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10-16
      
    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心肌酶及尿酸水平的变化
    邹娟娟, 王岩, 李延忠
    2015, 29(5):  1-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221
    摘要 ( 1372 )   PDF (1348KB) ( 40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尿酸(UA)水平的变化,对比分析OSAHS患者心脏功能异常率。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重度OSAHS的患者90例,其中67例为单纯OSAHS组,23例为OSAHS合并高血压组,同时选取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单纯高血压组、20例健康查体人员为对照组,测定四组人群CK、CK-MB、LDH及UA水平,并对两组OSAHS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纯OSAHS组、OSAHS伴高血压组的CK、CK-MB、LDH、SUA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单纯OSAHS组相比,OSAHS伴高血压组的CK、LDH、SUA明显升高(P<0.05),但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伴高血压组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室间隔增厚、左心房增大、主动脉瓣返流、E/A<1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纯OSAHS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者的CK、LDH、SUA均与AHI呈正相关,且与SpO2呈负相关(P<0.05或P<0.01);CK-MB与AHI、SpO2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重度OSAHS患者血清心肌酶及尿酸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若合并高血压则尿酸及部分心肌酶升高更明显;重度OSAHS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异常率,且合并高血压会明显升高此概率;尿酸及CK、LDH与OSAHS病情严重程度及缺氧程度相关。
    正确评价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手术短期疗效
    夏翠, 高天喜, 侯瑾, 王婷, 郑国玺
    2015, 29(5):  6-1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231
    摘要 ( 1223 )   PDF (948KB) ( 23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通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共同评价个性化单一或联合手术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方法 收集经多导睡眠记录仪(PSG)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根据实验的收入、排除标准,患者相关基本信息收集符合条件者48例。通过比对术前、术后PSG描记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aS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睡眠效率和生活质量(采用魁北克睡眠问卷)的数据,评价短期手术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① 手术治疗后PSG监测的客观指标AHI由术前的(56.3±18.2)降至术后的(28.4±20.8),而LaSO2由术前的(64.2±12.8)升至术后的(75.1±13.4),即患者除了睡眠效率外,其余PSG监测的客观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手术治疗后总体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白天嗜睡维度,而夜间症状维度在手术后改善最不明显;③ 根据客观指标评价患者的短期手术疗效:36例患者中治愈率5.5%,显效率25.0%,有效率44.5%,无效率25.0%,总有效率75.0%。而依据主观问卷评分,患者术后总有效率达88.9%,其中白天嗜睡61.1%,白天症状80.6%,夜间症状38.9%,情绪69.4%,社会交往61.1%。结论 根据不同阻塞平面制定多平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OSAHS成功的关键,可明显改善OSAHS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OSAHS患者手术疗效,应联合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共同衡量疗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低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
    梅栩彬, 邹新博, 赵立民, 邹慧中, 陈正岗, 刘文君
    2015, 29(5):  11-1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75
    摘要 ( 1684 )   PDF (969KB) ( 37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慢性低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OSAHS患者927例,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按照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数(LSaO2)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单纯鼾症组63例,轻度低氧血症OSAHS组202例,中度低氧血症OSAHS组332例,重度低氧血症OSAHS组330例;生化分析患者空腹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所有患者均行肝胆胰脾腹部B超检查。结果 ① 随着缺氧程度加重,OSAHS患者伴NAFLD的检出率升高,重度低氧血症OSAHS伴NAFLD的检出率较单纯鼾症及轻、中度低氧血症的检出率高;② OSAHS伴NAFLD患者与不伴NAFLD患者BMI、TC、TG、HDL-C、LDL-C及中、重度低氧血症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MI、TC、TG及中、重度低氧血症是OSAHS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TC、TG、轻中重度低氧血症是OSAHS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患者长期缺氧状态,减轻体质量,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有效预防NAFLD的发生。
    中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骨密度检测状况
    李菊芬, 慕超, 王岩, 李延忠
    2015, 29(5):  14-1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72
