复发。结论   使用810nm激光治疗周边浅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可靠。

    实验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李瑞凤1,刘桂香2,万鲁芹3
    2012, 26(3):  72-74. 
    摘要 ( 1204 )   PDF (946KB) ( 12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诱导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等3所学校40岁以上教师64人,在眼前放置正球镜诱导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观察屈光参差大小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结果   水平隐斜视的均值在屈光参差超过1.50D时增大(P<0.05),小于1.50D时没有明显变化(P>0.05);屈光参差超过1.50D时,同时视、融合、立体视的阳性人数均随着屈光参差度数的增加而减少(P<0.05)。结论   近视性屈光参差可引起双眼视功能异常,当屈光参差≥1.50D时可引起双眼视功能急剧下降。按照单眼视设计白内障术后植入的人工晶体屈光度时,可留有<1.50D近视性屈光参差,兼顾视远和视近,以免影响高级视功能。

    少年儿童近视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环境因素研究
    方旺1,杨贤增2,张莉1,李雯霖1,钟晖1,陈凌燕1
    2012, 26(3):  75-78. 
    摘要 ( 1189 )   PDF (1121KB) ( 17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少年儿童近视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环境因素研究,为制订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眼科就诊或体检的少年儿童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和散瞳验光,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同时通过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近视的相关环境因素。结果   构成情况:3771例学生中,女性1793人( 47.55%),男性1978人( 52.45)%;幼儿园学生占 9.33%,小学生占 27.82%,初中学生占 45.35%,高中学生占17.50%。近视发病情况:3771例学生中,经散瞳验光确诊近视患者2232例(近视率为59.19%),其中女性为 1041人(58.06%),男性为1191人( 60.21%),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χ2=10.58,P=0.479)。各学习阶段近视人数和近视率分别为:幼儿园学生93名(26.42%);小学生445名(42.42%);初中生1179名(68.95%);高中生515名(78.03%)。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大,平均每天近距用眼时间过长,平均每天看电脑时间长,看书不能保持一尺距离是导致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而室外活动时间长是学生视力的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近视随着年龄增加,近视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屈光度也在逐渐增加。全社会要提高对儿童及青少年学生眼保健意识,进一步加大防治近视眼的宣传力度。要把减少学生近距用眼和看电脑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注意读写姿势等作为预防近视的重点工作。

    定量检测LASIK手术对视网膜影响的研究进展
    赵静静1,杨学秋1,庄文娟2
    2012, 26(3):  79-82. 
    摘要 ( 1115 )   PDF (951KB) ( 7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治疗屈光不正的角膜屈光手术,但LASIK术中眼压急剧变化、激光切削的冲击力等因素可能会对视网膜和视神经产生不良影响。基础研究表明,超过30s的负压吸引有可能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及视网膜微观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临床研究显示,目前的LASIK手术对RNFL厚度影响不明显,但可有一过性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

    近距离工作诱发暂时性近视对近视发展的影响
    刘雯
    2012, 26(3):  83-85. 
    摘要 ( 1318 )   PDF (934KB) ( 12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距离工作诱发暂时性近视是持续视近工作后导致的类似近视性的远点改变,可能会激发一种代偿性的玻璃体腔增长,从而诱发近视的形成。综述目前的相关文献,以期对近视发展的机制作进一步的阐述。

    前房生物学参数测量进展
    张韦华,高建鲁
    2012, 26(3):  86-89. 
    摘要 ( 1035 )   PDF (992KB) ( 12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房生物学参数测量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检测前房生物学参数的仪器迅速发展,如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超声生物显微镜等,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可测量前房生物学参数的仪器的原理、测量参数、优缺点及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诊断、患者舒适度、检查的部位等选择合适的检查仪器。

    耳郭外伤的急诊整形修复体会
    赵彧,亓晶,侯严可
    2012, 26(3):  90-91. 
    摘要 ( 988 )   PDF (1178KB) ( 13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食管异物误诊误治1例
    杨红霞
    2012, 26(3):  92-92. 
    摘要 ( 1047 )   PDF (911KB) ( 10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天性黄斑缺损1例
    樊旭,关娟,赵慧英,王倩,盛豫
    2012, 26(3):  93-94. 
    摘要 ( 1232 )   PDF (1853KB) ( 14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