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1-02-16
      
    论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转归
    王玉
    2011, 25(1):  1-3. 
    摘要 ( 927 )   PDF (361KB) ( 12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食管异物误咽三枚硬币1例
    张晓雯,刘婷婷,崔久法
    2011, 25(1):  3-3. 
    摘要 ( 865 )   PDF (261KB) ( 8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与微淋巴管生成关系
    林嘉盈1,李晓艳2,董频1,中岛格3
    2011, 25(1):  4-8. 
    摘要 ( 1207 )   PDF (1690KB) ( 10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声门上型喉肿瘤癌内及癌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计数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84例声门上型喉癌癌内及癌周标本微淋巴管密度(LMVD)及TAM的表达,并分析癌内及癌周LMVD、TAM计数与声门上型喉癌临床病理学因素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TAM浸润与肿瘤微淋巴管生成呈正相关,癌内(r=0.253, P=0.02),癌周(r=0.270, P=0.013)。癌内TAM浸润随肿瘤T分期上升而增加,癌内TAM浸润越多肿瘤预后越差,淋巴结转移组的癌周TAMs显著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发生远处转移组的癌内及癌周LMVD显著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组,癌周LMVD越高肿瘤预后越差。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癌内高密度TAM及高密度微淋巴管组5年生存率(47.6% )显著低于低密度组(86.4%),癌周高密度TAM及高密度微淋巴管组5年生存率(50.7% )显著低于低密度组(81.0%)(P<0.05)。结论    TAM和微淋巴管生成与声门上型喉癌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Notch-1、NF-kB和β-caten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雪珍1,金晓明1,刘民生2
    2011, 25(1):  9-13. 
    摘要 ( 1409 )   PDF (939KB) ( 11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Notch-1、NF-kB和β-caten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Notch-1、NF-kB及Wnt/1β-catenin信号传导系统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0例癌周组织中Notch-1、NF-kB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①Notch-1、NF-kB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癌周组织,并且两者染色积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和组织学分级之间无相关性,但是与肿瘤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②在5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异位表达23例(79.31%),β-catenin异位表达与肿瘤TNM分期(P<0.01)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③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otch-1、NF-kB表达和β-catenin异位表达之间的相关性,Notch-1和NFkB表达二者表达有显著关联性 (P<0.05);Notch-1表达和β-catenin异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FkB蛋白表达和βcatenin异位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Notch-1、NF-ΚB高表达和β-catenin异位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属常见现象,并且三者表达情况均与肿瘤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otch-1表达分别和NF-kB表达及β-catenin异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NF-kB表达和β-catenin异位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腮腺多形性腺瘤187例临床分析
    洪育明1,甘卫刚2,梁振源1,吴文源1
    2011, 25(1):  14-16. 
    摘要 ( 1254 )   PDF (360KB) ( 14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18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膜外肿瘤切除+周围部分腮腺组织切除术86例,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切除+腮腺次全切除术72例,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切除+腮腺全切除术29例。结果    术后肿瘤复发12例,经二次手术无再复发。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瘫20例,其中颊支面瘫6例,下颌缘支面瘫10例,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面瘫者4例,经激素、神经营养药、中医理疗等处理,面神经麻痹超过6个月且不能完全恢复者为永久性面瘫。本组永久性面瘫2例;出现涎瘘15例,Frey综合征36例。结论    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最后确诊必须依赖病理检查,以包膜外切除整个肿瘤,术中冰冻切片最为妥当,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面神经的关系等来决定,术中面神经解剖是手术的关键,既能有效控制肿瘤的复发又能尽量避免并发症是手术的要点。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下咽癌中的表达
    曾志梅1,梁永辉2,杨嶷芳2, 窦晓清2, 罗碧强2,张丽卫2,陈贤明2
    2011, 25(1):  17-19. 
    摘要 ( 1060 )   PDF (877KB) ( 12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下咽癌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下咽癌标本22例,取下咽癌患者的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及癌旁组织;另取良性病变(声带息肉)标本1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IF在各类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下咽癌原发灶、转移灶中MIF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下咽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结论    MIF与下咽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肿瘤临床分期越晚,其表达水平越高。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分子机制
    高尚,董频,李大伟,沈斌
    2011, 25(1):  20-23. 
    摘要 ( 1252 )   PDF (685KB) ( 8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血小板衍生因子-BB(PDGF-BB)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黏着斑激酶397(FAKpY39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不同浓度(0ng/mL、1ng/mL、20ng/mL、100ng/mL)PDGF-BB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株,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AK、FAKpY397、MMP2、MMP9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实验检测诱导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MTT示诱导后Hep2细胞增殖,在20ng/mL浓度时达到最高,为(0.488±0.1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细胞数在各组均有增加,在20ng/mL组达高峰为(22.75±1.42),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FAKpY397、MMP9、MMP2在20ng/mL浓度时表达上调。结论    PDGF-BB上调Hep2细胞中FAK、FAKpY397、MMP9及MMP2表达,促进Hep2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增强。