    摘要 ( 1487 )   PDF (951KB) ( 3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测定中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骨密度值(BMD),了解其骨密度的改变情况,探讨OSAHS的严重程度与骨密度变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OSAHS患者48例作为OSAHS组,同期男性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睡眠呼吸监测、血生化指标及一般情况记录,并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骨密度值。根据低通气指数(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将OSAHS组分组,比较各组间骨量变化、生化指标的差异以及OSAHS组并发症与骨量变化的关系。结果 ① 对照组与OSAHS组比较,两组间骨量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0.262, P>0.05),轻中度组与重度组两组间骨量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2.508, P>0.05),轻中度低氧组与重度低氧组两组间骨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χ2=5.073, P<0.05);② 对照组与OSASH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胆固醇(TG)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5),其余各项指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按LSaO2分组,轻中度低氧组与重度低氧组两组间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③ OSAHS组合并血脂异常13例,高血压5例,2型糖尿病1例,糖耐量异常7例,并发症与骨量变化的对比显示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年男性OSAHS患者的骨量变化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HI相比LSaO2对骨量变化影响较大。
    软腭、舌根舌体低温等离子消融配合咽黏膜减张缝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张宝林, 郭睿, 龚维熙, 马坚凌, 李现龙
    2015, 29(5):  19-2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319
    摘要 ( 2044 )   PDF (930KB) ( 9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软腭、舌根舌体低温等离子消融配合咽黏膜减张缝合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有效性。方法 38 例中度及42例重度OSAHS患者行软腭、舌根舌体低温等离子消融,将咽腭弓折返减张半荷包式缝合于扁桃体窝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睡眠监测、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调查及咽腔测量。结果 80例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嗜睡状况改善,咽腔前后径、左右径扩大;睡眠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咽黏膜减张缝合有效避免了咽腭弓术后撕裂、咽部黏膜重新松弛塌陷;软腭、舌根舌体低温等离子消融配合是治疗OSAHS的有效方法之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马凡综合征1例
    梅栩彬, 邹新博, 赵立民, 刘文君
    2015, 29(5):  23-2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76
    摘要 ( 1434 )   PDF (898KB) ( 3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儿童与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术并发症比较及处理
    陈世琴, 胡金旺
    2015, 29(5):  25-2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80
    摘要 ( 1733 )   PDF (927KB) ( 50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与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术并发症的不同特点,总结其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0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年龄将其分为儿童组及成人组,分析比较两组人工耳蜗植入术并发症出现的特点及处理经验。结果 170例人工耳蜗电极均一期植入,成功率100%。术后3 d内出现发热患者15例,儿童13例(8.84%),成人2例(8.69%),发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耳发育正常的患者术后出现眩晕21例,儿童10例(10.20%),成人11例(52.38%),儿童术后眩晕率较成人低(P<0.05)。1例成人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出现术后头皮血肿,予头皮血肿抽吸后痊愈。1例儿童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外耳道口皮肤穿孔,经手术修复痊愈。1例儿童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8个月皮下植入体损坏,行再次人工耳蜗植入术。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不同并发症的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一,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并发症与年龄的趋向性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工作者对其预见及处理提供相关经验及依据。
    两种途径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梁冬泳, 何中扬, 李趣, 邹秀园, 黄岳, 王菊新, 卓勇智
    2015, 29(5):  29-3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44
    摘要 ( 2267 )   PDF (922KB) ( 66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两种途径进行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式分别为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法 将药物治疗1周~1个月但疗效欠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5例(69耳),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32例(33耳)行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对照组33例(36耳)行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治疗,每2~3 d注药1次, 共治疗3次。随访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31/33)和83.3%(30/36)。随访10~12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2%(5/33)和33.3%(12/3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注药和鼓膜穿刺注药两种方法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相同疗效,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疗法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新途径。
