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1-20
      
    述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症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任晓勇
    2023, 37(6):  1-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84
    摘要 ( 318 )   PDF (420KB) ( 1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高,危害广泛。OSA的疾病进展可能引起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多系统损害,且OSA与上述合并症彼此影响相互促进,终致严重不良后果。重视OSA与多系统合并症的关系,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提供高质量、精准化、个体化诊疗方案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论文将就OSA及其神经认知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及头颈部肿瘤等常见合并症的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和探讨,以期提升对OSA及其合并症的科学认知,为OSA多学科协作诊疗提供思路。
    名师特稿
    前伸下颌动作与口腔矫治器对上气道形态影响的一致性分析
    李彦如,施云瀚,曹莉莉,廖建宏,亢丹,费南希,韩德民
    2023, 37(6):  6-1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72
    摘要 ( 234 )   PDF (2543KB) ( 20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主动前伸下颌与佩戴下颌前移型口腔矫治器(oral appliance, OA)时上气道各个平面形态结构变化一致性。探讨主动前伸下颌动作时咽腔结构变化可否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佩戴OA的气道结构增量。 方法 24例成人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分别于清醒平静呼吸、主动前伸下颌及佩戴OA时采用MRI获取上气道结构测量指标。比较同一个体主动前伸下颌与佩戴OA状态下,不同咽腔平面咽腔测量参数的变化趋势及程度的差异。分析佩戴OA时气道结构扩大者的临床特征。 结果 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41.8(15.9,53.5)次/h, 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80.2±9.5)%。前伸下颌与佩戴OA均可显著增大OSAHS和对照组下颌与咽后壁距离(t=-6.853, P<0.001; t=-8.641, P<0.001),主动前伸动作时增幅更显著(P<0.05)。佩戴OA时腭后气道最小截面积、软腭后区咽腔容积较基线状态增大(P<0.05),且较主动前伸下颌动作增幅更大(OSAHS组Z=-2.057,Z=-2.543;对照组Z=-0.201,Z=-2.254)。对照组主动前伸下颌时会厌平面咽腔面积增量更大(Z=2.365),而OSAHS患者佩戴OA会厌平面咽腔面积、舌后气道容积增量更大(Z=-2.236,Z=-2.171)。前伸下颌时会厌水平气道面积变化量[OR=5.489(1.691,17.815)]、软腭后最小截面积变化量[OR=4.589(1.320,15.953)]和AHI[OR=0.935(0.898,0.974)]等因素可预测佩戴OA时腭后区及舌后区咽腔容积增长。 结论 主动前伸下颌时上气道结构变化趋势与OA佩戴时一致性较强。但在气道的不同区域的作用幅值存在一定差异。前伸下颌时咽腔面积变化有助于佩戴下颌前移型口腔矫治器能获得结构扩大的个体。
    肠道菌群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郭瑞祥,王岩
    2023, 37(6):  15-2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233
    摘要 ( 388 )   PDF (2373KB) ( 1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疾病,认知障碍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几十年来,肠道菌群失衡在OSA相关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成为了研究热点,但具体关系及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改变与继发的宿主的病理改变等方面,从慢性间歇性缺氧与睡眠片段化等角度,涉及饮食、环境因素等方面,介绍了肠道菌群失衡在OSA并发认知障碍中可能的机制,对持续正压通气传统治疗方式对于认知功能的改变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也作出了相应的描述。系统地了解肠道菌群与认知相关的肠脑轴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OSA患者提供多样的、个体化的诊疗策略。
    铁死亡在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孙汐文,骆春雨,李志鹏,张维天
    2023, 37(6):  24-3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241
    摘要 ( 478 )   PDF (3036KB) ( 2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累积为主要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了铁死亡的机制并发现许多分子在调控细胞铁死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出现的证据表明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肺部感染甚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多种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中均存在铁死亡,这表明铁死亡似乎对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尤为重要,因此靶向铁死亡机制的药物可能在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中具有巨大的治疗前景。论文着重总结铁死亡在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和综合分子机制,提出多角度调控铁死亡可能是临床治疗呼吸道炎症性疾病的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乳腺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胡婷婷,王越华
    2023, 37(6):  41-4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342
    摘要 ( 211 )   PDF (400KB) ( 8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所致间歇低氧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尽管存在生物合理性,但过去多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不过,近年发表的一项包括7个大型研究、共5 370 466例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无OSA患者相比,OSA患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加36%(HR 1.36,95%CI 1.03~1.80)。论文对此进行介绍,包括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
    深度学习方法在睡眠呼吸暂停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石争浩,周亮,李成建,张治军,张一彤,尤珍臻,罗靖,陈敬国,刘海琴,赵明华,黑新宏,任晓勇
    2023, 37(6):  46-6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90
