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20
      
    论著
    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热点及对听力的影响
    李为,赵毅,葛玥铭,付洪涛,王进东,张晓龙,董洁,程钰翔
    2024, 38(1):  1-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539
    摘要 ( 375 )   PDF (512KB) ( 2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唐山市新生儿携带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热点及其对听力的影响,为耳聋基因咨询及听力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并行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的新生儿共5 298例,听力筛查包括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采用博奥晶典生物芯片检测4个常见耳聋突变基因的15个位点,包括GJB2基因(c.35delG, c.176_191del16,c.235delC,c.299_300delA.c.109G>A)、GJB3基因(c.538 C>T)、SLC26A4基因(IVS7-2A>G, c.2168A>G, c.1975 G>C,c.2027 T>A,c.1226G>A,IVS15+5 G>A,c.1174A>T,c.1229C>T)、12srRNA基因(m.1555A>G)。 结果 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4.41(234/5 298),为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组;未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的样本中随机选择2 404例,为非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组(对照组)。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组中GJB2、SLC26A4、GJB3、mtDNA12SrRNA、双基因杂合突变及单基因杂合突变携带率分别为2.49%(132/5 298)、1.34%(71/5 298)、0.28%(15/5 298)、0.19%(10/5 298)、0.09%(5/5 298)及0.02%(1/5 298)。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组听力初筛234例,通过率91.88%(215/234),未通过率8.12%(19/234),复筛153例,确诊率1.96%(3/153)。非携带组入组2 404例,初筛通过率93.97%(2 259/2 404),未通过率6.03%(145/2 404),复筛105例,确诊率0.08%(2/2 364)。两组通过率、双耳未通过率及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 结论 唐山市新生儿携带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地域性,携带耳聋基因是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有利于听力障碍的检出。
    带蒂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加局部植皮联合软骨移植修复耳郭再造术后软骨支架外露
    刘玉红,薄琳,刘新刚,苏法仁,马启发
    2024, 38(1):  9-1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316
    摘要 ( 229 )   PDF (7164KB) ( 1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加局部植皮联合软骨移植修复耳郭再造术后软骨支架外露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6例耳郭再造术后软骨支架外露患者,彻底清除创面肉芽组织及坏死软骨,若软骨缺损先用残耳软骨或肋软骨修复,然后将颞浅筋膜瓣翻转包裹覆盖外露软骨,中厚游离皮片植皮。 结果 术后创面一期愈合,移植皮片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3年,再造耳郭形态逼真,轮廓清晰,未再次出现软骨外露及其他问题,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 应用带蒂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加局部植皮联合软骨移植修复耳郭再造术后软骨支架外露获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环索奈德鼻喷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疗效与安全的Meta分析
    张真,杨卓莹,周佳妮,张大为,陈仁杰
    2024, 38(1):  13-2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479
    摘要 ( 314 )   PDF (1177KB) ( 2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环索奈德鼻喷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ClinicalTrials、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收集比较环索奈德(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2年10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严格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4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纳入8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环索奈德具有降低瞬时总鼻症状评分[WMD=-0.43,95%CI(-0.63,-0.23),P<0.01]、瞬时鼻腔单项评分[WMD=-0.19,95%CI(-0.23,-0.05), P<0.01]、反映性总鼻症状评分[WMD=-0.66,95%CI(-0.80,-0.52),P<0.01]、反映性鼻腔单项评分[WMD=-0.23,95%CI(-0.26,-0.21),P<0.01]、瞬时眼部单项积分[WMD=-0.19,95%CI(-0.22,-0.15),P<0.01]、瞬时眼部症状总积分[WMD=-0.28,95%CI(-0.56,-0.00),P=0.05]、反映性眼部症状总积分[WMD=-0.27,95%CI(-0.54,-0.00),P=0.05]、反映性眼部单项积分[WMD=-0.17,95%CI(-0.21,-0.14),P<0.01]、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WMD=-0.61,95%CI(-0.76,-0.47),P<0.01的相关评分的作用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0.96,95%CI(0.76,1.20),P=0.72]无变化。 结论 环索奈德鼻喷剂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卓有成效,且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无变化,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联合应用奥马珠单抗在儿童中重度变应性哮喘合并慢性鼻窦炎中的疗效观察