    耳源性小脑脓肿2例并文献复习
    李兆生, 洪斌, 黄前进, 蒲伟民, 许振跃
    2015, 29(5):  32-3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78
    摘要 ( 1668 )   PDF (1733KB) ( 4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耳源性小脑脓肿的临床特点,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耳源性小脑脓肿患者的病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有慢性耳流脓史,中耳胆脂瘤,入院时表情淡漠,无中枢神经系统体征。患者一在乳突根治后经乳突入路行小脑脓肿穿刺抽脓而治愈;患者二先行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脑脓肿切除,半个月后再行改良乳突根治而治愈。随访3~6年,均无复发。结论 耳源性小脑脓肿并不多见,容易漏诊,处理不当易致死亡,诊断主要依据增强CT及MRI检查。治疗应首选在积极抗感染的基础上,防止颅内压增高,尽早行根治性乳突病灶清除,确保术腔引流通畅,同时尽可能行经乳突入路穿刺抽脓;若患者病情危急,可先行钻颅抽脓,同时行乳突切开引流以提高抗生素的抗菌效果;若多发脓肿者,应先行开颅脓肿切除或与乳突根治同期手术。抗生素敏感、脓肿较小者,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加强抗感染下先行乳突病灶根治,MRI定期检查随访。彻底清除乳突病灶及选择敏感抗生素是减少耳源性小脑脓肿复发的两个关键因素。
    沉默HIF-1α基因对鼻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李盈盈, 周涵, 张伟强, 董伟达
    2015, 29(5):  38-4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43
    摘要 ( 1070 )   PDF (1161KB) ( 3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短发夹 RNA(shRNA)特异性沉默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C)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基因,观察对其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鼻黏膜细胞,设计合成以腺病毒为载体GFP标记的shRNA,将HNEC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ad-HIF shRNA-neg)、ad-HIF shRNA干扰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转染后相应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合成ad-HIF shRNA并转染入HNEC中。转染ad-HIF shRNA后,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分别下降40%和39%(q=31.469,16.590);同时VEGF、TGF-β1、bFGF的蛋白及mRNA表达也随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 mRNA的shRNA能有效地使HNEC的HIF-1α基因沉默,进而有效地抑制VEGF、TGF-β1和bFGF的表达, 提示HNEC中HIF-1α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调控着VEGF、bFGF和TGF-β1的表达。
    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EOS-CSF、IL-5水平及EOS数目对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的评价
    张辉, 郑成彩, 冯慧伟, 郭成浩
    2015, 29(5):  43-4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290
    摘要 ( 1297 )   PDF (932KB) ( 3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患者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EOS-CSF)、白介素5(IL-5)的水平,判断AR症状缓解以及临床药物治疗效果评价的方便快速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研究分AR组、AR治疗4周组、AR治疗12周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ELAISA方法检测外周血EOS-CSF、IL-5水平,常规计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的鼻部症状。结果 AR组血中EOS-CSF和IL-5水平及外周血中EOS数目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R治疗4、12周组与AR相比,IL-5和EOS-CSF水平及外周血中EOS数目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L-5水平与EOS计数呈正相关(r=0.63, P<0.05);血清EOS-CSF水平与EOS计数呈正相关(r=0.68, P<0.05)。结论 经鼻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检测外周血EOS-CSF和IL-5及查外周血EOS数目可用以监测变应性鼻炎治疗效果并对调整用药提供指导。
    D-二聚体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车娟, 赵洪春, 李金玲, 王延飞
    2015, 29(5):  47-4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50
    摘要 ( 2003 )   PDF (1230KB) ( 76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D-二聚体判断鼻咽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前瞻性地比较了69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和69例健康个体就诊时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了鼻咽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其临床分期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和Kaplan-Meier法分析鼻咽癌患者D-二聚体与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个体。随着鼻咽癌分期的递进,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增高。D-二聚体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二聚体高于0.55 mg/L的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D-二聚体低于0.55 mg/L的患者。结论 D-二聚体是鼻咽癌的预后指标,其增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赵春晨, 邵渊, 龚继涛
    2015, 29(5):  50-5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59
    摘要 ( 1533 )   PDF (947KB) ( 3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均行鼻内镜下泪囊开放术,术后行泪道冲洗,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手术均顺利进行,30例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治愈28例(93.3%),好转2例(6.6%)。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视野清晰、无面部瘢痕,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和美容的要求。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甲状腺癌切除术后气管缺损13例