    下咽癌瘤内淋巴管生成及颈淋巴转移关系的研究
    叶婷1,马超2,潘新良1
    2011, 25(1):  24. 
    摘要 ( 1516 )   PDF (571KB) ( 9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D2-40在下咽癌新生淋巴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D2-40,检测47例下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及癌旁正常黏膜中的淋巴管密度(LVD),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下咽癌肿瘤组织中可观察到新生淋巴管,且肿瘤组织内高表达的LVD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咽癌内存在新生淋巴管,且高瘤内LVD和淋巴转移相关,肿瘤可能通过瘤内新生淋巴管进行转移。

    咽喉肿瘤术后咽瘘的临床研究
    陈国平综述, 彭解人审校
    2011, 25(1):  27-30. 
    摘要 ( 879 )   PDF (361KB) ( 12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咽瘘是咽喉肿瘤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延迟术后放疗的时间。本研究就咽喉肿瘤切除术后咽瘘的发病诱因、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整合素β1与头颈部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甘卫刚1综述, 洪育明2审校
    2011, 25(1):  31-34. 
    摘要 ( 1187 )   PDF (468KB) ( 17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整合素是一类重要的黏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及细胞与细胞间黏附,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并影响血管生成。整合素通过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在肿瘤的生成、侵袭、转移以及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整合素β1是整合素家族中最大的亚群,通过多条通路介导细胞黏附、信号传导等,对肿瘤的生成及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对整合素β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它与头颈部肿瘤的关系、相关的肿瘤治疗做一综述。

    气管切开内镜下切除气管肿瘤3例
    张庆泉,王强,宋西成,张天振,柳忠禄
    2011, 25(1):  35-36. 
    摘要 ( 867 )   PDF (260KB) ( 9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结合纯音测听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
    李平,张榕,陈曦,林少莲
    2011, 25(1):  37-40. 
    摘要 ( 1686 )   PDF (1159KB) ( 13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记录、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 和纯音测听(PTA)状况,了解其球囊及前庭下神经功能和纯音听力特征,探讨其在LVAS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对22例(42耳)LVAS患者行内耳高分辨率CT扫描、纯音测听和VEMP检查,对检查结果结合其临床症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双侧短声刺激42患耳中25耳(占59.5%)VEMP表现为高振幅和(或)低阈值;42患耳纯音测听有30耳(占71.4%)表现为低中频(2KHz以下)存在明显气骨导差的混合性聋。VEMP低阈值组,前庭水管内径平均值为(4.30±0.53)mm,纯音听力低中频平均气骨导差值为(36±17)dB HL, 19耳主观听力易受外界原因或发热致颅内压改变而波动;VEMP非低阈值组前庭水管内径平均值为(2.80±0.67)mm,纯音听力低中频平均气骨导差值为(32±15)dB HL,4耳主观听力易受外界原因或发热致颅内压改变而波动。结论     VEMP阈值较低者,其前庭水管平均内径值较大,主观听力也易受外界原因或发热致颅内压增高的改变而波动。而纯音听力损失程度与前庭水管内径平均值无相关性,与VEMP振幅的大小及阈值的高低亦无相关性。