    崇维琨,王娟
    2024, 38(1):  21-2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544
    摘要 ( 409 )   PDF (2565KB) ( 2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奥马珠单抗在儿童中重度变应性哮喘合并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间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的儿童中重度变应性哮喘合并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儿童哮喘控制评分(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concentr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浓度、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irst second percentage to predicted value, FEV1% pred)和小气道功能指标等肺功能检查的变化以及患儿慢性鼻窦炎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完成治疗随访的患儿共26例。奥马珠单抗治疗16周后患儿哮喘症状及肺功能均改善,C-ACT从(15.57±3.25)分升至(24.98±5.21)分(F=15.711 2,P<0.001);FeNO从(31.55±15.57)ppb降至(19.86±9.80)ppb(F=4.426 5,P=0.002 2);肺功能提示FEV1%pred、1秒率(FEV1/FVC)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5 4,P=0.938 2);用力呼气峰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呼出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呼出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 7,P=0.0005,P<0.001)。患儿鼻窦炎症状显著改善,选择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从(6.40±2.98)分降至(0.85±0.40)分(t=27.241 9,P<0.001)。 结论 奥马珠单抗可改善中重度变应性哮喘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的哮喘与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基于Joinpoint回归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鼻咽癌患者的死亡率发展趋势
    代红磊,王秋阳,马文学,官兵,齐静静
    2024, 38(1):  27-3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440
    摘要 ( 269 )   PDF (1535KB) ( 1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1990~2019年我国鼻咽癌患者的死亡率长期发展趋势。 方法 数据来源于GHDx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我国鼻咽癌患者死亡率趋势进行阶段性分析,并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进一步估计我国鼻咽癌患者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 结果 1990~2019年我国鼻咽癌患者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整体变化趋势划分为五段,AAPC值为-2.454%。男性鼻咽癌患者死亡率变化趋势划分为五段,AAPC值为-1.958%;女性鼻咽癌患者死亡率变化趋势划分为六段,AAPC值为-3.498%。随着年龄的增长,鼻咽癌患者死亡率的年龄效应明显增加,并且死亡率的周期效应总体呈上升趋势。 结论 队列效应的降低可能导致癌症死亡率的降低,而年龄效应和周期效应的增加可能导致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卵清蛋白诱导的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及蒙医舌尿诊的初步分析
    乌日柴夫,苏日古格,孟永梅
    2024, 38(1):  32-3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182
    摘要 ( 319 )   PDF (5679KB) ( 16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豚鼠模型并评价,对该模型进行蒙医舌、尿诊分析。 方法 将无特定病原体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豚鼠给予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与氢氧化铝联合致敏建立AR豚鼠模型;通过豚鼠鼻部症状进行行为学评分,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判定豚鼠过敏反应程度,ELISA检测豚鼠外周血卵清蛋白特异性IgE(OVA-sIgE)水平,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观察豚鼠鼻黏膜、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进行模型评价;探索性观察豚鼠的舌象,尿液的颜色、泡沫、浮皮、尿渣。 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豚鼠滴鼻后打喷嚏、挠鼻次数及流涕等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红肿直径显著增大(P<0.01),OVA-sIgE水平升高(P<0.05),鼻黏膜HE染色出现纤毛受损、黏膜上皮脱落、黏膜下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肺组织HE染色呈现肺泡壁增厚、气管黏液分泌物增多、少量炎细胞浸润;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豚鼠舌质红、有较明显的红色斑点、舌苔薄,尿液为深黄色并有棕色的分层、少量泡沫、具有形状大小均匀的浮皮或较厚的浮皮、淡黄色较厚尿渣。 结论 通过OVA与氢氧化铝联合致敏,结合宏观表征和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价AR豚鼠模型,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成功建立AR豚鼠模型,具有可行性。亦可通过蒙医舌、尿诊初步分析AR模型中舌象、尿液的变化,为今后的蒙医模型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AT LISA 809M双焦点及Proming A1-UV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的对照研究
    王道光,马元孝,王玉成,任梦佳,蔡可丽
    2024, 38(1):  39-4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027