    徐增瑞, 张建新, 石继红, 蔡晓岚
    2015, 29(5):  52-5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248
    摘要 ( 1588 )   PDF (973KB) ( 2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甲状腺癌切除术后气管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甲状腺癌侵犯气管患者13例经甲状腺肿瘤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气管部分切除术,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气管缺损。结果 术后随访36~53个月,11例患者气管腔无肉芽生长,管腔光滑,顺利拔管;2例拔管失败,气管内肉芽形成感染1例,气管修复处内陷1例。结论 累及气管的甲状腺癌患者,可根据肿瘤切除后气管缺损范围,选择适当病例,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气管缺损,保障气道通畅。
    腭鞘管后部的浅沟:定位腭鞘管的解剖标记
    孟庆国, 卢永田, 伍小六, 李建兴, 孙焕吉, 张宝莹, 谢畅
    2015, 29(5):  55-6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24
    摘要 ( 2433 )   PDF (4366KB) ( 12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腭鞘管后部的浅沟(以下简称后沟)在翼腭窝入路内镜手术及翼腭窝区域横断面CT中定位腭鞘管的解剖标记作用。方法 选取20例颅骨标本,将探针置入腭鞘管以明确该管。在多层螺旋CT(MSCT)上观测腭鞘管及后沟并测量数据,并与传统方法定位腭鞘管的正确率比较。内镜下解剖颅骨和尸头的腭鞘管及后沟,进一步显示后沟的解剖标记作用。结果 颅骨后沟的出现率为100%(40/40),腭鞘管后口附近为半管状,较浅者26侧,较深者14侧;前后外观呈细管状24侧,长椭圆形凹陷状16侧。影像学上腭鞘管与硬腭的夹角为(53.14±5.48)°,后沟与硬腭的夹角为(20.9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沟法对腭鞘管的定位准确率高于传统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解剖、颅骨CT图像、CT横断面上两种定位腭鞘管方法对比显示了腭鞘管与后沟的解剖关系,提示后沟在经鼻翼腭窝入路内镜手术及翼腭窝区域横断面CT中帮助定位腭鞘管的优越性和解剖标记作用。
    南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最新致病菌分析
    赵太宏, 李中国
    2015, 29(5):  62-6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67
    摘要 ( 1554 )   PDF (913KB) ( 3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致病菌分布情况,为有效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6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予以加替沙星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连续治疗1周,再次取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6眼均成功采集结膜囊分泌物。首次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81.25%,其中革兰阴性细菌占15.63%,以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而革兰阳性细菌占65.63%,其中位居前三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50眼(52.08%),金黄色葡萄球菌7眼(7.29%),腐生葡萄球菌3眼(3.13%)。治疗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治愈,再次行病原学检查,仍有11眼阳性,表皮葡萄球菌7眼(8.14%),金黄色葡萄球菌4眼(4.65%),67眼(77.92%)转为阴性。结论 葡萄球菌尤其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是南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治疗本病应注意合理用药。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联合同步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在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观察的效果评估
    朱子诚, 王小中, 柯根杰, 温跃春, 孙思勤
    2015, 29(5):  65-6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48
    摘要 ( 1763 )   PDF (1590KB) ( 5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同步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观察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32例58眼高度近视眼患者分别进行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共焦激光造影系统(荧光素钠和吲哚青绿同步)血管造影,对比分析FFA和ICGA检查图像。结果 58眼中ICGA显示21眼有漆裂纹,而FFA显示仅15眼有明显的漆裂纹。ICGA显示11眼中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其中FFA仅显示8眼CNV。FFA和ICGA均显示23眼有多灶性脉络膜萎缩。结论 ICGA可更清楚地显示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损害, FFA和ICGA同步检查能更全面地了解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视网膜与脉络膜的病理变化,有助于全面了解病情并指导进一步治疗。
    人工眼位散开术治疗婴儿眼球震颤综合征(附6例报告)
    栾亚楠, 郭敬丽, 王利华
    2015, 29(5):  69-7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46
    摘要 ( 1745 )   PDF (953KB) ( 5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工眼位散开术(ADS)治疗婴儿眼球震颤综合征(IN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ADS治疗的有集合阻滞的INS患者。患者均行矫正视力检查,采用整形量角器测量患者注视5 m调节性视标时的代偿头位,采用Worth四点灯检查患者融合功能,采用Titmus立体视图测定其看近立体视锐度,均行三棱镜耐受试验并行双侧内直肌后徙3~4 mm。结果 6例INS患者接受ADS治疗,术后随访3~12月,平均9.8个月。其中,术后代偿头位4例治愈,1例改善,1例无效;术后单眼和双眼矫正视力3例提高,3例无改变;术后立体视锐度2例提高,4例不变。术后眼位过矫1例。结论 ADS对有集合阻滞的INS有较好的疗效,但有发生继发性外斜视的风险。
    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李俊英
    2015, 29(5):  72-7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42