    个人音乐播放器对大学生人群听力影响的调查研究
    薛秋红,陈小林
    2011, 25(1):  41-43. 
    摘要 ( 1304 )   PDF (590KB) ( 13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个人音乐播放器对大学生人群中使用者的听力损失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31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人自填问卷方式收集受试者基本信息和个人音乐播放器使用情况,使用听力计测定受调查者双耳听阈水平。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性别、耳的差异,使用个人音乐播放器的时间、年限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结果    受试者总体右耳听力较左耳显著下降,使用个人音乐播放器者双耳均有显著听力损失,使用年限超过3年者右耳听力损失显著高于使用年限小于3年人群。结论    长期使用个人音乐播放器可导致大学生人群慢性听力损失并可能导致噪声性聋。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学分析
    刘谦虚1,刘均辉2,张志钢3,赵晓明1,陈涛3,窦晓辉1
    2011, 25(1):  44-46. 
    摘要 ( 1187 )   PDF (318KB) ( 13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60岁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语频(0.5、1.0、2.0、4.0kHz)纯音测听结果、术中所见中耳病变组织特点和听骨链病变情况、病变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语频范围内,患耳气导、除4kHz外的骨导阈值均高于对侧耳;胆脂瘤患者与非胆脂瘤患者的气、骨导阈无明显差异;听骨链完好者与破坏者(中断或固定)的气导、2kHz骨导阈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1.0、4.0kHz骨导阈值差异不显著。结论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改变有其独特性,掌握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学特征有助于疾病的诊治。

    耳后进路Over-Under法鼓膜修补术60例
    霍红
    2011, 25(1):  47. 
    摘要 ( 1094 )   PDF (310KB) ( 12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鼓膜大穿孔合并外耳道狭窄手术修补方法。方法    对60例(62耳)鼓膜大穿孔合并外耳道狭窄病例行耳后进路OverUnder法鼓膜修补术,随访0.5~1年,观察鼓膜穿孔愈合率及术后听力变化。结果    60例(62耳)鼓膜大穿孔病例,穿孔愈合58耳(占93.5%),听力提高53耳(占85.5%),无鼓膜外侧愈合及皮片胆脂瘤发生。结论    耳后进路Over-Under法鼓膜修补术是鼓膜大穿孔合并外耳道狭窄病例合适的手术方式。耳后进路能提供良好的暴露,有利于制作鼓膜移植床;Over-Under法能较为方便地安放移植膜并提供较高的稳固性,避免鼓膜与鼓岬粘连。

    瑞芬太尼和硝普钠对兔鼻黏膜血流的影响
    商丽梅1,李刚1,孙梅杰2,边雯2
    2011, 25(1):  49-52. 
    摘要 ( 1213 )   PDF (368KB) ( 12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静脉持续泵入瑞芬太尼和硝普钠对兔鼻黏膜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组10只。建立兔全麻模型后,R组静脉持续泵入瑞芬太尼,S组静脉持续泵入硝普钠,分别记录2组给药前及给药后新西兰大白兔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颈总动脉血流(CABF)和鼻黏膜血流(NBF)。结果    与给药前比较,R组HR减慢,MAP轻度下降,CABF轻度减少,NBF明显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S组HR增快,MAP显著下降,CABF轻度减少,NBF明显增加,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S组比R组MAP下降幅度大(P<0.05); S组NBF明显增多,而R组NBF明显减少。S组同步监测的MAP与NBF呈负相关(r=-0.51, P<0.05), R组MAP与NBF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2组MAP与CABF之间及CABF与NBF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与硝普钠相比,瑞芬太尼可显著减少鼻黏膜微循环血流,而对MAP和CABF影响轻微,提示选择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的控制性降压更安全、有效。

    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李臻
    2011, 25(1):  53. 
    摘要 ( 1268 )   PDF (1405KB) ( 7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探讨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鼻息肉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鼻息肉组织在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前、后及下鼻甲HIF-1α及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P均<0.01);激素治疗后HIF-1α、VEGF表达下降(P<0.05)。鼻息肉的发病与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27, P<0.05)。结论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HIF1α、VEGF的表达,有效治疗鼻息肉。  