    摘要 ( 474 )   PDF (2699KB) ( 26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由上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的常见睡眠呼吸系统疾病,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睡眠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影响。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睡眠呼吸暂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推进基于深度学习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论文对当前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介绍了常见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公开数据集,给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睡眠呼吸暂停检测方法演化发展过程,综述了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睡眠呼吸暂停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典型方法的思路和特点,给出了典型方法的实验比较,最后给出现阶段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组织淋巴细胞改变的研究进展
    朱雅欣,刘峰,关建,殷善开
    2023, 37(6):  62-6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096
    摘要 ( 278 )   PDF (411KB) ( 1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常见的病因,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内科学治疗手段,对于其发病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肥大扁桃体腺样体组织中过度的炎症反应和生发中心反应与淋巴细胞组成和功能的异常相关,论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脂质代谢标志物在早期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阿尔兹海默症的应用价值
    王璐,张云云,郭华,崔小川
    2023, 37(6):  68-7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69
    摘要 ( 212 )   PDF (454KB) ( 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OSA)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特征是慢性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段化,可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OSA可增加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的风险,同时可导致脂质代谢的异常,而脂质代谢异常也是AD重要的发病机制。从胆固醇代谢、磷脂类代谢、脂蛋白类代谢、载脂蛋白类代谢对OSA的脂质代谢异常的标志物及其可能参与AD的起病及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筛选OSA增加AD风险的早期评估指标,为临床探索生物标志物构建理论依据。
    临床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夜间碱反流初步研究
    王磊,李保卫,王刚,刘红丹,韩浩伦,张晓丽,吴玮
    2023, 37(6):  75-79.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138
    摘要 ( 236 )   PDF (2692KB) ( 2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咽喉反流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 OSAHS)往往存在较高的伴发率,探讨OSAHS患者夜间碱反流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鼾症患者夜间睡眠时口咽pH值监测并同步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析pH值>7.5异常高pH值事件与鼾症严重程度相关性,并留取晨起唾液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胰蛋白酶检测。 结果 根据口咽pH值监测结果,存在夜间睡眠pH值>7.5高pH值事件33例。OSAHS组出现高pH值事件39.0%(32/82),高于单纯鼾症组6.3%(1/16),经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两组间高pH值事件百分比时间及最高pH值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20)。晨起胰蛋白酶检测结果27.42~401.44 μg/L,其中17例异常增高(275.28±59.13)μg/L,OSAHS组与单纯鼾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高pH值事件的32例OSAHS患者,按打鼾程度分组,组间胰蛋白酶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 结论 口咽pH值监测发现OSAHS患者夜间睡眠时更易出现异常的高pH值事件,晨起唾液亦可检出异常增高的胰蛋白酶,提示发生碱性反流可能,但发生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发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王腾,余林,李穗
    2023, 37(6):  80-8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290
    摘要 ( 273 )   PDF (409KB) ( 1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 GGT)水平与OSAHS严重程度及高血压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患者3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呼吸暂停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分为4组:对照组(AHI 0~5)、轻度OSAHS组(AHI 5~15)、中度OSAHS组(AHI 16~30)、重度OSAHS组(AHI >30)。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静脉血GGT,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根据是否存在高血压,进一步将OSAHS受试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和未合并高血压组。比较各组间GGT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血清GGT水平在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中的预测作用。 结果 血清GGT水平与OSAH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GT与氧减指数呈现独立相关性(β=0.557,P<0.001);同时伴有高血压的OSAHS患者血清GGT水平明显高于不伴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s回归分析示血清GGT升高是OSAHS合并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15,P<0.001)。 结论 血清GGT与OSAH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来预测OSAHS患者伴发高血压的可能性。
    外周血炎症指标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高血压中的临床意义
    袁钰淇,曹子讷,牛晓欣,谢雨杉,苏永龙,朱思敏,张一彤,刘海琴,任晓勇,施叶雯
    2023, 37(6):  85-9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74
