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腔鼻窦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一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 夏彩风,谢瑞玲,甄甄,文锋,王全桂
-
2021, 35(5):
36-4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1.065
-
摘要
(
1161 )
PDF (8625KB)
(
167
)
收藏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鼻腔鼻窦患者病历资料,并检索1993~2020年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包括本例共有64篇文献76例患者纳入研究,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 结果 76例中男61例,女15例。症状出现较多者为鼻出血58例、鼻塞25例,受累部位多在鼻腔52例、筛窦41例、上颌窦22例。无肾癌病史28例,以鼻腔鼻窦转移灶为首发表现。既往有肾癌病史的患者发现鼻腔鼻窦转移灶距离原发灶时间为15 d~27年,平均间隔时间为46个月,中位间隔时间12个月。CT及MRI主要表现为鼻腔、鼻窦内软组织团块,注射造影剂后增强明显。确诊依据病理及免疫组化,容易误诊,76例中17例出现误诊,最常见误诊为血管瘤。76例中单纯手术治疗25例(32.9%),手术治疗结合放/化疗/靶向治疗的有28例(36.8%)。有随访资料记载的共51例,治疗后随访时间为1个月~14年,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P<0.001),鼻腔鼻窦转移灶发现距原发灶时间>4个月患者生存率高于相隔时间≤4个月患者(P=0.008 7)。鼻腔鼻窦转移灶作为肾透明细胞癌首发部位与非首发部位(P=0.14)、单发转移灶与多发转移灶(P=0.10)、手术后放疗与无放疗(P=0.52)患者在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鼻腔鼻窦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较为罕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可作为肾透明细胞癌首发部位,也可在原发灶治疗之后较长时间出现,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出血及鼻塞,增强CT及MRI表现为肿物明显强化,明确诊断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易误诊为血管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推荐血管栓塞后的鼻内镜手术,手术能改善患者预后,无法手术患者可采取靶向治疗或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