    CXCR4、Hsp70和FHIT在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邹玉华综述,黄方审校
    2011, 25(1):  56-60. 
    摘要 ( 1084 )   PDF (382KB) ( 10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较为常见,目前病因不甚明确,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经常接触致癌物质、良性肿瘤的癌变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CXC趋化因子受体4、热休克蛋白70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与恶性肿瘤发生及转移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对三者的研究可望阐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靶向治疗寻求新的突破。

    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
    张庆翔, 于振坤, 李光飞, 孟玮, 刘宏刚
    2011, 25(1):  61-62. 
    摘要 ( 837 )   PDF (291KB) ( 10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临床初步观察
    郭丽1,袁方2,李斌1
    2011, 25(1):  63-66. 
    摘要 ( 1340 )   PDF (390KB) ( 14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Smart Plug 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患者42例(84 眼),随访5~15个月,平均8.3个月,根据SchirmerI 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前后SIT分别为(3.41±0.60)mm和(5.75±0.44)mm(P<0.05); ②治疗前后TBUT分别为(3.75±1.26)s和(6.46±1.47)s(P<0.05);③FL评分分别为(2.45±0.06)分和(0.04±0.02)分(P<0.05);④患者主观症状改善。 结论    Smart Plug 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具有明确的疗效,对于水液缺乏型干眼病患者在眼表发生不可逆性损害之前即应早期行泪道栓塞治疗。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例
    房修岭,蒋波,赵长涛,许晓
    2011, 25(1):  67. 
    摘要 ( 992 )   PDF (404KB) ( 14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弱视发病机制的多焦电生理及影像学研究现状
    汪新1综述, 魏伟2审校
    2011, 25(1):  68-71. 
    摘要 ( 1047 )   PDF (334KB) ( 13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弱视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几年来随着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眼科学者认识到弱视不仅仅表现为功能方面的异常,也存在形态学方面的改变,涉及范围包括从神经节细胞到视中枢的各个领域。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多焦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技术进行弱视发病机制研究的概况。

    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重建气管缺损肠黏膜组织学变化研究
    陈恩宽1,王跃建2,宋文光1,庄颖颖2,郑立岗2,陈伟雄2,汪雷2
    2011, 25(1):  72-76. 
    摘要 ( 1163 )   PDF (1504KB) ( 12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建立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重建气管缺损动物模型,研究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修复缺损后的组织学变化,为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通用标准实验动物Beagle犬6条,截取一段4cm长的空肠段,从气管3~10环切除管周1/3,形成约1.2cm×4.0cm气管壁缺损,将游离空肠的肠系膜动脉和右侧颈总动脉行端侧显微血管吻合,肠系膜静脉与右侧颈内静脉行端端吻合,将移植空肠与气管壁吻合。实验组去掉部分空肠黏膜,对照组不去除空肠黏膜。术后分别于第1、2、3、6个月四个时间点,于吻合口和移植空肠肠腔中部取活检,标本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所有实验犬术中无死亡,创口I期愈合。移植游离空肠全部成活。实验组有1条Beagle犬在术后第2周因痰痂阻塞窒息而死,对照组有1条Beagle犬在术后第50天因造瘘口感染而死亡,其余Beagle犬均存活6个月以上。实验组术后2个月,移植空肠表面有鳞状上皮化生,未发现空肠腺体样结构;术后3个月时,移植空肠肠腔表面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黏膜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固有层有纤维组织。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移植空肠肠腔表面出现非角化鳞状上皮覆盖;术后6个月,移植空肠表面均被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结论    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重建气管,能加速肠黏膜腺上皮萎缩,促进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为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下颌骨喙突骨折手术治疗10例
    徐岩,朱国雄,黄迪炎
    2011, 25(1):  77-78. 
    摘要 ( 1581 )   PDF (284KB) ( 12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下颌骨喙突骨折手术治疗的更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经下颌前庭沟入路,切口在下颌骨外斜线上,切开黏膜、骨膜至第一磨牙,沿骨面剥离下颌支外侧面,达乙状切迹喙突部,显露骨折喙突,分离颞肌附着,摘除喙突。结果    手术切口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1年,张、闭口正常。结论    下颌口内入路摘除骨折喙突,手术相对简单、快速,是治疗下颌骨喙突骨折的有效方法。