    摘要 ( 279 )   PDF (1802KB) ( 1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炎症指标的变化,以辅助评估患者病情。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确诊OSAHS患者196例。根据是否患有高血压将患者分为单纯OSAHS组(150例)及OSAHS伴高血压组(46例),计算以下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 M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分析两组间临床基础指标、PSG参数及炎症指标的差异,并对炎症指标与血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血压值进行回归分析以探索危险因素。 结果 炎症指标方面,OSAHS伴高血压组患者NLR、PLR和SII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OSA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P=0.032; P=0.009)。相关性分析提示,OSAHS患者收缩压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NLR及SII呈正相关(r=0.195, P=0.006; r=0.195, P=0.006; r=0.208, P=0.004; r=0.246, P=0.001),与睡眠最低氧饱和度(the lowest oxygen saturation, LSaO2)呈负相关(r =-0.228, P=0.001),舒张压与BMI、AHI、NLR、SII呈正相关(r=0.160, P=0.025; r=0.210, P=0.003; r=0.145, P=0.043; r=0.206, P=0.004),与LSaO2呈负相关(r=-0.203, P=0.004)。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SII为OSAHS伴高血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将收缩压与舒张压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通气最长时间及SII是影响OSAHS患者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论 NLR及SII水平在OSAHS伴高血压患者中显著增高,且与血压值显著相关,临床监测上述指标有助于辅助评估患者病情。
    体位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低觉醒阈值的相关性研究
    王钰彧,朱梅
    2023, 37(6):  101-10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73
    摘要 ( 215 )   PDF (400KB) ( 1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体位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position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POSA)患者和非体位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non-position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NPOSA)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觉醒阈值差异。 方法 收集因打鼾完善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睡眠数据,计算低觉醒阈值情况。对POSA组和NPOSA组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在纳入的322例患者中,POSA患者占比为48.8%。POSA组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和CT90占比显著低于NPOSA组(26.3 vs. 27.2, P=0.02; 23.2 vs. 56.2, P<0.001; 1.8 vs. 4.9, P=0.044),最低及平均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NPOSA组(82.0 vs. 79.0, P=0.038; 95.0 vs. 94.1, P=0.019)。此外,POSA组中低觉醒阈值患者占比显著高于NPOSA组(29.3% vs. 8.5%, P<0.001)。 结论 POSA患者的BMI和AHI低于NPOSA患者。低觉醒阈值可能在POSA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不同觉醒阈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对血气、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邢亮,袁钰淇,谢雨杉,苏永龙,牛晓欣,麻莉娜,王子桐,刘海琴,施叶雯,任晓勇
    2023, 37(6):  106-11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70
    摘要 ( 217 )   PDF (449KB) ( 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觉醒阈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疾病特征及临床指标的变化,并分析觉醒阈值与特定临床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性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6月经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诊断为OSAHS的成年男性患者,最终纳入107例。根据觉醒阈值评分进行分组,收集所有患者动脉血气及生化指标,比较高觉醒阈值OSAHS组与低觉醒阈值OSAHS组的PSG参数及动脉血气、生化指标,进一步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进行校正,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觉醒阈值对差异显著的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分析觉醒阈值评分和特定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高觉醒阈值组AHI、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 AI)、呼吸暂停最长时间(longest apnea time, LAT)、呼吸暂停平均时间(mean apnea time, MAT)、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血氧饱和度低于90%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 LDL-C)均高于低觉醒阈值组;低觉醒阈值组睡眠最低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 LSaO2)及睡眠平均氧饱和度(mean oxygen saturation, MSaO2)均高于高觉醒阈值组,而在校正AHI后,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及LDL-C均与觉醒阈值无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觉醒阈值评分与AHI、AI、LAT及MAT呈负相关,与LSaO2及MSaO2呈正相关。 结论 不同觉醒阈值OSAHS患者存在脂代谢改变,可能是OSAHS患者代谢紊乱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鼾症患者前后半夜多导睡眠监测参数的对比分析
    张玉焕,张俊波,尹国平,袁雪梅,曹鑫,孙宇,陈强,叶京英
    2023, 37(6):  112-11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81