    摘要 ( 289 )   PDF (838KB) ( 1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功能。 方法 对59例(11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类型分为双焦点组以及单焦点组。术后3个月随机记录双眼裸眼远、近距离视力及近立体视功能,测定暗环境中不同空间频率(1、2、5、10 cpd)下的对比敏感度,并绘制离焦曲线图。采用VF-14-CN量表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统计脱镜率以及是否有眩光和夜间光晕。 结果 与单焦点组相比,双焦点组术后在裸眼近距离视力、矫正远视力基础上的近距离视力、脱镜率以及近立体视功能方面具有更优的满意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矫正远距离视力和裸眼远距离视力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P=0.699);而当空间频率在10 cpd时,双焦点组的左、右眼具有更低的暗视对比敏感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2,P=0.037)。两组均有夜间光晕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眩光不适也是两组的共同特点,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 结论 与Proming A1-UV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AT LISA 809M双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够帮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获得更好的近视力及近立体视功能,术后视觉质量满意度更高。
    儿童急性鼻窦炎合并眶眼蜂窝织炎并发颅内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鲁欢,何本超,廖红明
    2024, 38(1):  46-5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549
    摘要 ( 258 )   PDF (2380KB) ( 27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和鼻窦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可扩展到邻近组织或器官,如眶内和颅内。儿童好发鼻窦炎,受儿童鼻窦解剖及功能发育不全的影响,易出现并发症,并发症主要以眶蜂窝织炎为主,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出现颅内并发症。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一例由急性鼻窦炎所引起的眶蜂窝织炎并发颅内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以喉鸣为首发症状儿童喉结核1例并文献复习
    王亚芳,赵海涛,王娟,刘晓峰,阎玉彦,温鑫
    2024, 38(1):  51-53.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497
    摘要 ( 225 )   PDF (885KB) ( 1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喉结核的临床表现、喉镜下特征性形态特点以及诊断策略。 方法 回顾分析1例喉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结果 儿童喉结核起病隐匿,肺部和全身症状不典型,而以喉部症状较为突出。喉结核最终确诊需要依据病理学检查和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纤维喉镜作为局部检查是早期发现喉结核的有利的方法之一。 结论 熟悉掌握儿童喉结核临床特征及喉镜下形态特点,可以避免因对喉结核认识不足产生延误诊断。
    累及儿童多部位的浆细胞型Castleman病1例并文献复习
    陈坤,陆慧,李磊,张帆,杨军,黄琦
    2024, 38(1):  54-5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329
    摘要 ( 222 )   PDF (5428KB) ( 18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病理类型为浆细胞型的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结果 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无典型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诊断极为困难。患儿治疗采用利妥昔单抗静滴,期间辅以地塞米松、抗生素和丙种球蛋白控制鼻部感染和渗出。治疗28 d后全身病损明显消退,血生化指标逐渐恢复,但嗜酸性粒细胞及炎症因子仍维持较高水平。随访13个月,患儿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 结论 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是一种罕见的淋巴增生性疾病,发生于鼻部的极为少见,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针对于成人,儿童方面鲜有报道,仍需个性化制定治疗措施。对于难以手术切除和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利妥昔单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单侧声带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状旁腺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王婷玉,吕正华,韩茜茜,孙臻,张海燕,徐伟
    2024, 38(1):  59-6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476
    摘要 ( 250 )   PDF (6489KB) ( 1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单侧声带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 PA)的临床诊疗及预后,为早期准确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单侧声带麻痹为首发症状的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喉返神经损伤可由良性甲状旁腺腺瘤压迫引起,而以单侧声带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状旁腺腺瘤属实罕见且难以发现。当PA位于甲状腺背叶中下份并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入腺体的位置时,喉返神经可被卡压在之间引起神经水肿,导致声带麻痹。通过主客观嗓音评估及术前、术后喉肌电图证实,准确的诊断与及时切除甲状旁腺腺瘤,行喉返神经减压术可使神经功能及声带运动恢复正常。同时,术后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均可恢复正常。 结论 PA导致喉返神经功能异常较为少见,因而当单侧声带麻痹为首发及唯一症状时,易造成PA误诊或漏诊。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如发现甲状旁腺良性肿瘤,尤其是肿瘤位于甲状腺背叶中下份并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入腺体位置时,要考虑到良性肿瘤压迫喉返神经而使其功能受损的可能,及时的手术切除并神经减压是最佳治疗方案。
    综述