    摘要 ( 2254 )   PDF (934KB) ( 44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时,对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单药组)和瑞舒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70例。二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血脂、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胶囊100 mg/次,3次/d,观察时间为3个月。治疗前与治疗后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 单药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MCP-1[(2.59±0.38)比(3.23±0.61)μg/L,t=2.697]、MMP-9[(47.47±5.13)比(69.38±6.28)ng/L,t=2.868]、VEGF[(125.48±8.27)比(198.47±12.63)ng/L,t=2.846];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MCP-1[1.14±0.29)比(3.17±0.53)μg/L,t=3.217]、MMP-9[(34.18±4.29)比(71.05±7.36)ng/L,t=3.163]、VEGF[(87.39±10.27)比(195.28±11.49)ng/L,t=3.352],二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后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联合组MCP-1、MMP-9、VEGF水平较单纯组减少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有助于维持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稳定。
    综述
    慢性鼻-鼻窦炎小鼠模型及应用现状
    王志远, 张革化
    2015, 29(5):  76-7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84
    摘要 ( 2401 )   PDF (954KB) ( 22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上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CRS的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CRS病理机制和疗效的理想手段。小鼠是目前CRS常用的造模动物。就小鼠CRS的造模方法、模型评价指标及模型的应用现状等做研究综述。
    miRNA在头颈肿瘤的应用进展
    周娟, 郑家法
    2015, 29(5):  79-8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70
    摘要 ( 1522 )   PDF (928KB) ( 57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icroRNA又称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通过与靶mRNA的3'UTR(3'末端非翻译区)不完全或完全互补配对调节基因的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miRNA在头颈肿瘤的诊断、预后、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咽鼓管功能障碍与球囊咽鼓管扩张技术的应用进展
    赵新星, 张龙城
    2015, 29(5):  83-8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091
    摘要 ( 1522 )   PDF (926KB) ( 8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导致中耳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对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判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很多,球囊咽鼓管扩张技术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是一项简便、微创、疗效好的新方法。
    视网膜色素变性差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杜然, 王佳琳, 王艳玲
    2015, 29(5):  87-9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94
    摘要 ( 1612 )   PDF (959KB) ( 7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RU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常见的遗传性眼底疾病,典型RP的临床表现为夜盲、视盘蜡黄、骨样细胞色素沉着。现阶段随着RP基因探索的兴起及眼底影像技术的发展,相关研究发现许多RP患者并不完全表现为典型的症状与体征,不同类型的RP患者所合并非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也不尽相同,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黄斑功能异常、视网膜异常反光等。现对RP的相关临床表现差异性及影像学特征作一综述。
    技术与方法
    自制凹面形头皮拉钩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王雅宁, 王启荣
    2015, 29(5):  91-9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286
    摘要 ( 1211 )   PDF (987KB) ( 2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优化手术过程。方法 将不锈钢凹面勺打磨成凹面形头皮拉钩,应用于12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结果 120例患者应用新型凹面勺头皮拉钩,证明其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避免拉钩与钻头摩擦,导致钻头耗损及产生金属屑,减少术者体力消耗及头皮组织挫伤。结论 利用不锈钢凹面勺制作的人工耳蜗头皮拉钩可行,疗效良好。
    短篇论著
    电子喉镜下吸凝器切除会厌囊肿37例
    陈艳丽, 朱忠寿, 宋鹏
    2015, 29(5):  92-9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10
    摘要 ( 1567 )   PDF (901KB) ( 40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颈部多间隙感染诊治4例并文献复习
    隆梅辉, 牟艳云
    2015, 29(5):  94-9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023
    摘要 ( 1407 )   PDF (899KB) ( 73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咽侧间隙巨大骨外骨瘤1例并文献复习
    林均武, 李厚杰, 渠倩, 陈坤
    2015, 29(5):  96-9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40
    摘要 ( 1386 )   PDF (1535KB) ( 2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病例报告
    声带神经纤维瘤1例
    崔春莲, 王卢莎, 金永德
    2015, 29(5):  97-9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5.165
    摘要 ( 1122 )   PDF (1921KB) ( 4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