    摘要 ( 252 )   PDF (2466KB) ( 1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在内的鼾症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主要参数在前半夜与后半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明确分夜诊断结果是否能准确反映患者整夜数据。 方法 选取2022年4~5月期间以睡眠打鼾就诊并接受整夜PSG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完成标准的整夜PSG检查。以凌晨2点为前后半夜分界线,分别获取前后半夜的PSG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为依据,本研究最终共纳入47例OSAS患者(AHI≥5次/h)及16例单纯鼾症患者(AHI<5次/h);与后半夜相比,OSAS患者前半夜AHI、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微觉醒指数(micro-arousal index, MAI)显著较高,平均血氧水平(average blood oxygen level, ASAT)显著较低,N2及N3期睡眠比例显著较高,REM期睡眠比例显著较低(P均<0.05);16例单纯鼾症患者前半夜仅N3期睡眠比例显著较高及REM期睡眠比例显著较低(P均<0.05),余PSG参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SAS患者前后半夜AHI差值(△AHI)范围为-19.6~52.4次/h,中位值4.9(-2.3, 10.7)次/h,进一步分析发现△AHI与各睡眠分期差异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AHI值绝对值(|△AHI|)≥10次/h患者的例数可达16例(34.0%),相对于|△AHI|<10次/h的患者,|△AHI|≥10次/h的患者其前半夜AHI、ODI以及MAI均显著较高(P<0.05)。 结论 OSAS患者前后半夜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前半夜疾病严重程度较重的患者中这种差异更为明显,提示前半夜PSG检查数据作为后续治疗参考并不可靠,单纯鼾症患者中上述现象并不明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儿童睡眠结构研究及睡眠结构判读模型建立
    张一彤,李青香,石争浩,尚磊,袁钰淇,曹子讷,麻莉娜,刘海琴,任晓勇,施叶雯
    2023, 37(6):  126-13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68
    摘要 ( 222 )   PDF (1690KB) ( 1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儿童睡眠结构的改变,并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构建睡眠结构自动判读模型,提高睡眠结构判读的精准度和效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学龄期打鼾儿童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结果,比较不同严重程度OSA儿童呼吸事件、血氧饱和度和睡眠结构等参数的差异。基于深度学习方法,以脑电和眼电联合通道作为输入信号,由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注意力机制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组成混合神经网络,构建睡眠结构自动判读模型,并于公开数据集和私人数据集进行模型性能评估。 结果 单纯打鼾组、轻度OSA组和中重度OSA组间快动眼(rapid eye movement, REM)期百分比和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1期百分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OSA组N2期百分比明显高于单纯打鼾组、轻度OSA组(P=0.024),中重度OSA组N3期百分比明显低于单纯打鼾组、轻度OSA组(P<0.001),中重度OSA组觉醒指数(total arousal index, ARtotI)和呼吸事件相关觉醒指数(respiratory arousal index, RAI)明显高于单纯打鼾组、轻度OSA组(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提出的睡眠结构自动判读模型,在公开数据集上总体准确率为79.90%,在N1期、N2期、N3期及R期的F1值分别为45.90%、85.40%、83.70%和79.90%,在私人数据集上总体准确率为71.30%,在N1期、N2期、N3期及R期的F1值分别为40.20%、81.60%、77.70%和67.40%。 结论 OSA儿童随疾病进展,睡眠结构出现N2期延长和N3期缩短,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睡眠结构自动判读模型,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和稳定性。
    推拿改善腺样体肥大患儿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临床观察
    崔佳文,王怡超,刘鲲鹏,王树霞,胡丽君,顾非
    2023, 37(6):  133-13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230
    摘要 ( 236 )   PDF (467KB) ( 1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腺样体肥大患儿治疗前后的低通气指数测定指标的变化,探讨推拿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推拿治疗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内舒拿)治疗,观察比较推拿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患儿低通气指数测定指标的变化。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低通气指数组内比较,推拿组P<0.001,药物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推拿后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低通气指数有明显改善,即推拿可以改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通气状况,且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MDT联合翻转课堂在儿童OSA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宗春琳,陆金标,杨勇,苏忠平,于擘
    2023, 37(6):  139-14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71
    摘要 ( 206 )   PDF (1614KB) ( 19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模式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22年6月进入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临床实习的学员随机分为传统组(n=22,传统课堂授课)及MDT组(n=23,MDT模式联合翻转课堂)进行授课,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试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MDT组学员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问卷结果显示MDT组在课堂趣味性、课堂互动性、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对教学模式喜欢程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 结论 MDT模式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儿童OSA的临床教学效果。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血液学指标的临床研究
    袁晨阳,冯晨,王岩,李延忠,房振胜
    2023, 37(6):  145-15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226
    摘要 ( 228 )   PDF (513KB) ( 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液学指标的差异及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临床表型的OSA患儿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儿童OSA的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纳入因睡眠打鼾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确诊为OSA的76例患儿和37例对照组儿童。收集OSA儿童的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及两组儿童的体格检查、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外周血指标:WBC、HB、ANC、ALC、PLT、MPV、PDW、RDW、NLR、PLR等。 结果 OSA患儿的血液指标WBC、ANC、ALC、HB、NLR、PLR、PLT、MPV较正常儿童高,其中RDW存在较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在OSA患儿不同严重程度亚组之间,WBC、ANC、ALC、NLR、RDW、PLT水平随OSA程度加重而升高,其中WBC、ANC、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0.001; P=0.017)。腺样体显著肥大组患儿的WBC、ANC、NLR较病理肥大组、中度肥大组及正常组显著升高,其中ANC、NLR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P=0.015)。 结论 外周血相关炎性指标可作为临床医师辅助检查、预测、评估儿童OSA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WBC、ANC、NLR是临床上简便易得的指标,作为儿童OSA严重程度及机体炎症水平的潜在预测因子。