    透明质酸鼻部填充致单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并文献复习
    李淑婷,赵慧,司明威,崔文轩,杨梦瑶,王红
    2024, 38(1):  66-7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3.021
    摘要 ( 225 )   PDF (3380KB) ( 2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1例透明质酸鼻部填充致单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患者病例资料探讨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手段。 方法 患者鼻部注射透明质酸后右眼视力突然下降伴颞上方视物遮挡,当地医院治疗后来我院进行相关检查,给予药物及体外反搏治疗。 结果 治疗3 d后右眼矫正视力为0.15,眼底检查显示视盘水肿减轻,视盘周围水肿面积减小。 结论 CRAO是由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对应视网膜区域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疾病,体外反搏具有无创治疗的优势,避免了有创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便于操作和推广,是CRAO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氧化应激在老年性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周颖东,张梦娴,王青玲,康浩然,郭向东
    2024, 38(1):  72-78.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518
    摘要 ( 311 )   PDF (1196KB) ( 3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老年性聋是由于内耳与听皮层老化导致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氧化应激在老年性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衰老过程中线粒体损伤与活性氧(reae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释放相互促进,导致氧化应激以及后续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衡、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障碍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等。抗氧化剂在清除ROS、调节线粒体功能和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等方面发挥作用,对于老年性聋的防治展现出巨大潜能。总结近年来氧化应激及后续细胞过程在老年性聋中的发病机制以及抗氧化剂延缓老年性聋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老年性聋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自噬在变应性鼻炎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朱晗,刘雪霞,张华
    2024, 38(1):  79-86.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428
    摘要 ( 241 )   PDF (1746KB) ( 2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细胞的生长发育、机体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方面以及程序性细胞死亡中均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自噬成为在免疫、肿瘤等各方面的研究热点,且越来越多研究证据表明自噬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可以通过对炎症因子的调节参与过敏性炎症的发病,并可针对自噬进行相关治疗。已有新的研究表明自噬通过调节T细胞的活化与功能、影响呼吸道上皮纤维化等途径参与变异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发病。AR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变应性疾病,暂无有效针对性治疗方法。通过学习总结,将针对自噬对过敏性炎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以及在AR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自噬作为AR的诊疗靶点提供新的策略。
    股前外侧筋膜瓣在头颈部修复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宝妃,麦鲁丹·艾尼瓦尔,杨鑫,陈飞
    2024, 38(1):  87-9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337
    摘要 ( 198 )   PDF (417KB) ( 29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些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造成的复杂缺损给医生带来挑战,股前外侧皮瓣、前臂皮瓣、游离腓骨皮瓣等都是常见的修复选择供区。近年来,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在头颈部的修复重建中也得到较多的应用。论文收集近期的文献资料,综述股前外侧筋膜瓣的应用解剖特点以及对该皮瓣在头颈部各个亚单位的修复应用现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该皮瓣使用的适应证、优缺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筋膜瓣的认识。
    肿瘤源性外泌体在头颈鳞状细胞癌微环境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宋斐,宋昊,李玉梅,牟亚魁,宋西成
    2024, 38(1):  92-100.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541
    摘要 ( 197 )   PDF (1595KB) ( 1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头颈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源性外泌体可通过直接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或与质膜发生质膜融合参与免疫细胞调控,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调控中发挥作用。肿瘤源性外泌体不仅可以抑制杀伤性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还可以负向调节免疫抑制性细胞,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以此调控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远处转移。论文综述肿瘤源性外泌体在头颈鳞状细胞癌微环境中调控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研究进展。通过研究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为实现外泌体递药、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策略。
    过敏性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
    樊长娥,张俊晶,王洪田,马婷婷,王学艳
    2024, 38(1):  101-105.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391
    摘要 ( 289 )   PDF (414KB) ( 5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敏性疾病主要是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一大类疾病,影响了全球约20%的人口。与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增加相平行的是各种社会心理压力的增加。过敏性疾病的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均提示精神心理因素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心理干预和治疗不可忽略,临床医师必须遵循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新模式,及时打破精神心理与过敏性疾病的恶性循环链,提高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论文综述过敏性疾病与精神心理问题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他汀类药物在过敏性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探讨
    董淋,温思露,邓玉琴,陶泽璋
    2024, 38(1):  106-114.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410
    摘要 ( 211 )   PDF (2868KB) ( 1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敏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持续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有效且价格合理的新型药物的研发工作需要持续进行。近年来,他汀类药物被发现除了降低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外,还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效作用,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均证实他汀类药物对过敏性炎症有治疗作用。他汀类药物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临床效果是现在研究的重点,对于该药的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论文将他汀类药物在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干预中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并综述他汀类药物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角膜胶原交联术在较薄型圆锥角膜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周玉红,邓应平
    2024, 38(1):  115-121.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507
    摘要 ( 270 )   PDF (453KB) ( 7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角膜胶原交联术通过增加角膜硬度及生物力学稳定性可有效阻止或延缓圆锥角膜病情的进展。为避免术中紫外线能量对角膜内皮细胞及眼内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标准角膜胶原交联方案要求最薄点角膜基质厚度≥400 μm,这将较薄型圆锥角膜排除在外。为打破角膜厚度这一限制因素,诸多学者对标准角膜胶原交联方案不断改进,论文回顾总结了针对较薄型圆锥角膜的改良角膜胶原交联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与眼科相关研究进展
    丁晓敏,崔彦
    2024, 38(1):  122-12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515
    摘要 ( 243 )   PDF (456KB) ( 1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肺炎。目前临床已有较多病例报告提示COVID-19患者也可表现出眼部症状,同时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应用过程中亦出现了各种眼部不良事件。论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探讨SARS-CoV-2经眼传播的可能性、眼部受累表现、治疗方案以及接种COVID-19疫苗后可能出现的眼部不良事件,并为眼科医务人员的临床防护给出建议。
    年轻人群视网膜静脉阻塞研究进展
    刘天蔚,赵博军
    2024, 38(1):  128-137.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535
    摘要 ( 223 )   PDF (2227KB) ( 1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dusion, RVO)作为常见的致盲性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是引起老年人视力损伤的常见原因。但年轻RVO患者的视力下降,整体影响会对社会危害更大,且常伴随全身性疾病的存在。论文系统回顾了年轻RVO患者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全身及眼部)、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与老年患者的差异,旨在为年轻RVO人群提供个性化管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在特发性视网膜前膜中的应用研究
    刘江川,李鹏伟,郭建强,陆慧琴
    2024, 38(1):  138-142.  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22.531
    摘要 ( 193 )   PDF (2325KB) ( 1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 iERM)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可引起视觉质量下降的眼科疾病,可通过持续牵拉使视网膜出现复杂多样的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能够清晰显示iERM引起的视网膜特征性改变。在视网膜内层,不同形态的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可产生不同的视力预后;异位中心凹内层的出现是视力下降的危险因素;内核层增厚可导致视物变形,而视网膜囊性腔隙可能与Müller细胞损伤有关。在视网膜外层,椭圆体带、嵌合体带以及棉球征可评估感光细胞受损程度。论文就近年来iERM患者的OCT特征性改变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