    口咽运动治疗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初步观察
    丁龙庆,刘漪鸣,程卓,孙冉,梁辉
    2023, 37(6):  153-15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358
    摘要 ( 235 )   PDF (444KB) ( 1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口咽运动对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将满足OSAHS诊断以及纳入条件的成人60例患者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实验组分为颏舌肌组、单纯软腭组、非颏舌肌组,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改变咽腔变化的咽部肌肉训练12周,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不改变咽腔变化的口咽运动训练12周。分别收集了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多导睡眠检测指标。运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疗效差异性统计。 结果 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0.439、0.816、0.326、0.294),具有可比性。治疗效果比较结果各组复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1、0.003、0.001)。4组复查最低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9、0.020、0.001、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对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0.770)。 结论 对照组及实验组口咽运动方式对OSAHS患者的治疗均有帮助,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36例临床资料分析
    徐宏鸣,范文焱,浦诗磊,李晓艳
    2023, 37(6):  159-16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218
    摘要 ( 247 )   PDF (2039KB) ( 2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鼻窦载药缓释植入系统在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收集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36例并随访其预后情况,根据上述病例在手术中是否使用鼻窦载药缓释系统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10例)。随访时间为术后第1、3、6个月,采用Lund-Kennedy评分法、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进行术后术腔黏膜和症状评估。 结果 研究组平均(8.51±2.76)岁,对照组平均(7.80±2.76)岁,两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5)。两组男女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854)。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两组间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485、P=0.113),但随访至6个月时,研究组病例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术后1个月随访时研究组术腔Lund-Kennedy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但随访至36及12个月时,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158、P=0.087、P=0.555)。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复发(3.85%/10%),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484)。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例术后均未出现眶内及颅内并发症。 结论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手术治疗中应用鼻窦载药缓释植入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术后症状改善及术腔愈合;利于保持窦口通畅引流,对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术后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复发率结果尚无统计学意义,需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鼻窦载药缓释植入系统在本研究中未造成术后并发症的增加。
    影响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效果的预测因素分析
    杨波,邱昌余,邹鑫源,殷敏,朱歆洁,程雷,陆美萍
    2023, 37(6):  164-17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104
    摘要 ( 222 )   PDF (1055KB) ( 1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治疗前的特征及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探讨可以预测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53例以鼻塞为主诉的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每例患者在术前经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鼻内镜检查、鼻腔鼻窦CT、鼻阻力测量、鼻声反射测量、鼻腔峰值吸气流量测量(peak nasal inspiratory flow, PNIF)测量并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scale,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assessment scale, SDS)、白天与夜间鼻塞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评估患者的鼻塞症状评价(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 NOSE)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sino-nasal outcome test 22, SNOT-22)评分的改善程度及患者术后的满意度。 结果 NOSE评分改善程度和PNIF相关(r=-0.33),SNOT-22评分改善程度与SAS评分相关(r=-0.31)。夜间鼻塞的VAS评分与NOSE改善程度(r=-0.36)、SNOT-22评分改善程度(r=-0.37)都相关。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患者的手术满意度仅与夜间鼻塞的VAS评分相关(OR=1.65,95%CI=1.09~2.48,P=0.02)。 结论 对患者术前鼻塞特点以及心理状态的评价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预后,从而进一步为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优化鼻中隔偏曲诊治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